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伟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以及预后比较
-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胎龄小于34周的应用枸橼酸咖啡因(首剂负荷量20mg/kg,24h后维持量5mg/kg,...
- 常伟杰张费通崔其亮吴繁钟鑫琪谭小华
- 关键词:氨茶碱疗效预后早产儿呼吸暂停
- 不同生长速度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速度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生后早期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变化。方法监测早产VLBW新生儿不同日龄(出生时和生后第7、14、28天)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和体质指数(BMI),计算日均体质量增长速度(WG),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相应日龄的血清IGF-1、IGFBP-3水平,计算IGF-1/IGFBP-3摩尔比率。将具有相同营养摄入量(包括蛋白质和热卡摄入量)的52例早产VLBW适于胎龄新生儿,根据个体生后28天的不同WG水平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各26例。结果 (1)在生后第28天,低水平组体质量、BMI均低于高水平组(P<0.05);而两组身长、头围水平在生后几个时间点(出生时和生后第7、14、28天)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2)两组IGF-1、IGFBP-3水平出生后随日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都于生后第14天高于出生时水平(P<0.05);且在生后第14天时,低水平组IGF-1低于高水平组(P<0.05),而两组IGFBP-3水平在生后几个时间点(出生时和生后第7、14、28天)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3)两组IGF-1/IGFBP-3水平出生后随日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低水平组生后几个时间点基本维持在出生时水平,而高水平组于生后第14天高于出生时水平(P<0.05);且在生后第7、14、28天低水平组都低于高水平组(P<0.05)。结论 IGF-1可能是VLBW新生儿早期生长较好的检测指标。
- 范茜谭小华邱国莹苏志文张文铭王律张静雯朱剑东常伟杰崔其亮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HPLC法测定咖啡因和茶碱的血药浓度及在早产儿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早产儿血清中咖啡因和茶碱的浓度,用于血药浓度监测,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将其应用于咖啡因在早产儿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二羟丙茶碱为内标,血清样品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4∶1)提取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咖啡因和茶碱的浓度。色谱条件:采用ZORBAX SB-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2%醋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1),紫外检测波长273 nm,柱温40℃。结果:咖啡因和茶碱的相对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9.4%~107.7%和100.2%~114.0%,提取回收率范围分别为69.2%~73.0%和50.5%~54.4%;咖啡因和茶碱的批内RSD分别为2.2%~4.9%和1.7%~4.7%,批间RSD分别为2.5%~6.7%和1.9%~5.3%。10例早产儿的咖啡因血药浓度为(15.6±6.6)μg·m L^(-1),茶碱血药浓度(0.8±0.1)μg·m L^(-1),未超出本方法的检测范围,也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适用于早产儿咖啡因药代动力学研究。
- 司徒冰吴敏芝常伟杰崔其亮王颖
- 关键词:咖啡因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
- 常伟杰张费通崔其亮钟鑫琪谭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