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冰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卒中
  • 4篇缺血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治疗
  • 3篇血性
  • 2篇缺血性卒中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 2篇急性缺血性卒...
  • 2篇梗死
  • 2篇并发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动脉闭塞
  • 1篇毒性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8篇杨冰
  • 7篇徐安定
  • 6篇张玉生
  • 3篇朱慧丽
  • 3篇乔宏宇
  • 3篇关敏
  • 2篇董大伟
  • 1篇廖瑜
  • 1篇辛秀峰
  • 1篇赵颖
  • 1篇黄立安
  • 1篇杨万勇
  • 1篇陈云玉
  • 1篇丁燕
  • 1篇杨冰
  • 1篇张玉生

传媒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被引量:2
2018年
对于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卒中,桥接血管内治疗是首选方案。目前仅有少量研究报道了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如出血转化、医源性栓塞、动脉夹层、血管痉挛、原位血栓形成、腹股沟穿刺并发症等。本文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进行了综述分析。
杨冰关敏乔宏宇张玉生徐安定
关键词:卒中血管内治疗并发症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NOTCH3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主要病变血管为颅内小动脉,累及大脑皮质和颅内大/中动脉的报道较罕见,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本文报道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成功接受血管内治疗的CADASIL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CADASIL可累及大脑皮质和颅内大/中动脉的重视。
刘昱君刘雷媛徐炳东韩建邦杨冰丁燕杨英孟珩张玉生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
局域卒中网络建设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局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立"天河局域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网"后的数据库,将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分为综合卒中中心院内首诊组(院内首诊组)、网络医院转诊组和非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和3个月功能预后情况。结果 2015年10月-2017年7月共93例血管内治疗患者,其中院内首诊组37例,网络医院转诊组31例,非网络医院转诊组25例。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非网络医院转诊组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三组3个月非残疾(改良Rankin评分≤2)比例分别为60.00%、45.16%和28.00%,其中院内首诊组预后与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但院内首诊组明显优于非网络医院转诊组(P=0.039)。结论局域卒中急救网络建设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廖瑜乔宏宇关敏杨冰张玉生张玉生黄立安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中心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蹼致缺血性脑卒中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1年
颈动脉蹼是(carotid web)颈动脉后壁突出延伸至动脉腔内的薄膜样片状物,其通常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易误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者夹层。目前的研究表明,颈动脉蹼是年轻患者前循环隐源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报道1例颈动脉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以加深对该病与隐源性卒中的相关性、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6岁,因“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无力7 h”于2020年06月19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5/82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变浅,言语稍含糊,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巴氏征(+)。
刘洁灵杨冰杨冰卢敬翀朱慧丽朱慧丽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致Korsakoff综合征1例
2021年
柯萨科夫综合征(Korsakoff syndrome)常见病因是长期酒精滥用,也可见于长期肠外营养、剧烈呕吐、胃肠道术后等引起的硫胺素缺乏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也可遗留认知和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后遗症,但未见符合Korsakoff综合征的相关报告。现报告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治疗后临床特征表现为Korsakoff综合征的患者,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和预后判断。
陈雪芳杨冰张君润刘洁灵卢敬翀徐安定朱慧丽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认知功能障碍
颈内动脉夹层并发远端栓塞所致青年卒中1例
2018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6岁。主诉因"被发现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15分"就诊于基层医院。患者3 d前曾有颈部按摩史及溜冰摔伤史,于2017年6月14日下午14时有左眼视物不清,未引起重视,18时被房东发现跌倒在房门口,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未见出血,经天河卒中区域急救网络平台转诊至我院。
杨冰董大伟关敏乔宏宇张玉生徐安定
关键词:夹层青年卒中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被引量:3
2017年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non-cardiogenic ischemic stroke,NCIS)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基于既往的研究和荟萃分析结果,抗血小板治疗已奠定了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及长期二级预防治疗中的基石地位。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各种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NCIS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概述,探讨各种抗血小板药物及治疗方案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杨冰董大伟赵颖辛秀峰张玉生徐安定
关键词:卒中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利拉鲁肽减轻脑梗死大鼠同侧丘脑Aβ沉积和继发性损害并改善感觉功能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大鼠局灶性大脑皮层梗死后同侧丘脑β淀粉样肽(Aβ)沉积、继发性损害及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电凝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朱慧丽张玉生杨万勇杨冰陈云玉徐安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