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超凡

作品数:40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4篇地面沉降
  • 11篇沉降
  • 7篇形变
  • 6篇地表形变
  • 6篇地下水
  • 5篇序列数据
  • 5篇小波
  • 4篇遥感
  • 4篇时间序列
  • 4篇时间序列模型
  • 4篇时间序列数据
  • 4篇高铁
  • 4篇沉降量
  • 3篇地理
  • 3篇压缩层
  • 3篇像元
  • 3篇基线
  • 3篇北京段
  • 3篇PS-INS...
  • 3篇INSAR

机构

  • 39篇首都师范大学
  • 8篇教育部
  • 3篇北京市水文地...
  • 2篇北京市育英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山东工商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作者

  • 40篇周超凡
  • 37篇陈蓓蓓
  • 34篇宫辉力
  • 19篇高明亮
  • 16篇李小娟
  • 12篇史珉
  • 9篇郭琳
  • 7篇雷坤超
  • 6篇赵文吉
  • 5篇朱锋
  • 4篇段光耀
  • 3篇贾煦
  • 1篇王旭
  • 1篇王洁
  • 1篇朱琳
  • 1篇郭小萌
  • 1篇罗勇
  • 1篇邱琳
  • 1篇司远
  • 1篇于文

传媒

  • 3篇国土资源遥感
  • 3篇自然资源遥感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机器学习和土力学模型的建筑沉降量提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联合机器学习和土力学模型的建筑沉降量提取方法、系统及装置,该系统包括:基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的地面沉降信息、建筑载荷空间位置信息、建筑年龄数据、建筑附加应力、各年地下水位下降值、压缩层厚度数据;...
宫辉力陈蓓蓓曹锦孙玉洁周超凡雷坤超史珉
利用数据场模型评价北京地面沉降交通载荷程度被引量:5
2017年
地面沉降是指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缓变地质灾害现象,严重时对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会构成威胁。为评价地面沉降交通载荷程度,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提取北京东部地区沉降信息,利用数据场模型,以地铁站信息和道路节点信息为指标,采用因子贡献权重方法,获取北京地面沉降交通载荷程度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PS-InSAR方法可以获取区域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趋势,研究区内最大沉降速率达到77.69 mm/a;地面沉降交通高载荷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朝阳区北部与中部区域,而交通低载荷区域主要位于远离城市重要交通道路和地铁线路不发达乡镇。
周超凡宫辉力宫辉力贾煦陈蓓蓓郭琳
关键词:地面沉降PS-INSAR数据场
综合莫兰指数和交叉小波的不均匀沉降量化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由于针对地面沉降不均匀态势的量化分析较少,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feromotry,PSI)方法获取北京平原地面沉降信息。根据浅地表空间利用差异在沉降漏斗区选取5个典型区,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量化了各区地面沉降空间和时序不均匀程度。并研究了浅地表空间利用差异和地下水位变化对空间和时序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研究发现:①5个区域每年累计沉降量和时序沉降量的莫兰指数大小关系相同,均为I5>I3>I1>I2>I4,结合浅地表空间利用情况,区域3和4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区域1,2和5沉降空间不均匀程度与空间利用复杂程度呈正相关;②各区地下水流场变化的波动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区域时序沉降不均匀程度。
孙一可宫辉力陈蓓蓓陈蓓蓓陈文锋周超凡
关键词: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交叉小波
地面沉降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面沉降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点的地面沉降时序沉降量;对所述地面沉降时序沉降量进行EMD分解,得到IMF分量以及趋势分量;利用所述IMF分量以及趋势分量建立预测模型,对各个分量进行预测...
周超凡宫辉力陈蓓蓓王霖高明亮许新玥
基于PS-InSAR技术与信息熵的北京典型区域不均匀地面沉降研究
地面沉降是地面高程下降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会造成永久性的环境资源损失。自上世纪60年代北京发现地面沉降起,平原地区一直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北京平原区发生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是地下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超量开采,然而,随着近年来城市...
