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静
-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肥胖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 2017年
- 分析对比非肥胖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以体重指数(BMI)将其分为肥胖组(BMI>24kg/m2)44例与非肥胖组(BMI≤24kg/m2)44例,两组均口服瑞格列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变化,以及用药不良反应。肥胖组治疗后FBG、2h PBG及Hb A1C水平均低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相较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可以有效调节血糖指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 杜静杜战卫万晓娟王淑雅
-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
- 短期CSII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初诊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短期CSII治疗2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FINS)水平,并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的FPG、2 h PG、Hb A1c分别为(6.39±1.43)mmol/L、(9.31±1.20)mmol/L、(9.12±1.49)%,低于治疗前的(14.13±2.85)mmol/L、(20.56±5.62)mmol/L、(14.2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FINS为(12.85±2.51)m U/L,高于治疗前的(11.56±2.79)m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06,P<0.05)。患者治疗2周后的Homa-β水平为(87.21±27.69),高于治疗前的(13.36±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113,P<0.05);患者治疗后的Homa-IR水平为(2.16±0.76),低于治疗前的(4.67±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214,P<0.05)。结论对于初诊T2DM患者,给予短期CSII治疗疗效确切,在快速平稳降低患者血糖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万晓娟杜静孙芳张高明王淑雅
- 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
- 微信结合血糖监测表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微信结合血糖监测表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28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及血糖监测表自我管理方法.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质量指数.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及障碍问卷评定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采用综合性焦虑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质量指数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微信结合血糖监测表有助于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提高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陈婷杜静赵素平
- 关键词:中青年糖尿病自我管理
- 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9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木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多伦多评分量表评分;干预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神经平均传导速度。结果:干预组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多伦多评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多伦多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神经平均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超敏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神经平均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症状,改善血清指标,值得推广。
- 杜静杜战卫万晓娟王淑雅陈婷
- 关键词:甲钴胺木丹颗粒糖尿病神经病变
- 德谷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德谷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难治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参照组(42例)。参照组采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采用德谷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且试验组FPG、2hPBG、HbA1c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11.90%,与参照组的9.5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德谷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效果更佳,且未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万晓娟杜静
-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诊断中磁共振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分析磁共振检查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共有37个病灶,其中7个病灶位于小脑蚓部,18个病灶位于右侧小脑半球,12个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磁共振检查的结果显示,实质肿块型11个;大嚢小结节型22个;单纯嚢型4个.结论多数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都具备特征性,极少数存在多样性表现的情况.
- 杜战卫杜静殷静静尚中甫睢争妍赵建英
- 关键词:小脑血管母细胞瘤MRI
-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症状与体征特点及MRI诊断的结果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特点及探讨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征特性进行分析,同时行CT和MRI影像学采集,对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临床症状表现主要集中体现为运动性轻偏瘫患者20例,感觉性卒中患者22例,另外还有共济运动轻偏瘫型、头痛头晕型、构音障碍型、饮水呛咳、眩晕型、假性球麻痹型、认知功能下降型等共计53例;对发病因素的分析得知,合并高血压患者最多(43例),其次是高脂血症(24例),糖尿病(28例);对比CT和MRI影像学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检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其中MRI检查方法检出病灶数目要远多于CT方法,同时检出小病灶比例也显著高于CT,整体检出率高于CT,对比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不同病灶部位的检出率差异显著(χ^2=147.06,P<0.05)。结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一般男性及偏老年群体较多,临床多表现出运动性轻偏瘫、感觉性卒中等神经性功能缺陷;发病因素主要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MRI作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的影像学手段,相较于CT检查方法,具有更高的检出率,能对梗死灶的大小、部位做准确的检测,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 杜战卫杜静殷静静赵建英
- 关键词:MRI检出率
- 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70例存在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率、夜间低血糖率。结果:与治疗前FBG、BG2、BG1指标比较,治疗后较低,优势突出,P<0.05;与治疗前血糖达标率比较,治疗后较高,优势突出,P<0.05;治疗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5.7%,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万晓娟杜静
-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成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组和未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激素(TSH)、空腹C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作相应的对比分析。统计两组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HDL-C水平为(1.22±0.4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46±0.53)mmol/L;研究组TC、LDL-C、TSH、空腹C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6.23±0.22)mmol/L、(3.02±0.65)mmol/L、(6.56±3.12)m IU/L、(1.54±0.52)μg/L、(6.45±2.23)mg/L、(1.22±0.33)mg/L、(8.54±1.63)%、(24.00±1.12)μg/min,高于对照组的(3.22±0.55)mmol/L、(2.02±0.42)mmol/L、(2.22±1.82)m IU/L、(3.85±1.36)μg/L、(3.85±1.36)mg/L、(0.82±0.12)mg/L、(6.23±1.23)%、(17.00±0.82)μg/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 杜静万晓娟杜战卫张高明孙芳王淑雅
-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并发症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分成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疾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每晚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格列美脲,其中甘精胰岛素使用方式和剂量同对照组一样,采取口服的方式在每天早餐前服用格列美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6.52±1.03)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7.02±0.97)mmol/L以及体质量增长(1.41±0.96)kg/m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1.01)mmol/L、(8.65±1.01)mmol/L、(3.65±0.88)kg/m2,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体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疗效明显,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孙芳杜静万晓娟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