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宏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年龄和CT评分预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风险:基于A-DROP评分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索研究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旨在区分可能需要加强监护治疗患者,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2家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的3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A-DROP评分系统(年龄:男性≥70岁,女性≥75岁;脱水表现或血尿素氮≥21 mg·dL^(-1);血氧饱和度≤90%或动脉血氧分压≤60 mmHg;意识障碍;收缩压≤90 mmHg),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A-DROP评分=0)和高风险组(A-DROP评分≥1)。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来阐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高风险组住院患者67例(22.19%),低风险组住院患者235例(77.81%)。高风险组患者的年龄和CT评分较低风险组更高,死亡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当患者的年龄≥68岁,入院时CT评分≥8时,住院死亡风险较高。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8岁(OR为25.31,95%CI:8.99~71.27,P<0.001)和CT评分≥8(OR为2.69,95%CI:1.01~7.21,P=0.048)是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龄和高CT评分是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 占丰富曾惠清黄茂宏蔡婧凰胡兰明泉张孝斌
- 关键词:年龄CT评分
- 气管支架在食管癌致食管气管瘘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在食管癌致食管气管瘘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26例食管癌致食管气管瘘并发肺部感染且未置入食管支架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患者在置入鼻空肠管的基础上,在电子气管镜实时引导下行气管支架置入治疗,纳入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组;10例患者放弃行气管支架置入,仅置入鼻空肠管,纳入单纯鼻空肠管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症状、炎症指标及影像学变化。结果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组16例食管癌致食管气管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成功置入金属覆膜支架6枚,直筒型硅酮支架4枚,Y型硅酮支架6枚。支架置入后患者的Karnofsky(KPS)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支架置入前(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T评分较支架置入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单纯鼻空肠管组10例患者术后KP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T评分较置入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组患者和单纯鼻空肠管组患者术前KP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2组KP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3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单纯鼻空肠管组患者比较,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T评分更低,咳嗽改善所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更短(P值均<0.05)。结论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治疗食管癌致食管气管瘘并发肺部感染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值得临床推广。
- 占丰富黄茂宏曾惠清杜艳萍陈怡园张孝斌
- 关键词:食管肿瘤气管食管瘘气管支架肺部感染
- 胸骨柄及双侧锁骨头骨质破坏并双侧血性胸腔积液
- 2024年
- 患者中老年女性,主诉“前胸闷痛并气促8个月余”。患者8月来,先后多次就诊多家医院,行胸腔积液及血液检测,胸部CT,PET-CT等检查,两次做病损处骨活检,均未确诊。该患者CT表现为双侧胸腔中大量积液,胸骨柄处骨质进行性破坏,骨皮质不完整,并累及双侧锁骨头。我们将外院病损骨病理会诊提示典型Gorham-Stout综合征镜下表现,且淋巴内皮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D2-40阳性,确诊为Gorham-Stout综合征。本文总结该病例的诊治经过、影像学特征,讨论该患者的特点,为临床再碰到类似患者提供思路。
- 张孝斌胡安可甘麒凤殷平洪平阳黄茂宏
- 关键词:胸骨柄骨质破坏血性胸腔积液胸闷痛骨活检
- 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
- 黄茂宏
- 茶碱缓释胶囊对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茶碱缓释胶囊对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150例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喷托维林资料,观察组采用茶碱缓释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情况、低通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最长睡眠呼吸障碍时间及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40.2±1.3)%,睡眠呼吸障碍最长时间(22.7±1.5)s,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明显,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平均值(93.4±2.6)%,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24例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每小时低于5次,仅有2例降低幅度不足5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碱缓释胶囊是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科学方法,在提高血氧饱和度,缩短睡眠障碍时间方面效果显著。
- 黄茂宏吴智敏
- 关键词:枸橼酸喷托维林
- 一种带侧孔的双球囊延长型气管插管导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侧孔的双球囊延长型气管插管导管,包括插管本体、第一球囊、第二球囊和导丝;所述插管本体内分别形成有沿着插管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气主孔和侧孔;所述第一球囊位于所述插管本体前侧,所述第二球囊位于所述插管本体...
- 张孝斌曾惠清黄茂宏王淼
- 文献传递
- 2012-2015年厦门地区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细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2—2015年来自厦门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細菌,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细菌4 981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 568株,占31.5%,革兰阴性菌3 413株,占68.5%。耐甲氧西林菌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別占各自菌种的75.0%(342/456)和72.6%(294/40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39.3%(316/805)和42.9%(210/489),产ESBL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达50.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B等药物敏感率较高。结论厦门地区综合性医院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对目前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 蔡雪莹曾惠清张孝斌黄茂宏姚艺辉连炯斌陈桂山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药敏试验
- 经支气管镜自体血、硅胶塞及生物胶联合封堵术治疗脓胸后支气管胸膜瘘一例被引量:2
- 2023年
- 支气管胸膜瘘是各种已知原因继发或不明原因特发的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的异常通道。气道内的气体或炎性分泌物持续进入胸膜腔,通常表现为难治性气胸或(和)慢性脓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22年12月1例经支气管镜使用“自体血+凝血酶、自制支气管硅胶塞、医用生物胶”行“夹心法”封堵治疗支气管胸膜瘘合并慢性脓胸、难治性气胸的病例报道如下。
- 占丰富黄茂宏洪平阳王淼曾惠清杜艳萍张孝斌
- 关键词:支气管胸膜瘘炎性分泌物自体血慢性脓胸医用生物胶
- 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置入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致中央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或硅酮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侵犯气管致中央气道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0月-2021年7月诊治的13例食管癌侵犯气管致中央气道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肌松下插入硬质支气管镜,在电子支气管镜实时引导下行金属支架或硅酮支架置入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3例患者成功置入金属支架7枚,硅酮支架6枚(1枚直筒型,5枚Y型)。支架置入后,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经皮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明显高于支架置入前(P <0.05);气管狭窄程度较支架置入前明显改善,气促分级、呼吸困难博格评分和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明显低于支架置入前(P <0.05);金属支架组和硅酮支架组术后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3个月生存率和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置入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所致的中央气道狭窄,安全可行,能迅速解除气管狭窄,近期效果显著,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
- 占丰富曾惠清邱少钊黄茂宏林益丽张孝斌
- 关键词:硬质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食管癌气管狭窄支架置入
- 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PTTM)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PTTM的认识。方法报道2020年9月和10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例PTTM病例,并对截止2022年1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来自中国的PTTM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索发现中国的PTTM病例报道文献14篇20例,结合笔者报道的2例,共22例。其中,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胃癌(59.1%),最多见临床特征为渐进性加重的气促(90.9%)。全部病例D-二聚体水平异常,肺动脉CTA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彩色超声提示中位肺动脉压为64.0(57.5,70.3)mmHg。PTTM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大部分不能耐受肺活检,生前临床诊断19例,经支气管镜下肺活检确诊2例,死后尸检确诊1例。PTTM的关键治疗为针对原发肿瘤的治疗,预后极差,患者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为7.5(3.0,12.3)d。结论PTTM是一种罕见的病理诊断困难、预后极差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当癌症患者出现渐进性加重的气促,以及高凝状态、肺动脉高压,但肺动脉CTA未发现肺栓塞时,应该警惕PTTM。生前早期识别和诊断并针对原发肿瘤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占丰富张孝斌黄茂宏王淼杜艳萍曾惠清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