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霜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V-DNA定量在慢性乙肝阳性未治疗孕妇妊娠期间的变化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究未治疗的慢性乙肝阳性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血清HBV-DNA定量变化及与肝功能指标的联系。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全程产检并确诊为慢性乙肝阳性的35例孕妇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进行孕期检查未查出有乙型肝炎的3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两组孕妇在不同孕期时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比较不同孕期观察组研究对象HBV-DNA及乙肝标志物定量变化;分析不同孕期观察组孕妇HBV-DNA定量与相关肝功能指标的联系。结果观察组孕妇在不同孕期血清肝功能检测指标中ALT、GG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随孕期的发展而不断上升;观察组孕妇随着孕期的发展,HBV-DNA定量值也在逐渐增加,乙肝标志物HBs Ag、HBe Ag定量变化不大无意义;根据Pearson检验分析不同孕期观察组血清HBV-DNA定量与肝功能指标ALT、GGT的相关性得出,观察组各孕期血清HBV-DNA定量与ALT、GG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不接受治疗的乙肝HBVDNA阳性孕妇随着孕期的发展,HBV-DNA定量虽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不能作为评价肝功能损伤程度的指标,需增加此类孕妇肝功能及随访观察,注意其病情变化和风险评估。
- 倪霜玲
- 关键词:孕妇HBV-DNA
- 一种感染科医用面罩
- 一种感染科医用面罩,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右端设有接触部,连接部下端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下端设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四周设有位于防护罩右端的支撑部,支撑部内侧设有消毒过滤装置...
- 蓝晓琳李丽波倪霜玲吴金香
- 文献传递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核苷药对慢性乙肝伴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核苷药对慢性乙肝伴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伴肝硬化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EG-IFN)α-2a(180μg/w),2组均治疗48 w,采血测定2组肝功能、肝纤维化、炎症因子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bilirubin direct,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降低,清蛋白及球蛋白比例(Albumin and globulin ratio,A/G)含量升高,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ⅢType of 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Type IV collagen,Ⅳ-C)含量降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含量降低,CD3^+、CD4^+和IgG、IgM含量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Tbil、Dbil、Ibil和AST、ALT含量较低,A/G含量较高,HA、LN、PC-Ⅲ、Ⅳ-C含量较低,IL-6、TNF-α、TGF-β含量较低,CD3^+、CD4^+和IgG、IgM含量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71.43%与研究组有效率90.48%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核苷药对慢性乙肝伴肝硬化患者疗效确切,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
- 倪霜玲刘炉香王树民陈丽芬罗涟
- 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核转录因子-κB和抑癌基因p5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核转录因子-kB和抑癌基因p5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治疗后核转录因子-kB及p53表达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核转录因子-kB及p53表达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卡氏评分(84.32±12.31)分,高于对照组的(64.32 ±11.24)分(t=21.295,P< 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AFP水平(121.23±21.43)μg/L,低于对照组的(189.44±36.42)μg/L(t=19.853,P<0.05);观察组治疗后核转录因子-kB及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44%和2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和33.33%(x^2=6.597、5.78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15.56%,低于对照组28.89%(x^2 =6.126,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6.67%和82.22%,高于对照组的75.56%和64.44%(x^2=4.927、7.192,均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化疗栓塞术基础上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卢毅吕娇健葛宇黎倪霜玲
- 关键词:化疗栓塞核转录因子-ΚB基因N3
- TACE联合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对中晚期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采用TACE联合栓塞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05-2019-0574例中晚期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根据肝动脉造影门静脉显影时间分为低流量组(37例,显影时间<1s)、中流量组(27例,显影时间1~3s)、高流量组(10例,显影时间>3s),所有患者均实施TACE联合瘘口栓塞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一次完全封堵率方面,共55例一次性完全封堵,占74.32%;其中低流量组为83.78%、中流量组为70.37%、高流量组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控制有效率方面,中低流量组为94.59%、中流量组为92.59%、高流量组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采用TACE联合栓塞治疗中,对肝动脉造影门静脉显影时间小于1s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蓝晓琳倪霜玲龙思琴
-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TACE栓塞
- 组织蛋白酶S对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TSS)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收治的30例HAND患者和30例HIV非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患者(non-HAND)进行研究,分析脑脊液(CSF)和血浆中CTSS、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HIV RNA、HIV外膜蛋白gp120水平。结果HAND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CTSS mRNA、CTSS、HIV RNA和gp120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non-HAND组,Cys C mRNA和Cys C蛋白水平显著低于non-HA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脑脊液和血浆中CTSS mRNA和蛋白水平与HIV RNA水平、gp120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61、0.60、0.53、0.60,0.79、0.64、0.64、0.59)。脑脊液和血浆中Cys C mRNA和蛋白水平与HIV RNA水平、gp120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r=-0.71、-0.50、-0.52、-0.43,-0.76、-0.36、-0.44、-0.57)。结论HAND患者体内CTSS水平显著升高,CTSS可能促进HIV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从而促进HAND的发展。
- 罗涟师金川颜廷波倪霜玲周佳君
-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将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感染中,探究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感染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9例行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观察组49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对两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腰痛缓解时间、血尿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前,两组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较对照组16.33%低(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7.96%,较对照组85.71%高(P<0.05)。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感染患者应用MPCNL治疗效果确切,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感染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结石清除率。
- 蓝晓琳倪霜玲陈一华
-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治分析
- 2022年
- 目的 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细胞免疫因子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诊的62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切口是否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24例)与未感染组(38例)。检测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因子水平,对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在62例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为24例(38.71%),其中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感染组患者成熟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而抑制性T细胞(CD8+)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糖尿病、吸烟、Dukes分期、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有一定的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BMI、糖尿病、IL-6、PCT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较低,BMI、糖尿病、IL-6、PCT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倪霜玲卢吉英
-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
- 1例酒精性肝硬化伴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药学监护
- 2019年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烟曲霉致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表现为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反复出现的肺部阴影,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我院临床药师参与1例酒精性肝硬化伴ABPA患者的治疗过程,针对治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干预,密切监护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为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监护,以便更好地协助临床医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叶芳敏叶芳敏柳小春刘丽仙
- 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酒精性肝硬化药学监护慢性支气管哮喘ABPA支气管扩张
- VSD技术在外科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外科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外伤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清创后创面常规引流技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清创后VSD技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评分、换药次数、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组织病理学,以及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47%,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换药次数、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均在1周、2周内愈合,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SD技术在外科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次数、减少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蓝晓琳倪霜玲邢永俊
- 关键词:VSD技术外科外伤感染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