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璇阳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椎基底
  • 2篇椎基底动脉
  • 2篇椎基底动脉延...
  • 2篇基底
  • 2篇基底动脉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CT灌注
  • 2篇CT灌注成像
  • 2篇成像
  • 1篇时间-密度曲...
  • 1篇计算机断层
  • 1篇灌注特征
  • 1篇X线成像
  • 1篇CT

机构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篇王海林
  • 2篇罗沛霖
  • 2篇洪璇阳
  • 1篇周毅方
  • 1篇李龙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CT灌注特征
2013年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动态CT灌注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2年3月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VBD的患者13例为观察组,同期22例临床和CT均提示无颅脑疾病者为正常对照组,记录年龄,进行动态CT灌注成像,在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脚及桥脑白质区对称各选取3个感兴趣区,分别测量各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以及观察组基底动脉的直径。结果两组桥脑、小脑脚和小脑白质的TTP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BF、CBV及MTT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年龄和基底动脉直径与桥脑、小脑脚和小脑白质的CBF、CBV、MTT及TTP相比无显著性相关(P〉O.05)。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显示VBD后循环灌注的特异性,作为其血流动力学方面的辅助诊断。
罗沛霖洪璇阳周毅方李龙王海林
关键词:CT灌注成像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CT灌注成像时间-密度曲线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应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及正常基底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对14例VBD患者及22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头颅CT灌注检查,绘制基底动脉TDC图并对各参数进行量化及对照分析。结果:VBD组的达峰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D组比对照组达峰时间延长。VBD组的峰值及斜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D组基底动脉直径与斜率呈正相关(P<0.05),与达峰时间及峰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VBD患者TDC的定量分析研究,能了解VBD患者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罗沛霖洪璇阳王海林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CT灌注成像时间-密度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