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天宇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脑出血
  • 2篇出血
  • 1篇低温疗法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栓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疗法
  • 1篇翼点
  • 1篇翼点入路
  • 1篇容积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皮质
  • 1篇皮质脊髓束
  • 1篇评分

机构

  • 5篇大庆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王天宇
  • 4篇宿鹏飞
  • 3篇牛运祺
  • 2篇王广义
  • 2篇宋述清
  • 2篇张振华
  • 1篇张喜晶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92例。观察组46例接受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46例采用眶外侧锁孔入路手术。结果观察组中痊愈54.35%,生活自理36.96%,重度残疾或植物生存6.52%,死亡2.17%,临床预后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13.04%,少于对照组的30.43%(P<0.05)。结论与眶上锁点入路相比,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预后好。
宿鹏飞宋述清王天宇王广义张振华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
320排动态容积CT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8月我院32例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320排动态容积CT、64排螺旋CT平扫及DSA检查结果。结果DSA结果显示32例患者中单处静脉窦受累8例,2处及2处以上受累24例,累及血管段共90处。320排动态容积CT与DSA诊断完全一致,无漏诊,准确率为100%。64排螺旋CT检查漏诊率为8.9%,准确率为91.1%。320排动态容积CT准确性高于64排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准确性高。
宿鹏飞牛运祺吴明迪王天宇张振华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320排动态容积CT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皮质脊髓束成像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及皮质脊髓束成像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7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指标,并分析其治疗前后MR测得的皮质脊髓束FA值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FA值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A值比高,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共7例(14.89%),低于对照组并发症16例(3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而将MR测得皮质脊髓束FA值比则适宜作为预后评估的定量指标。
宿鹏飞王天宇宋述清牛运祺王广义
关键词:微创高血压性脑出血皮质脊髓束NIHSS评分
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面肌痉挛经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其中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30例纳入椎动脉组,椎动脉以外的小血管相关性面肌痉挛34例纳入小血管组。比较二组术后1、6个月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椎动脉组术后1个月临床效果较小血管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6/30);小血管组为20.6%(7/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延迟愈合,一般在术后6个月可恢复。
宿鹏飞张喜晶王天宇牛运祺吴明迪
关键词:椎动脉小血管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亚低温与常温疗法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2年
探究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亚低温与常温疗法的适用性。方法:本实验的研究主体是患重症脑出血的患者,研究主体数量总计99例,研究伊始时间为2020年4月,研究完成时间为2021年1月,以单双数法为依据将患者进行命名为试验、比照组小组的划分,比照组患者共计50例,试验组患者共计49例。在比照组患者入院治疗期间依托常温下对症治疗手段,在试验组患者入院治疗期间依托亚低温疗法,将两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进行综合比较,探究适宜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方案。结果: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试验组患者与比照组患者相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且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降幅较大,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示之为P<0.05。结论: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亚低温疗法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情况,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故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实践中应更为广泛运用亚低温疗法。
王天宇吴明迪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重症脑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