周超凡
关键词:信息熵
文献传递
新水情下利用InSAR-GRACE卫星的新兴风险预警与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展望被引量:3
2020年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引发的区域地面沉降是威胁京津冀城市群安全的重大灾害隐患。文章简要回顾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的发展历史,系统总结了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卫星在地下水储量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阐述了制约沉降的多种因素最终归为地下空间多元场的思想。综合分析后认为,在南水北调-地下水开采相互作用的新水情背景下,InSAR和GRACE技术结合是研究地下空间演化对地面沉降影响的全新手段;结合InSAR-GRACE技术,重新发现区域水循环规律,量化多元场对沉降演化的贡献,提出地下空间演化的地表响应研究框架,揭示地面沉降响应模式的形成机理,从而建立面向地下空间安全的新兴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实现对区域的科学调控。
于海若宫辉力陈蓓蓓陈蓓蓓
一种改进的地形辐射校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进的地形辐射校正方法,在山地遥感影像中,忽略地表与大气之间的多次反射,将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概括为地表接收的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及临近地形反射辐射三项之和,所提出的模型表达式中包含了地形遮蔽系数,考虑...
高明亮宮辉力赵文吉陈蓓蓓李小娟周超凡史珉
文献传递
自适应多源InSAR监测地面沉降时间序列数据拼接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多源InSAR监测地面沉降时间序列数据拼接方法及系统,考虑了地面沉降时间序列拼接中成像几何、空间覆盖度、时间匹配度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成像几何中,通过估算InSAR数据的垂直向形变,提高了InSAR监...
陈蓓蓓宫辉力段利李小娟周超凡高明亮曹群
文献传递
京津高铁沿线地面沉降特征(北京段)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京津高铁(北京段)存在的地面沉降问题,采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获取研究区2010—2015年间地面沉降信息,结合地下水实测数据,采用交叉小波的方法探讨不同层位地下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的关系,最后结合研究区内可压缩黏土层分布情况分析地面沉降与可压缩黏土层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沉降速率最大值为121 mm/a;地面沉降滞后承压水位变化9~10个月,滞后潜水位变化4个月;位于同个冲洪积扇控制范围的地面沉降速率随可压缩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本研究对于科学有效防控不均匀地面沉降对线状地物的损害具有实用意义。
张晓婧陈蓓蓓雷坤超雷坤超高明亮高明亮段光耀
关键词:地面沉降滞后性
南水北调前后京津城际铁路北京段地面沉降演化特征
2023年
京津城际铁路北京段全长50 km,铁路线穿越北京东八里庄-大郊亭沉降区,沿线不均匀沉降给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威胁。南水北调工程给北京带来了新的水源,平原区地下水开采减少,地面沉降发展态势有所减缓。以京津城际铁路北京段为研究区,选取雷达卫星二号(Radarsat-2)(2011—2015年)与哨兵一号(Sentinel-1)(2016—2019年)卫星影像,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erman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SAR)技术获取铁路沿线及其附近区域的时序沉降信息。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南水北调前后铁路沿线沉降演化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铁路沿线地质资料和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可压缩层厚度差异、地下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前(2011—2014年)铁路沿线年沉降量大于30 mm区域长度的均值为13.25 km,占北京段全长约26.50%,南水北调后(2015—2019年)已减少至8.87 km左右,占北京段全长约17.74%;同样地,铁路沿线年沉降极值的均值由105 mm减小至78 mm,极值位置有明显东移,由DK17处右移至DK20附近。铁路沿线的沉降与区域沉降漏斗的发展趋势较为一致,主要受地下水长期超量开采带来的地下水位下降和可压缩层厚度影响。京津城际铁路的正常运行与铁路沿线沉降之间未见明显相互影响。
鲁朝朝陈蓓蓓宫辉力宫辉力史珉周超凡
关键词:地面沉降京津城际铁路南水北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