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亮亮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理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
  • 2篇细胞瘤
  • 2篇临床病理学
  • 2篇临床病理学分...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鞍区
  • 2篇病理学
  • 2篇病理学分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母细胞瘤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支气管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瘤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机构

  • 5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庐江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吴海波
  • 5篇黄亮亮
  • 3篇李恒
  • 2篇陈杰
  • 2篇钟文
  • 1篇王志华
  • 1篇沈倩

传媒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7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B)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中枢神经系统HB的临床病史、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果 74例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平均发病年龄43.1岁。肿瘤多发生于小脑,也可见于松果体、脑干和脊髓等部位。其中有13例为复发病例,6例为va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肿瘤大小0.5~4 cm不等。组织学上HB由间质细胞和薄壁血管构成。免疫组化染色间质细胞NSE和α-inhibin(+),部分病例S-100和D2-40(+),薄壁血管CD34和CD31等血管标记(+)。结论中枢神经系统HB较少见,部分为VHL综合征。组织形态上HB有其独有的特点,免疫组化有助于辅助诊断。
李恒钟文黄亮亮孙思柏陈杰吴海波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VHL综合征免疫组化
支气管副神经节瘤1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性,25岁。近来咳嗽明显。CT检查示右肺占位,临床初步诊断为阻塞性肺炎。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侧中央支气管内有一肿块,色灰白,境界清楚。荧光染色后肿物呈玫红色(图1)。支气管镜下予以完整切除肿块。患者术后行PET-CT等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块。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结节1枚,大小1 cm×1 cm×0.6 cm,稍不规则,未见明显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地稍嫩。
孔雪黄亮亮沈倩陈杰钟文吴海波
关键词:支气管副神经节瘤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缺乏组织学恶性特征的脑膜瘤二例
2018年
例1男,72岁。患者头晕发作2年余,发作时右半侧肢体麻木。1个月前因前列腺炎到外院治疗,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右顶叶占位性病变,怀疑脑膜瘤可能,遂人住本院。本院MRI检查示左侧额顶部大脑凸面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影,信号混杂,以等T1、稍长T2信号为主,病灶边界清晰,边缘不光整。大小4.7cm×4.5cm×3.7cm,相邻脑实质受压,见片状水肿信号,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图1),可见“脑膜尾征”,边缘见条状、斑点状无强化影。
黄亮亮许璐璐葛绾宇李恒王志华吴海波
关键词:脑膜瘤横纹肌样组织学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恶性
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超微结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2例蝶鞍区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电镜超微结构,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分别44岁和64岁,临床表现均为视力下降。MRI提示鞍区占位。组织学见肿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或旋涡状排列,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散在或灶性分布多少不等的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之间存在移行过渡。免疫组化:2例肿瘤细胞均vimentin、S-100、EMA、TTF-1和gelactin 3(+),CK、GFAP、INI1、Syn、Cg A和垂体激素等标记(-)。电镜见中间连接和少量桥粒以及灶性分布的束状中间丝。结论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是罕见的鞍区肿瘤,具有复发倾向。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下形态等综合分析判断。
吴龙波张选红黄亮亮李恒吴海波
关键词:鞍区TTF-1
CD1a在鞍区病变表达的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CD1a在鞍区病变的表达情况及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鞍区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的CD1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 CD1a在15例Rathke's囊肿内的正常垂体细胞、3例增生的腺垂体组织和28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均100%的弥漫性强阳性表达,但在76例垂体腺瘤仅7例灶性阳性。CD1a在6例垂体生殖细胞肿瘤、62例颅咽管瘤、1例颗粒细胞瘤和3例垂体细胞瘤均不表达。结论 CD1a可用于鉴别正常垂体细胞、腺垂体增生和垂体腺瘤,前两者呈弥漫性阳性,后者不表达或呈灶性阳性;由于正常垂体细胞表达CD1a,当有垂体炎时不要误诊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黄亮亮吴海波孙思柏
关键词:CD1A垂体腺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