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志群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弹力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弹力图
  • 1篇单采
  • 1篇单采血小板
  • 1篇低效价
  • 1篇血块
  • 1篇血量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阳性
  • 1篇疑难配血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合并
  • 1篇妊娠合并血小...
  • 1篇手术
  • 1篇输血
  • 1篇输注
  • 1篇配血
  • 1篇强度值

机构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江苏省血液中...

作者

  • 4篇周小玉
  • 4篇宋志群
  • 2篇熊婷
  • 2篇李莺
  • 1篇赵凌
  • 1篇朱永亮
  • 1篇马玲
  • 1篇余悦娇
  • 1篇朱雯雯

传媒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分析与评估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127例肝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成分输血情况,为肝移植术围手术期科学、安全、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127例肝移植患者成分输血情况及部分患者术后血栓弹力图检测(TEG)结果,分析术前、术中和术后各期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的输注情况。结果:127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人均输血5 011.5ml,术前占0.5%,术中占76.3%,术后占23.2%;术前、术中、术后悬浮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的比例分别为1.38∶1.00,1.58∶1.00,1.17∶1.00。不同基础疾病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存在差异,其中肝炎后肝硬化组血红蛋白值、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原发性肝癌组;肝炎后肝硬化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长于原发性肝癌组,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原发性肝癌组;不同基础疾病影响肝移植围术期成分输血量,其中肝炎后肝硬化组术中输注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较原发性肝癌组显著性增多;肝炎后肝硬化组术后输注冷沉淀及血小板较原发性肝癌组显著性增多。127例肝移植患者中有46例接受术后TEG检测,结果提示患者为低凝状态,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血小板活性降低,其中肝炎后肝硬化组凝血因子活性及纤维蛋白原功能均低于原发性肝癌组。结论:针对不同基础疾病所致肝移植术围手术期,选择科学、安全、合理的输血方案对肝移植成功率及患者预后至关重要,TEG检测对肝移植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具有指导作用。
李莺宋志群熊婷周小玉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
低效价lgG抗E致疑难配血1例被引量:1
2017年
由Rh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日益增加,凝聚胺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是临床交叉配血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工作中遇到的1例凝聚胺漏检低效价IgG抗E,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宋志群余悦娇马玲周小玉
关键词:低效价不规则抗体交叉配血
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单采血小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Rh阴性患者输注ABO同型Rh阳性单采血小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没有预防性输注Rh免疫球蛋白的情况下,给予33例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血小板,检测输注前后各24h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计算出血小板增加值,与对照组35例阳性患者输注阳性血小板的效果进行比较,来评估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并在随访中,用间接抗人球蛋白卡法检测患者输注血小板后的抗D抗体水平。结果: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血小板24h后血小板增加值为(12.45±9.96)×109/L,阳性患者输注阳性血小板24h后血小板增加值为(8.12±7.63)×109/L,3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血小板与RhD同型输注血小板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0例患者输注血小板(66.2±30.0)d后抗D抗体均为阴性。结论: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单采血小板的疗效显著,RhD抗原引起同种免疫的频率极低,可以给予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单采血小板。
朱雯雯李莺宋志群赵凌朱永亮周小玉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RHD抗原
血栓弹力图最大血块强度值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最大血块强度(MA)值在血小板减少孕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08—2017-12入住本院产科的血小板减少孕妇111例,血小板计数正常的孕妇24例。比较血小板计数与TEG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血小板计数孕妇在分娩方式、血小板输注例数和输注量上的差异;孕妇分娩前和(或)分娩时是否输注血小板的多因素分析;比较血小板计数和TEG参数MA值与产时、产后24h出血量的相关性;分别比较TEG参数MA<50组与MA≥50组以及血小板减少组与血小板正常组孕妇在产时、产后24h出血量、血小板及红细胞输注量的差异;比较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孕妇在血小板计数和MA值上的差异。结果:血小板计数与TEG参数有相关性(P<0.05);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均采取剖宫产分娩且均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正常的孕妇均未输注血小板。MA值、血小板计数和分娩方式对孕妇是否输注血小板具有预测价值(P<0.05)。血小板计数与产时、产后24h出血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TEG参数MA与其有相关性(P<0.05)。血小板减少组与血小板正常组孕妇在产时、产后24h出血量及红细胞输注量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A<50的孕妇均高于MA≥50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在MA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小板计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参数MA值能预测血小板减少孕妇分娩前和(或)分娩时的血小板输注,能较好评估产时、产后24h出血量及红细胞输注量,可用于血小板减少孕妇临床出血倾向评估及指导分娩方式选择。
宋志群谢娟熊婷陈春如姚韵周小玉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血栓弹力图产后出血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