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可

作品数:18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肠癌
  • 5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癌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鼠模型
  • 2篇肿瘤微环境
  • 2篇肿瘤相关
  • 2篇肿瘤相关巨噬...
  • 2篇自噬
  • 2篇微环境
  • 2篇腺炎
  • 2篇结肠肿瘤
  • 2篇巨噬细胞
  • 2篇化疗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肠肿瘤
  • 1篇凋亡

机构

  • 1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徐可
  • 4篇殷佩浩
  • 3篇陈亚峰
  • 3篇奉典旭
  • 2篇万光升
  • 2篇张勇
  • 2篇邱艳艳
  • 1篇李炜
  • 1篇梁芳
  • 1篇曹亦军
  • 1篇于宏杰
  • 1篇刘丽丽
  • 1篇李红昌
  • 1篇陈欢
  • 1篇许健
  • 1篇许建华
  • 1篇贺雪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蟾毒精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沙蟾毒精对体外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同浓度(0、25、50、100、200 nM)的沙蟾毒精处理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活力,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沙蟾毒精干预后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显示沙蟾毒精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HCT116、SW620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P<0.05,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25、50、100 nM)的沙蟾毒精作用人结肠癌细胞48 h后,HCT116、SW620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P<0.01)。WB检测结果显示,100 nM沙蟾毒精作用人结肠癌HCT116、SW620细胞48 h后,沙蟾毒精组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蛋白表达升高(P<0.01),P62、B淋巴细胞瘤-xl(Bcl-xl)、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抗体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单独沙蟾毒精处理组比较,沙蟾毒精联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作用人结肠癌HCT116、SW620细胞后,LC3-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沙蟾毒精对人结肠癌细胞株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时沙蟾毒精可促进细胞凋亡与自噬,且可能通过mTOR通路发生自噬,可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陈进宝徐可邱艳艳王海静吴文韬吴宏磊贾琳琳李炜殷佩浩曹亦军
关键词:结肠肿瘤HCT116细胞细胞凋亡自噬
过表达miR-520d通过抑制自噬蛋白Beclin1逆转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化疗耐药性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miR-520d通过调控自噬逆转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化疗耐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人TNBC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68为亲本株细胞构建多西他赛(Doc)耐药细胞株MDA-MB-231/Doc和MDA-MB-468/Doc,实验分为空白组(亲本细胞)、对照组(耐药细胞组)和过表达miR-520d组。用qPCR检测空白组和耐药细胞组细胞中miR-520d的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过表达miR-520d的耐药细胞对Doc的敏感性,MDC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发生情况、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过表达miR-520d的耐药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阳性的细胞数。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20d与Beclin1的靶向关系。用WB实验检测过表达miR-520对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Ⅰ、LC3Ⅱ表达的影响。结果:TNBC耐药细胞中miR-520d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细胞(P<0.01)。过表达miR-520d的耐药细胞对Doc的敏感性显著提高(P<0.01)、细胞的自噬活性明显降低(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Beclin1是miR-520d可能的靶分子。Doc与miR-520dmimics联合使用可降低TNBC耐药细胞中LC3-Ⅱ/Ⅰ比值和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通过调控miR-520d水平可能改变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从而逆转TNBC细胞Doc化疗耐药性。
刘欢李红昌陈亚峰徐可李劼奉典旭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BECLIN1多西他赛化疗耐药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树突状细胞(DCs)是众多免疫细胞中的一种,具有专职抗原提呈功能,在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关键的调节作用。肿瘤机体中DCs处于异常状态,如成熟障碍、功能异常和表型改变等,无法激活抗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目前,基于DCs的肿瘤免疫疗法备受关注,例如通过促进DCs成熟或者利用修饰过的DCs激活机体靶向肿瘤的免疫反应。本文拟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肝癌等肿瘤中DCs异常相关机制研究以及临床关于DCs疫苗的研究作一综述。
樊国华李悦袁泽婷徐可张勇
关键词:肿瘤免疫疗法疫苗
中西医治疗调节大肠癌肠道菌群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大肠癌作为世界上发病率第三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肠道菌群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辅助治疗大肠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从手术、放化疗、中药单体和复方对大肠癌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作用进行概述,为大肠癌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提供依据。
孙敏徐可万光升孙珏
关键词:中医药大肠癌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建立及应用现状
2020年
