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晓娟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治疗糖尿病
  • 2篇神经病变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甲钴胺
  • 2篇二甲双胍
  • 2篇二甲双胍治疗
  • 2篇病变
  • 2篇病患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症
  • 1篇亚临床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机构

  • 9篇黄河水利委员...

作者

  • 9篇万晓娟
  • 7篇杜静
  • 4篇王淑雅
  • 3篇孙芳
  • 2篇张高明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北方药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短期CSII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初诊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短期CSII治疗2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FINS)水平,并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的FPG、2 h PG、Hb A1c分别为(6.39±1.43)mmol/L、(9.31±1.20)mmol/L、(9.12±1.49)%,低于治疗前的(14.13±2.85)mmol/L、(20.56±5.62)mmol/L、(14.2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FINS为(12.85±2.51)m U/L,高于治疗前的(11.56±2.79)m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06,P<0.05)。患者治疗2周后的Homa-β水平为(87.21±27.69),高于治疗前的(13.36±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113,P<0.05);患者治疗后的Homa-IR水平为(2.16±0.76),低于治疗前的(4.67±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214,P<0.05)。结论对于初诊T2DM患者,给予短期CSII治疗疗效确切,在快速平稳降低患者血糖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万晓娟杜静孙芳张高明王淑雅
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
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9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木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多伦多评分量表评分;干预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神经平均传导速度。结果:干预组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多伦多评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多伦多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神经平均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超敏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神经平均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症状,改善血清指标,值得推广。
杜静杜战卫万晓娟王淑雅陈婷
关键词:甲钴胺木丹颗粒糖尿病神经病变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对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将7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2.05%(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加速患者病症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万晓娟崔常贺
关键词:甲钴胺依帕司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德谷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德谷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难治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参照组(42例)。参照组采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采用德谷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且试验组FPG、2hPBG、HbA1c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11.90%,与参照组的9.5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德谷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效果更佳,且未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万晓娟杜静
非布司他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尿酸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CAM-1、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指标水平,降低血尿酸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万晓娟
关键词: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阿托伐他汀钙非布司他血管内皮
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70例存在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率、夜间低血糖率。结果:与治疗前FBG、BG2、BG1指标比较,治疗后较低,优势突出,P<0.05;与治疗前血糖达标率比较,治疗后较高,优势突出,P<0.05;治疗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5.7%,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万晓娟杜静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成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组和未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激素(TSH)、空腹C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作相应的对比分析。统计两组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HDL-C水平为(1.22±0.4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46±0.53)mmol/L;研究组TC、LDL-C、TSH、空腹C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6.23±0.22)mmol/L、(3.02±0.65)mmol/L、(6.56±3.12)m IU/L、(1.54±0.52)μg/L、(6.45±2.23)mg/L、(1.22±0.33)mg/L、(8.54±1.63)%、(24.00±1.12)μg/min,高于对照组的(3.22±0.55)mmol/L、(2.02±0.42)mmol/L、(2.22±1.82)m IU/L、(3.85±1.36)μg/L、(3.85±1.36)mg/L、(0.82±0.12)mg/L、(6.23±1.23)%、(17.00±0.82)μg/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杜静万晓娟杜战卫张高明孙芳王淑雅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并发症
非肥胖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2017年
分析对比非肥胖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以体重指数(BMI)将其分为肥胖组(BMI>24kg/m2)44例与非肥胖组(BMI≤24kg/m2)44例,两组均口服瑞格列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变化,以及用药不良反应。肥胖组治疗后FBG、2h PBG及Hb A1C水平均低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相较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可以有效调节血糖指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杜静杜战卫万晓娟王淑雅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分成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疾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每晚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格列美脲,其中甘精胰岛素使用方式和剂量同对照组一样,采取口服的方式在每天早餐前服用格列美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6.52±1.03)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7.02±0.97)mmol/L以及体质量增长(1.41±0.96)kg/m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1.01)mmol/L、(8.65±1.01)mmol/L、(3.65±0.88)kg/m2,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体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疗效明显,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孙芳杜静万晓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