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飚

作品数:16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炎
  • 7篇病毒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孕妇
  • 6篇肝炎病毒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抗原
  • 3篇孕期
  • 3篇细胞
  • 3篇母婴
  • 2篇新生儿
  • 2篇血清
  • 2篇孕妇孕期
  • 2篇载量
  • 2篇母婴传播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病毒
  • 2篇抗原表达
  • 2篇宫内

机构

  • 12篇泰兴市人民医...
  • 9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昆山市第一人...
  • 2篇镇江市第四人...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淮安市妇幼保...

作者

  • 14篇徐飚
  • 10篇周乙华
  • 9篇胡娅莉
  • 7篇陈洁
  • 6篇刘兰华
  • 5篇刘景丽
  • 3篇徐陈瑜
  • 2篇张姝
  • 2篇杨纪实
  • 1篇孔桂美
  • 1篇陈琳
  • 1篇郝臻凤
  • 1篇王月珍
  • 1篇陈丽平
  • 1篇张桂兰
  • 1篇叶春美
  • 1篇周留林
  • 1篇许碧云
  • 1篇周秋霞
  • 1篇胡玲卿

传媒

  • 3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娩及产后7个月~12个月母婴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江苏地区孕妇人群分娩时及产后7个月~12个月母婴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状况,并观察母源性抗-HEV Ig G抗体的胎盘通过以及在新生儿体内的衰减情况。方法纳入江苏省6个县市住院分娩的552例孕妇,采分娩时母血及脐血,并于产后平均为9.8个月(7个月~12个月)对母婴进行随访。采用ELISA法初筛血清抗-HEV Ig G和Ig M抗体,初筛阳性血清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ting确认。结果所有孕妇抗-HEV Ig M均阴性,60例(10.9%)抗-HEV Ig G阳性。分娩时抗-HEV Ig G阳性的36例孕妇产后随访时仍阳性;分娩时抗-HEV Ig G阴性的212例孕妇产后随访时抗-HEV Ig M均阴性,3例(1.4%)抗-HEV Ig G转阳。60例抗-HEV Ig 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血抗-HEV Ig G阳性57例(95.0%),33例产后随访均转为阴性。随访215例脐血抗-HEV Ig G阴性新生儿,抗-HEV Ig G及Ig M均阴性。结论江苏省孕妇人群抗-HEV Ig G血清流行率为10.9%,孕期新发感染极低。母源性抗-HEV Ig G抗体可高效通过胎盘,在10月龄前转阴。婴儿几乎不发生HEV感染。
周璇徐飚徐陈瑜陈珊珊周乙华胡娅莉
关键词:流行率
脐血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记物诊断宫内感染的局限性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脐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血清学标记物在诊断HBV宫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0月8日至2013年5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和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中,纳入27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妊娠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无丙型肝炎病毒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孕妇(其中3例双胎)。281例新生儿生后12h内均进行被动免疫及主动免疫。孕妇分娩后立即采集脐血,分娩后2d内采集外周血,婴儿7~12月龄随访时采集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清HBVDNA,检测下限为10^2U/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surfaceantibody,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eantigen,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epatitis Beantibody,抗HBe)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Bcoreantibody,抗-HBc),以及抗HBcIgM。分析7-12月龄时的婴儿随访率,母血、脐血及婴儿的HBV血清标记物水平,婴儿慢性HBV感染率,以及脐血HBVDNA、抗-HBcIgM水平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7~12月龄时婴儿随访率为76.2%(214/281)。71例HBeAg阴性孕妇分娩新生儿71例,其中8例(11.3%,8/71)脐血HBVDNA阳性;随访到56例,其中7例(12.5%,7/56)脐血HBVDNA阳性,但7~12月龄时,54例(96.4%,54/56)抗-HBs阳性,HBsAg和抗-HBc均为阴性,无一例HBV感染。207例HBeAg阳性孕妇分娩新生儿210例,其中86例(41.0%,86/210)HBVDNA阳性;随访到158例,其中38例(24.1%,38/158)脐血HBVDNA和HBsAg同时阳性;但7~12月龄时仅6例(3-8%,6/158)HBsAg、HBeAg和抗-HBc同时阳性,HBVDNA为1.55×1071.51×10^9U/ml,诊断慢性HBV感染。脐血HBVDNA≥10^5U/ml者中随访到7例,其中4例7~12月龄时未感染�
刘景丽刘兰华徐陈瑜陈廷美徐飚陈洁胡娅莉周乙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生物学标记
