王仲翔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活动星系核中的准周期振荡现象
- 2023年
- 近年来,在活动星系核的光变曲线中越来越多的准周期振荡现象被发现并报道,而对此类现象的研究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探索超大质量黑洞物理机制的特殊且有效的手段。首次收集了报道出的准周期振荡事例,并对其分不同波段进行了整理;此外还介绍了不同波段上显著事例的特点并阐明其相关的物理过程。根据所搜集的事例,讨论了它们的整体特点,其中所探测的周期具有很强的观测选择效应,并且至今高可信度的事例不多。目前考虑的准周期振荡的产生机制都与Lense-Thirring效应或双黑洞系统有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各类大型巡天项目的开展,会有大量的活动星系核准周期振荡现象被发现,这将有助于对该现象的深入研究。
- 李根源王仲翔
- 关键词:活动星系核多波段准周期振荡类星体
- 星空“谋杀”案——“黑寡妇”与“红背”脉冲星
- 2020年
- 动物界中的“黑寡妇”和“红背”蜘蛛,因谋杀同伴而知名。而在宇宙当中,也有着类似行为的天体——毫秒脉冲星。让我们在认识这些天体的同时,追溯下这段有趣的发现历史。
- 王仲翔
- 关键词:毫秒脉冲星天体星空谋杀
- 空间站小型红外巡天望远镜
- 王仲翔
- 利用费米卫星大面积望远镜对脉冲星的观测研究
- 2019年
- 费米γ射线空间望远镜(Fermi)自2008年8月观测任务开始以来,以其优越的观测性能开启了γ射线天文学研究的新纪元。其搭载的大面积望远镜(LAT)在脉冲星探测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除了探测到已知脉冲星的γ射线脉冲辐射信号外,LAT还能够利用γ射线数据的盲寻技术独立发现脉冲星,此外还提供了大量γ射线源进行射电脉冲搜寻。Fermi-LAT的观测带来了γ射线脉冲星数量的显著增长,确立了脉冲星是银河系内主要的γ射线源,并且探测到了毫秒脉冲星的γ射线辐射。一般来说,在长时标下脉冲星的γ射线辐射流量稳定且脉冲形状多呈现双峰结构,能谱可由具有指数截断的幂律谱描述。综述了利用Fermi-LAT数据寻找脉冲辐射信号的方法和研究γ射线脉冲星所得到的主要结果,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脉冲星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 戴雪洁王仲翔邢祎
- 关键词:脉冲星Γ射线
- 红红外空间天文发展被引量:6
- 2016年
- 红外天文是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红外辐射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用红外技术探索浩渺遥远的宇宙,并取得一系列卓越的成果。回顾了红外天文发展的历程,综合介绍了美国、欧空局成员国、日本等国典型的红外天文望远镜及其重要成果,以及不久即将发射的红外天文空间望远镜。最后总结了红外天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并且对我国红外天文的发展路径做出了分析讨论。
- 李佳席邓劲松许春王仲翔
- 关键词:红外望远镜灵敏度
- X射线双星系统的探测被引量:1
- 2018年
- 搜寻X射线双星并建立大规模样本是解决众多科学问题(如"银河系中有多少黑洞X射线双星?黑洞和中子星之间有无质量间隙?球状星团中有无黑洞?"等)的基础.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拥有更灵敏的探测能力,将在运行的几年之中,预计可以发现一批新的中子星和黑洞X射线双星,研究其空间和动力学质量分布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 苟利军董燕婷王仲翔李向东刘继锋刘碧芳袁峰袁峰张澍李立新袁业飞袁业飞
- 关键词:黑洞中子星双星系统X射线
- 探测磁星的爆发被引量:1
- 2018年
- 磁星作为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热点源之一,是一类具有超强磁场、并且在X射线和软伽玛射线能段较活跃的中子星.使用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instein Probe,EP)全天监测,我们预期能通过探测磁星的X射线爆发现象而至少在EP运行3年期间发现3颗新磁星,并同时监测已知23颗磁星的可能活动.EP的全天监测结果将帮助估算磁星的数目、理解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根据EP的监测,还可以及时开展多波段观测,研究磁星的辐射机制和背后的物理特性与过程.另外,EP也能监测其他类中子星可能的突变活动,帮助理解此类现象的物理本质.
- 王仲翔徐仁新李向东邢祎
- 关键词:磁星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