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燕

作品数:7 被引量:83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疼痛
  • 2篇疼痛管理
  • 2篇重症
  • 2篇护士
  • 2篇ICU护士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A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因素及护理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观察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结构
  • 1篇治疗剂
  • 1篇衰竭

机构

  • 7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陈晓燕
  • 2篇周丽华
  • 2篇吴卫红
  • 2篇张利鹏
  • 1篇成守珍
  • 1篇温换芳
  • 1篇原芳
  • 1篇丁文婷

传媒

  • 2篇第三届世界灾...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粤蒙两地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粤蒙两地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比较。 方法:在统一指导语下,对外地ICU护士,首先征得调查对象单位同意后,请被调查医院的ICU护士长负责,采用邮寄方式展开调查,每份问卷均附有调查说明,采用不记...
陈晓燕成守珍周丽华吴卫红张利鹏
关键词:疼痛管理知识结构
文献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护理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8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4.2%;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41.65±8.63)%和(38.65±7.88)%;观察组FEV1%及FEV1/FVC分别为(46.57±9.51)%和(46.15±9.15)%;观察组FEV1%及FEV1/FVC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进行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原芳陈晓燕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重症呼吸衰竭护理效果
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是护士进行管道管理中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气管插管UEX(以下简称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
温换芳陈晓燕
关键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重症监护室
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Ⅱb~Ⅳa期宫颈癌效果及预后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brachytherapy,3D-BT)Ⅱb~Ⅳa期宫颈癌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Ⅱb~Ⅳa期宫颈癌2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3D-BT的108例作为3D-BT组,经二维近距离放射治疗(two-dimensional brachytherapy,2D-BT)的104例作为2D-BT组。观察比较两组放射治疗结束时临床治疗效果,放射治疗照射剂量,急性放射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放射治疗前及放射治疗结束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放射治疗1年后预后情况。结果放射治疗结束时,3D-BT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有效率明显高于2D-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BT组90%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照射剂量及适形指数均高于2D-BT组,各危及器官(organ-at-risk,OAR)照射剂量均低于2D-BT组;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及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情况优于2D-BT组,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及急性放射性肠炎总发生率低于2D-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放射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均较放射治疗前降低;3D-BT组血清SAA和CYFRA21-1低于2D-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治疗1年后,3D-BT组生存99例(91.67%),2D-BT组生存93例(89.42%),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BT和2D-BT对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近期预后影响相当,但3D-BT在增加CTV照射剂量、减少OAR照射剂量方面更具优势,还能进一步降低血清SAA和CYFRA21-1,减少急性放射性损伤,安全性更高。
丁文婷邢舒何丽陈晓燕
关键词:宫颈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剂量预后淀粉样蛋白A细胞角蛋白19片段
机械通气联合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价值被引量:67
2019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不同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所收治的NRDS病人共72例,均给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据病儿家庭经济条件及家长意见病儿分别接受猪肺磷脂注射液(40例)和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32例)治疗,比较两组病儿临床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两组病儿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猪肺磷脂注射液组在用药后第4小时及第24小时血气氧分压[p(O_2)]分别为(78.39±12.34)、(85.61±9.46) mmHg,显著性高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4 h)=2.079,P_(4 h)=0.041;t_(24 h)=2.257,P_(24 h)=0.027);猪肺磷脂注射液组第24小时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CO_2)]为(38.16±11.72)mmHg,显著低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组(t=2.193,P=0.031)。猪肺磷脂注射液组给药时间为(4.73±1.67) min(t=13.142,P<0.001),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时间为(96.34±22.17) h(t=3.227,P=0.002),均显著性低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组,但两组重复给药比例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应用方便,可更加有效地改善病儿血气指标,缩短CPAP时间,且不增加病儿治疗风险。
聂振清陈晓燕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
粤蒙两地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疼痛已被列为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 [1],持续的疼痛会对病人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 [2].众所周知,ICU病人病情危重,除了遭受与疾病本身有关的疼痛,还要遭受与为了维持和恢复生命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关的疼痛.而疼痛研究的概念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是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二是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 [3],与其他科室病人相比,许多ICU病人无法进行清晰地交流,使得其疼痛管理的开展更加困难.因此,作为接触ICU病人最多的医务人员—ICU护士,其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对病人疼痛管理的具体实施起重要作用.国内学者 [4~7]已对不同科室护士及护生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进行了调查,但尚未见中国大陆针对地处南北方粤蒙两地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比较研究.本研究通过对粤蒙两地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比较,旨在发现各自的特点,取长补短,为今后ICU护士疼痛管理的培训和疼痛管理的质量改进提供参考.
陈晓燕成守珍周丽华吴卫红张利鹏
关键词:ICU护士疼痛管理管理知识ICU病人科室护士病情危重
护生临床实习中护理评估能力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实习护生护理评估能力现状及教学需求进行研究,为临床教学中开展护理评估能力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60名实习护生开展"护理评估能力及其教学需求"的群体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临床实习教学中护理评估能力教育培养的优化策略。结果:本组护生护理评估能力调查的合格率为(49.62%),良好率及优秀率分别为(7.31%及1.92%),显示总体水平亟需改善;不同学历护生护理评估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对护理评估能力的教学需求旺盛,护理评估教学内容需求前3位分别为:实验室诊断结果认知(62.7%)、典型临床病例功能性形态评估(56.92%),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心理行为变化识别(39.23%);教学方式需求前3位分别为:案例分析(76.15%),视听兼备的PPT临床授课(66.53%)和专家座谈讲授(60.38%)。结论:实习医院应针对护生护理评估能力现状及其教学需求,积极探索相关临床教学模式扩展及改进,以适应护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贾俊枝陈晓燕
关键词:护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