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静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四膜虫
  • 1篇终止密码子
  • 1篇肽链
  • 1篇肽链释放因子
  • 1篇密码子
  • 1篇结构域
  • 1篇C端
  • 1篇C端结构域

机构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1篇柴宝峰
  • 1篇申泉
  • 1篇闫静
  • 1篇王美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C端结构域参与调控终止密码子的识别过程被引量:3
2017年
真核生物蛋白质翻译终止过程中,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eukaryotic polypeptide release factor,eRF1)利用其N端结构域识别终止密码子。eRF1的N结构域中的GTS、NIKS和Yx Cxxx F模体对于终止密码子的识别发挥重要作用。但至目前为止,eRF1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机制,尤其是对于终止密码子的选择性识别机制仍不清楚。我们构建了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ia)eRF1的N端结构域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eRF1的M和C结构域组成的杂合eRF1,即Tt/Sc eRF1和Tt/Sp eRF1。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证实,两种杂合eRF1在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活性具有显著差异。Tt/Sc eRF1仅识别UGA密码子,与四膜虫eRF1一致,具有密码子识别特异性;而Tt/Sp eRF1可以识别3个终止密码子,无密码子识别特异性。为解释这一现象,将Sp eRF1的C结构域中的1个关键的小结构域中的氨基酸进行突变,与Sc eRF1相应位点的氨基酸一致。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Tt/Sp eRF1识别密码子UAA和UAG的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说明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的C端结构域参与了终止密码子的识别过程。这提示,四膜虫eRF1识别终止密码子的特异性可能依赖于eRF1分子内的结构域间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肽链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闫静石文鑫王美申泉柴宝峰
关键词:肽链释放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