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东

作品数:9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电子鼻
  • 3篇药材
  • 3篇中药
  • 2篇杏仁
  • 2篇模式识别
  • 2篇苦杏仁
  • 1篇当归
  • 1篇当归药材
  • 1篇电子鼻技术
  • 1篇性状
  • 1篇性状鉴定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中草药
  • 1篇色度
  • 1篇色度仪
  • 1篇筛选法
  • 1篇糖苷酶
  • 1篇片姜黄

机构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市卫生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奥地利格拉茨...
  • 1篇长春医学高等...
  • 1篇北京市中药科...

作者

  • 9篇徐东
  • 7篇闫永红
  • 5篇李阳
  • 5篇赵丽莹
  • 5篇米文娟
  • 4篇邹慧琴
  • 3篇赵婷
  • 2篇李佳慧
  • 2篇李莉
  • 2篇陶欧
  • 2篇林兆洲
  • 1篇刘长利
  • 1篇毛克臣
  • 1篇王大仟
  • 1篇苏玉贞
  • 1篇杨丽
  • 1篇吴浩忠

传媒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梯度提升决策树建立当归药材及伪品的定性判别模型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建立NIRS技术快速无损鉴别当归药材及其伪品的方法。方法采集当归及伪品断面的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法分析药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定性分析;对比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3种当归真伪判别模型的分类效果;利用RF筛选特征波长优化所建模型。结果PCA无法有效区别当归及其伪品;与ANN、SVM相比,GBDT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训练集与预测集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4.39%和90.38%;而后以RF选取出20个特征波长,建立的近红外特征光谱判别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的总体准确率也达到了91.59%和86.54%。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GBDT鉴别当归药材真伪鉴别是可行的,为当归药材真伪快速无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拱健婷李莉李莉邹慧琴徐东丛悦王大仟
关键词:当归近红外模式识别
“辨状论质”看中药材苦杏仁走油被引量:28
2016年
通过苦杏仁走油前后的质量比较,探讨苦杏仁走油变质现象的感官判别及其物质内涵。该研究对苦杏仁样品走油前后的脂肪油含量、酸值、过氧化值进行了测定,并采用HPLC,GC-MS分别检测了苦杏仁苷、苦杏仁脂肪酸等。利用电子感官仪器(色度仪、电子鼻)量化并对比苦杏仁样品走油前后的颜色、气味;同时与上述结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苦杏仁走油后颜色由黄白变棕黄,出现酸味;苦杏仁苷含量下降,酸值、过氧化值显著增高,脂肪酸成分发生变化;药材的外表特征与内在质量的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感官分析-质量鉴别系统"能为预测中药化学成分的含量、初步判断中药优劣及质量实时监测提供一定科学依据;为中药贮藏的"事先预测、事中干预、事后鉴别"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拱健婷赵丽莹Rudolf Bauer米文娟李阳李佳慧任智宇徐东赵婷闫永红
关键词:苦杏仁电子鼻色度仪GC-MS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中草药电子鼻智能鉴别分类器的优化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将机器学习方法引入到电子鼻系统,应用于分类器的优化中,建立一种准确、快捷的中草药智能鉴别手段。方法:以菊科常用八味药材为载体,基于电子鼻建立中药气味特征指纹图谱,联合Best First搜索策略加Cfs Subset Eval评估策略的BC属性筛选法,并结合径向基函数、随机森林等建立分类器。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外部测试集验证法,展开对智能鉴别系统性能的预测与评估。结果:在传感器数量从12缩减为5的情况下,所建立的分类器仍保持原有正判率(100%),此方案简便、准确;并实现了中草药电子鼻智能鉴别系统的建立。结论:本研究首次呈现了BC属性筛选法对中草药电子鼻智能鉴别系统中分类器的优化;可望为中药智能鉴别提供一种快速、可靠而有效的分析方法。
徐东陶欧林兆洲米文娟赵丽莹拱健婷李阳闫永红
关键词:电子鼻中草药分类器
不同产地、不同生产方式喜马拉雅紫茉莉的性状和显微差异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西藏、甘肃)与不同生产方式(野生、栽培)的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总结,得到不同产地、不同生产方式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及其差异性。方法:采集甘肃、西藏产的栽培和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样品,对其性状特征、粉末及横切面显微特征进行观察、描述、比较、分析。结果:性状特征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断面颜色、点状环纹、质地以及气味等形态特征上;横切面显微特征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初生木质部、异型维管束、皮层和木栓层上;粉末显微特征差异不明显。结论:在本草考证的基础上,传统的性状鉴定法和药材横切面的显微鉴定法可作为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的鉴别手段。实验结果为喜马拉雅紫茉莉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为质量评价、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等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李阳彭莲米文娟徐东李佳慧闫永红邹慧琴
