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巧玲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高校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地方本科
  • 1篇学术
  • 1篇学院文化
  • 1篇院系
  • 1篇院校
  • 1篇院校研究
  • 1篇职业能力标准
  • 1篇视域
  • 1篇同伴依恋
  • 1篇文化
  • 1篇美感
  • 1篇教学学术
  • 1篇教育
  • 1篇课堂
  • 1篇激励机制
  • 1篇激励机制研究
  • 1篇教学
  • 1篇高校转型

机构

  • 6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6篇马巧玲
  • 2篇周佳

传媒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丝路视野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职业能力标准》导向下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依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运用SWOT分析法,融合生命周期理论,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辅导员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引入发展性评价,以反馈的形式强化辅导员自我职业认同。建议以差别化奖励和追究责任暗留激励的形式增强辅导员社群的成员资格;加强职业仪式建设,构建"辅导员学"范畴,辅之以数据库建设,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周佳马巧玲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SWOT分析激励机制
研究生美感课堂的构建被引量:1
2017年
以边际收益递增理论为基础,实现研究生课堂的美感,导师和研究生真诚、真实的参与以密集的强度释放美,课堂分工使研究生形成集体意识持续性地发散美,基于对社群的认同互相交换知识使得整个课堂的收益递增潜力得到发挥从而达到传递美,有梯度的举一反三式的节奏性思辨有效地创造美,让研究生课堂有思维之乐、智慧之光、感觉之美和见解之深。
马巧玲
关键词:美感
深化院校研究:基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2017年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办学定位同质化、课程体系定势化、师资建设单一化的困境,这实际上是地方本科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院校研究能力不足的表现,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文化维度深入理解转型的内涵,认为深化院校研究是实现威斯康星精神中国化的保障,是回归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是走向特色发展的创新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要在转型中一转成新,就必须深化院校研究。
马巧玲
关键词:院校研究
院系治理视域下的教学学术共同体建构研究
本文的研究开始于对我国院系治理下教学学术共同体建构的相关理论思考。以教学活动为逻辑起点,以学术活动为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院系治理视域下的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必然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学术治理为特点,以构建学术社群为形...
马巧玲
关键词:教学学术共同体
文献传递
学院文化与管理文化之争:论大学教育的博放与精约
2017年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争论,实际上是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之争。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中认为大学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研究、教育与传授。要完成这些工作,思想者必须进行相互交流,这种交流实际上是大学的博放与精约之间的对话,是大学组织文化运行的程序性和管理性的融合与冲突。为了体现知识的统一性,大学应该采取两者组合的方式。
马巧玲
关键词:学院文化管理文化
同伴依恋路径下的校园欺凌干预被引量:12
2017年
校园欺凌作为一种攻击性逃离行为,与具有亲社会性质的社会依恋关系形成了鲜明的背离。同伴依恋是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校园中以成绩为标杆让欺凌者成为成绩标准视角下的"底层人物",要对校园欺凌进行良性干预,就要从理解这些"底层人物"的逻辑入手。通过共情能力的培养对欺凌行为进行干预,建议组建兴趣小组,提升共情能力;开展趣味活动,倡导雅闲同学关系;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增强情感支持,弱化情感卷入;鼓励心理情景剧创作,以开辟第二课堂的形式消除欺凌者的心理基础和组织基础,将欺凌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周佳马巧玲
关键词:同伴依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