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晖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患者拔除气管内导管后在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肌松残余(residual neuromuscular blockade,RNMB)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影响RNMB的因素。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拔除气管内导管转运至PACU,由一位独立的麻醉医生使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测量神经肌肉传递速度,以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0.9和<0.9作为判定神经肌肉阻滞完全恢复和不完全恢复的标准,将患者分为肌松残余组(Ⅰ组:TOFr<0.9)和非肌松残余组(Ⅱ组:TOFr≥0.9)。记录患者相关信息、手术信息、不良事件和药物处理等,分析可能影响RNMB发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261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进入恢复室时RNMB发生率为55.9%。使用不同肌松药的患者间RNMB发生情况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肌松拮抗剂的应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上呼吸道阻塞、轻度缺氧发生率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头颈外科和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RNMB比率较高,分别为32%和25%。结论本研究发现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在恢复室RNMB发生率为55.9%,应重视PACU患者进行肌松监测。
- 郭智星郑晖孙莉
-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