妊娠和非妊娠育龄妇女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及其抗原水平比较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妊娠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复制及其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泰兴市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的214例孕妇(孕妇组),同时纳入513例HBsAg阳性非妊娠育龄妇女,并分为未孕组(无妊娠史者,158例)、分娩后7~12月组(170例)及分娩后2-5年组(185例)。采集4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血清学标记物;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DNA水平;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s区基因,测序后确定病毒基因型。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孕组、孕妇组、产后7~12月组和产后2~5年组的年龄[M(min~max)]分别为25.0(22.0~29.0)、25.3(22.7~30.2)、26.2(23.6-31.5)和29.3(24.0-32.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904,P〈0.01),HBeAg阳性率分别为34.2%(54/158)、33.6%(72/214)、35.3%(60/170)和29.2%(54/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7例研究对象中,HBeAg阳性者240例(33.0%),其血清HBVDNA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7.88(1.58-9.22)与2.62(1.42~6.74)logU/ml,Z=-20.511,P〈0.01]。4组HBeAg阳性的妇女中,B/C基因型比例相似,HBVDNA水平、HBsAg滴度和HBeAg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HBeAg阴性者中,孕妇组C基因型比例较大[66.0%(91/142)],产后2-5年组B基因型比例较大[64.3%(81/131)](χ2=63.369,P〈0.01);而HBVDNA水平和HBsAg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HBsAg阳性妇女未孕、妊娠期、分娩后7~12月以及分娩后2~5年血清中HBVDNA水平和病毒抗原滴度均无明显变化,表明妊娠对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以及病毒抗原表达无明最影响
徐陈瑜刘景丽刘兰华陈廷美徐飚陈洁胡娅莉周乙华
关键词:孕妇妇女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周留林叶春美杨纪实徐飚周秋霞王月珍张桂兰
关键词: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良性病变
江苏地区中孕期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及感染状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江苏省中孕期妇女的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血清流行率,探讨母孕期感染状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2-2004年江苏省12个市县17661例孕妇的新生儿结局,527例有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纳入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496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孕妇为正常对照。检测孕妇妊娠15~20周外周血CMV IgG、IgM和IgG亲合力指数(avidity index,AI)。结果1023例孕妇的CMV IgG阳性率为98.7%,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孕妇阳性率分别为99.4%和98.0%(P=0.039)。病例组孕妇活动感染率,即CMV IgG+/Ig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8%vs.1.6%,P=0.033)。CMV IgG AI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孕妇AI均大于30%,说明无原发感染,而病例组孕妇5例(0.9%)AI〈30%,提示原发感染(P=O.084),这5例母亲的新生儿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死亡、头颅畸形和化脓性脑膜炎各1例,生长发育迟缓2例。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母孕期CMV活动性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aOR 8.65,95%CI 1.85~40.41,P=0.006)。此外,母亲低学历和有既往不良妊娠史亦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结论CMV感染在江苏地区孕妇人群中普遍存在。尽管仅少部分孕妇在孕期发生活动性感染,但仍是造成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监测孕妇CMV感染状态并正确进行胎儿或新生儿感染风险的评估。
刘兰华陈洁张姝徐飚杨纪实周乙华胡娅莉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孕妇
孕晚期使用替比夫定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和疗效: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周乙华徐陈瑜徐飚胡玲卿刘琴陈洁刘景丽刘兰华杨纪实温坚陈廷美蒋娜张亚光曹敏恺冯静林晓倩王志群许碧云胡娅莉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孕期及产后病毒载量与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妊娠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病毒复制及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纳入孕前肝功能正常的371例HBsAg阳性孕妇,按采血时期不同,分为孕中期(孕25~28周)、分娩时(分娩...
刘景丽徐陈瑜刘兰华徐飚陈洁胡娅莉周乙华