关键词:性状鉴定显微鉴定藏药
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建立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的最优条件,为进一步阐明苦杏仁炮制原理及储藏养护条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色法,以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为底物,考察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为p H=5.0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反应温度50℃,底物浓度50 mmol·L^(-1),反应时间30 min,于400 nm波长条件下检测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确定了测定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最佳条件,为进一步研究苦杏仁"杀酶保苷"炮制原理、储藏养护条件及储藏期奠定基础。
赵丽莹拱健婷米文娟李阳徐东赵婷闫永红
关键词:苦杏仁Β-葡萄糖苷酶酶活性比色法
基于BC属性筛选法电子鼻判别模型的优化及其在中药快速鉴别中的应用
:基于属性筛选法建立电子鼻传感器阵列的优化法,提供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中药鉴别手段.方法:利用电子鼻提取中药气味特征指纹图谱,引入BestFirst+CfsSubsetEval(BC)属性筛选法,并结合径向基函数、随机...
徐东陶欧林兆洲赵丽莹拱健婷闫永红
关键词:中药鉴别电子鼻技术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药物的先煎与后下之我见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临证施治时药物特殊制法的经验、认识,归纳、整理包括先煎、后下等方剂,为现代药物炮制、临床调剂等提供参考。方法:立足中药特殊用法,从"先煎与后下"入手,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进行了摘录、分类、总结与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方剂进行剖析,并与现代研究展开对比、讨论。结论:共得到含有先煎制法的方剂4首、后下的12首,包括麦秆或稻秆、菱角、牛肉等先煎药物,动物脂膏、厚朴、食醋、烧酒、蜂蜜、水银等后下药物,厘清了本书中药物先煎与后下的内容。其中"真伪"与"去存"尚需深入研究、加以验证。
徐东苏玉贞杨丽拱健婷赵丽莹米文娟李阳赵婷闫永红
关键词:五十二病方中药先煎
基于电子鼻气味指纹图谱与XGBoost算法鉴别姜黄属中药被引量:21
2019年
针对姜黄属中药的鉴别问题,通过电子鼻采集姜黄属郁金、莪术、姜黄、片姜黄4味中药的气味指纹图谱,应用XGBoost算法对中药的气味特征进行学习,并建立快速有效的判别模型;以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度量为指标评估XGBoost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XGBoost建立的判别模型对训练集中166个样本和测试集中69个样本的回代正判率分别为99.39%,95.65%,能准确判别姜黄属4种中药;对XGBoost判别模型的贡献度排在前四位的传感器依次为LY2/g CT,P40/1,LY2/Gh,LY2/LG,贡献度最低的传感器是T70/2;XGBoost判别模型预测集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度量分别为95.65%,95.25%,93.07%,93.75%,均优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神经网络,验证了XGBoost在姜黄属中药鉴别中的优越性。电子鼻气味指纹图谱结合XGBoost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实现姜黄属中药郁金、莪术、姜黄、片姜黄的快速准确鉴别,为中药智能鉴别提供一种快速、可靠而有效的分析方法;XGBoost算法的引入也提示可将更多性能优异的算法引入到中药领域,为中药气味指纹图谱的数据挖掘提供更多途径。
拱健婷王佳宇李莉徐东丛悦关佳莉吴浩忠邹慧琴闫永红
关键词:电子鼻姜黄属片姜黄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功效组分的大黄药材质量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本文通过灰色模式识别和功效组分对大黄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索不同道地产区大黄药材的差异。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大黄药材中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苷、大黄素苷、大黄酚苷、芦荟大黄素苷、大黄素甲醚苷、番泻苷A、番泻苷B、儿茶素、没食子酸14种功效成分的含量;采用Python 2.7对与大黄传统功效密切相关的功效组分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大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采集的25批大黄中甘肃天祝所产唐古特大黄"泻下攻积"质量最佳;四川雅江所产唐古特大黄"清热解毒"质量最佳;甘肃礼县所产掌叶大黄"逐瘀通经"的质量最佳。结论:模式识别在中药质量评价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且从中药的临床功效出发,在功效组分的层面上进行模式识别,能为建立更加完整和科学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拱健婷李莉邹慧琴邹慧琴徐东徐东毛克臣张明明杨瑞琦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模式识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