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腊梅
- 作品数:1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28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并以同期门诊行体检者140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肝硬化组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肝功A级(A组)、肝功B级(B组)、肝功C级(C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空腹血清ALB、空腹血清CCK水平的测定。分析肝硬化胆囊结石的发生与性别、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血清ALB及CCK的关系。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5.2%vs 8.6%,P<0.05);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随之升高,即B组和C组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A组22.9%vs B组35.0%vs C组50.0%,P<0.05)。肝硬化并发腹腔积液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生率较无腹腔积液、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38.6%vs 22.2%vs 8.6%,P<0.05)。肝硬化组血清AL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变化;而肝硬化组血清CCK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样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变化。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无性别差异(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ALB含量是影响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影响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易发生胆囊结石,其发生与性别无关,而与肝功能损害程度、腹腔积液、血清ALB及CCK水平等有关,其中ALB是肝硬化患者伴胆囊结石的重要影响因素。
- 刘晓敏王萍王宏运张腊梅周新许锦锦张英剑
- 关键词: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收缩素腹水肝功能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