孕中期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脂联素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孕中期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在GD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5例孕中期(24~28孕周)GDM患者纳入GDM组,同期38例孕中期健康孕妇纳入正常妊娠组(正常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抵抗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DP)、瘦素(LEP),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GDM组血清抵抗素、LEP、VEGF、CRP、TNF-α和IL-6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ADP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脂肪因子、抵抗因子和血管相关因子与GDM有密切关系,这些因子的早期检测有助于及早预防和治疗GDM。
孔桂美郝臻凤陈琳徐飚
关键词:抵抗素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妊娠糖尿病
不同喂养和分娩方式对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及其结局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对出生胎龄≥32周新生儿/婴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影响以及感染结局。 方法纳入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本协作组5家医院分娩的CMV IgG阳性且IgM阴性孕妇378例及其子代384例(其中6对为双胎),子代出生孕周均≥3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母亲和婴儿保存的血清CMV IgM和IgG抗体。根据是否母乳喂养,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完全人工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包括完全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分析不同分娩和喂养方式与新生儿/婴儿CMV感染的关系以及感染结局。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378例产妇中,母乳喂养组186例,婴儿190例(其中4对为双胎),分娩孕周为(38.9±1.4)周,男婴104例(54.7%),随访月龄为(9.8±2.2)个月;完全人工喂养组192例,婴儿194例(其中2对为双胎),分娩孕周(38.7±1.7)周,男婴109例(56.2%),随访月龄(10.5±2.9)个月。2组间孕产妇和婴儿基本情况相似(P值均〉0.05)。(2)母乳喂养组婴儿CMV IgG的阳性率为62.6%(119/190),高于完全人工喂养组婴儿的29.9%(58/194)(χ2=41.403,P〈0.001)。子代CMV IgG水平均高于母体[(537.1±249.5)与(416.2±241.2)U/ml,t=4.609,P〈0.001]。CMV IgG阳性婴儿中,母乳喂养与完全人工喂养组CMV IgM阳性率相似[21.0%(25/119)与19.0%(11/58),χ2=0.101,P=0.751)。(3)阴道分娩婴儿CMV IgG阳性率为55.2%(95/172),高于剖宫产出生婴儿的38.7%(82/212)(χ2=10.474,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完全人工喂养组中,阴道分娩婴儿CM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剖宫产出生的婴儿[42.9%(33/77)与21.4%(25/117),χ2=10.231,P=0.001];而母乳喂养组中,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婴儿CMV 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CMV IgG阳性和阴性婴�
朱晓琴陈丽平刘兰华徐陈瑜许碧云徐飚陈廷美胡娅莉周乙华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母乳喂养自然分娩婴儿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对其新生儿围产期结局及远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对妊娠结局和其子女远期生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江苏地区380例HBsAg阳性和428例HBsAg阴性单胎妊娠孕妇的新生儿结局;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以及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并于2009年10月-2010年3月随访这些儿童,检查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分别为(3436.1±388.1)g和(49.8±2.4)cm,与HBsAg阴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比较[(34.66±435.2)g和(49.9±2.4)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均〉0.05)。HBsAg阳性组早产率(2.9%)略高于阴性组(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两组死胎或死产(0.5%vs.0.2%)、新生儿死亡(0.5%郴.0.5%)和先天性畸形(0.8%vs.1.4%)的发生率相近。Logistic回归证实母孕期HBsAg携带与不良妊娠结局无关(P均〉0.05)。随访时,271例(71.3%)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儿童与297例(69.4%)HBsAg阴性孕妇所分娩的儿童的体重和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儿童出现1例(0.26%)脑瘫,而HBsAg阴性孕妇分娩的儿童出现4例(0.93%)异常。结论:母亲孕期HBsAg携带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且不影响其子女远期生长。产前检查时无须特别对HBsAg阳性孕妇进行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评估。
徐飚刘兰华陈洁张姝周乙华胡娅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孕妇儿童生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