结直肠癌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的最主要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在揭示肝转移的机制和评估有效预防及治疗措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直接种植造模是建立肝转移小鼠模型最常用的方式,包括盲肠种植法、脾脏种植法、肝脏直接种植法及门静脉种植法等。了解近年来各种植模型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研究中的建立及应用,可以为小鼠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思路。
向彦臻陈欢殷佩浩殷佩浩詹月萍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造模方法种植法
FOLFOX方案与XELOX方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FOLFOX方案与XELOX方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与PubMed等数据库,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共1614例结肠癌患者,FOLFOX组801例,XELOX组813例。Meta分析显示两种方案在总体应答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总体生存率、无病进展存活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Ⅳ级不良反应中XELOX方案导致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FOLFOX方案(RR=0.2,95%CI0.08~0.51,P<0.001),而FOLFOX方案导致的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高于XELOX方案(RR=5.47,95%CI3.42~8.76,P<0.001)。结论FOLFOX方案与XELOX方案在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方面的疗效相似,但需要注意XELOX方案具有较易发生Ⅲ/Ⅳ级手足综合征的风险,而FOLFOX方案则具有相对易发生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
陈进宝邱艳艳徐可贺雪吴宏磊曾亦军殷佩浩
关键词:卡培他滨氟尿嘧啶结肠癌META分析
程序性死亡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现阶段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以希望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近年来急性胰腺炎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程序性细胞死亡被定义为由细胞内程序执行的受控细胞死亡,包括凋亡、自噬、程序性坏死和焦亡。胰腺腺泡细胞的死亡模式主要包括细胞凋亡和坏死。虽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程转归加深理解,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中十分重要,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机制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预防等有一定的必要性。
李劼高磊陈亚峰黄野刘欢徐可奉典旭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程序性细胞死亡
天佛参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大鼠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天佛参口服液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机制,进而为其临床应用于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Wistar大鼠采用体重分层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造模组、文拉法辛组和天佛参组。除空白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4mg/kg腹腔注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奥沙利铂4mg/kg腹腔注射,每周2次,连续4周,建立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模型。此外,造模组予生理盐水2ml/d灌胃,文拉法辛组予文拉法辛溶液16mg/(kg·d)灌胃,天佛参组予天佛参口服液2ml/d灌胃。每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最后检测L_4~L_5背根神经节μ、κ阿片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天佛参能增加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模型大鼠的体重,提高MWT值,诱导μ、κ阿片受体表达升高。结论天佛参能有效地压制奥沙利铂诱发的末梢疼痛觉过敏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μ、κ阿片受体表达升高有关。
万光升刘丽丽李美莺初海姣于宏杰梁芳徐可许建华孙珏李敬瑜
关键词: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痛觉过敏阿片受体
化疗药物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5
2020年
药物是造成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约1100种药物可能造成肝损伤。由于难以鉴别诊断,药物相关损害仍然被误判。而不同的药物对于肝脏的损伤机制及程度均有不同,因此应对措施也应当具有针对性。有关化疗药物所造成的肝损伤的系统回顾较少。主要介绍了各类用于临床的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毒性机制,评述了不同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毒性程度。总结了化疗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并为临床应对提出相关建议。
方凯许健徐可詹月萍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治疗学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结肠肿瘤微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首要场所,包含肿瘤细胞、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其分泌的活性因子等,深深地影响着肿瘤的产生、发展和转移。巨噬细胞是非常可塑的细胞,TME中的巨噬细胞被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在结肠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对TME的刺激能表达不同的功能。近年来TAMs在TME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了解TAMs与结肠癌TME的关系,对深入研究TAMs在结肠肿瘤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对TAMs与结肠癌TME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探究TAMs在结肠癌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线索。
贾琳琳陈进宝吴宏磊池华博文徐可殷佩浩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结肠癌肿瘤微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