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婵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房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质量管理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组织
  • 1篇三阴
  • 1篇三阴乳腺癌
  • 1篇输液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复发
  • 1篇术后复发转移
  • 1篇水飞蓟
  • 1篇水飞蓟宾
  • 1篇水飞蓟宾胶囊
  • 1篇酸钠
  • 1篇替比夫定治疗

机构

  • 4篇荆州市第二人...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4篇罗婵
  • 1篇王峥
  • 1篇王少兵
  • 1篇王显耀
  • 1篇余云霓
  • 1篇朱刚剑
  • 1篇肖厚平
  • 1篇李晶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健安杯”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iR-18a-5p、TNFAIP3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miR-18a-5p、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88例,收集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检测miR-18a-5p表达水平,IHC检测TNFAIP3表达情况,收集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Spearman法分析miR-18a-5p、TNFAIP3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的miR-18a-5p表达量显著降低,TNFAIP3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miR-18a-5p和TNFAIP3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组的miR-18a-5p、TNFAIP3表达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iR-18a-5p表达升高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组织低分化、淋巴结转移、TNFAIP3阳性表达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miR-18a-5p与TNFAIP3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miR-18a-5p表达下调,TNFAIP3呈阳性表达,两者为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
李佳王峥张希铮罗婵李晶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减少退药的措施探讨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11月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3个月住院药房共调配退药处方350张;退药原因主要为医嘱变更、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和医院服务存在瑕...
肖厚平罗婵
关键词:住院药房质量管理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传递
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2022年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诊的CHB患者114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试验组采用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比夫定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然杀伤(NK)细胞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水平。结果治疗48周后,2组患者Child-Pugh评分、ⅣC、LN、HA、TGF-β、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NK细胞及C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有助于改善CHB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症状,同时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王显耀罗婵朱刚剑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水飞蓟宾胶囊肝纤维化免疫功能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在4种常见输液中配伍稳定性考察
2014年
目的考察夫西地酸钠在4种常见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夫西地酸钠与木糖醇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室温放置8h内夫西地酸钠的含量变化,以及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与配伍0h比较,配伍液放置8h内外观色泽均无明显改变,pH亦变化不大,配伍液中夫西地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8h内夫西地酸钠含量均保持在95%以上。结论夫西地酸钠和木糖醇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四种常见输液配伍后室温(25℃)放置8h内夫西地酸钠性质基本稳定。
王少兵罗婵余云霓
关键词:夫西地酸钠配伍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