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乳腺
  • 5篇增生
  • 5篇乳腺增生
  • 5篇死亡时间
  • 5篇腺癌
  • 4篇中医
  • 3篇证治
  • 3篇乳腺癌
  • 3篇住院
  • 3篇住院患者
  • 3篇黄帝
  • 3篇黄帝内经
  • 3篇辨证
  • 3篇辨证治疗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增生症
  • 2篇治法
  • 2篇乳腺增生病
  • 2篇乳腺增生症

机构

  • 15篇江苏省中医院
  • 11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李永刚
  • 5篇王兴华
  • 5篇欧杰
  • 3篇卞卫和
  • 3篇潘立群
  • 2篇姚昶
  • 2篇李琳
  • 2篇朱琦
  • 1篇高卫卫
  • 1篇任晓梅
  • 1篇潘自皓
  • 1篇欧宁
  • 1篇傅静娟

传媒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新中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 1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节律初探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节律。方法:采集104例结直肠癌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核对死亡时间并得到的各月份、季度的死亡频数,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 Q检验,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全部患者死亡日期有集中在2月6日左右的趋势(P<0.05)。全部患者第一季度死亡频数相对最高(P<0.05),显著高于第二、第四季度(P多重比较<0.01)。结论:104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存在公历年节律。阳气升发、外散与结直肠癌终末期患者病情的恶化存在密切联系。
欧杰李永刚王兴华
关键词:结直肠癌死亡时间
乳腺增生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1年
对近年来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外治法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药物敷贴、针灸、推拿、物理疗法等。分析了各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发现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不仅可行,而且有良好的疗效和明显的优势,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朱琦卞卫和李永刚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医外治法
乳腺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索乳腺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的规律。方法:采集江苏省中医院2008-2010年乳腺癌住院死亡病人43例的临床资料,核对死亡时间并将其转换,得到各时辰的死亡频数,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 Q检验,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1)全部患者死亡时间有集中在"申"时的趋势(P〈0.05)。(2)全部患者"酉"时的死亡频数相对最高(P〈0.05)。(3)"阳明欲解时"死亡频数相对最高,"少阳、太阴、少阴欲解时"死亡频数相对较低(P〈0.05)。结论:(1)43例乳腺癌患者的死亡时间存在日节律。(2)乳腺癌终末期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存在一定的联系。
欧杰李永刚王兴华
关键词:乳腺癌死亡时间伤寒论阳明病
乳安凝胶膏剂对大鼠乳腺增生及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乳安凝胶膏剂对大鼠乳腺增生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6只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乳腺增生模型组、赋形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乳安凝胶膏剂4.16、2.08、1.04 g.kg-1剂量组,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造模,给药30 d。观察大鼠乳头直径,血清孕酮(P)、雌二醇(E2)、泌乳素(PRL)水平,乳腺组织病理形态。乳安凝胶膏剂4.16、2.08 g·kg-1组能降低模型大鼠的乳头直径,4.16 g·kg-1组能降低血清E2、PRL水平,提高血清P水平,缩小模型鼠乳腺小叶体积、腺泡腔,减少乳腺腺泡数量、分泌物,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乳安凝胶膏剂可能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而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
傅静娟欧宁李永刚
关键词:乳腺增生内分泌激素病理形态
以病机为核心的生物学系统表征研究在中医科研中的地位被引量:2
2015年
探索正确的中医科研路线是中医学界无法回避的课题。从面对的困惑、中医学的原创理论及其背景、团队的科研实践、系统科学诸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中医科研的基本思路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是病机的主体地位和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构建过程,表现为关系中心论。以此作为指导思想,系统地运用现存所有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学术与技术之集成作为表征,是解决当代中医科研困惑,符合中医学术内涵的科研路线。
潘立群姚昶潘自皓李永刚
关键词:病机中医科研
老年梗阻性黄疸64例治疗体会
2003年
李永刚
关键词:老年人梗阻性黄疸
从天干地支的角度分析46例胰腺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索胰腺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的规律。方法:采集江苏省中医院2008-2010年胰腺癌住院死亡病人46例临床资料,核对死亡时间并将其转换为日干、日支、时干、时支,得到各干支的死亡频数,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 Q检验、χ2检验,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①日干"丁至辛"、日支"丑至午"的死亡频数最高,日干"壬至丙"、日支"未至子"较低(P<0.05)。②时辰"戌亥子丑"的死亡频数相对最高,而"寅卯辰巳"较低(P<0.05)。③女性患者死亡时间位于阴性日干、阴性时支的比率要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④全部患者死亡日期有集中在"辰"日的趋势(P<0.05)。两性患者分别单独分析,女性患者有此规律。⑤全部患者死亡频数有集中在时干五行"壬癸水"的趋势(P<0.05)。两性患者分别单独分析,女性患者有此规律。⑥全部患者死亡频数有集中在时支五行"阴土"的趋势(P<0.05)。两性患者分别单独分析,女性患者有集中在"水"性时支的趋势(P<0.05)。⑦男性患者死亡时间有集中在"亥时"趋势(P<0.05)。结论:①46例胰腺癌患者的死亡时间存在规律。后者通过日干、日支、时干、时支以及干支的阴阳五行属性上的集中趋势得以表现。②胰腺癌终末期与《内经》范畴的"心病"密切相关,与《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存在一定的联系。
欧杰李永刚王兴华
关键词:死亡时间天干地支胰腺癌黄帝内经心病太阴病
生肌玉红明胶海绵对机械性大鼠创面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明胶海绵对机械性大鼠创面微循环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修饰后明胶海绵、生肌玉红膏、生肌玉红明胶海绵分别敷于大鼠背部机械性创面,凡士林组以凡士林纱布覆盖,于造模后3、7、14天,检查各组创面肉芽色泽、肉芽组织微血管数量、bFGF阳性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结果:生肌玉红明胶海绵组在造模后第3、7天时,创面微血管数、bFGF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凡士林组及生肌玉红膏组,创面肉芽颜色积分显著高于凡士林组;造模后第14天,bFGF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凡士林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凡士林组及生肌玉红膏组。结论:生肌玉红明胶海绵能有效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愈合,疗效较传统生肌玉红膏佳。
李永刚高卫卫姚昶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明胶海绵微循环
乳腺增生症150例辨证治疗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总结中医辨证分型的思路,评估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5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年龄因素参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增生症患者症状体现有年龄特点。30岁以前多体现肝郁的特点,35岁以后多体现肾阳虚的特点。中医辨证分为肝郁型和肾阳虚型,分别予以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和益肾温阳、化痰散结之剂治疗,总有效率为99.34%,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年龄因素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因子,中医中药治疗乳腺增生有显著疗效。
李永刚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年龄辨证分型
辨证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4例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总结观察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7年6月-2010年1月治疗10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情况,其中治疗组54例采用中医辨证内外综合治疗,急性期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非急性期以阳和汤为主温阳活血、散寒消结等方法施治,对照组采用抗炎、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9%,复发率1.85%,切口感染率0,均显著优于单纯的抗炎、手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内外结合的方法 ,强调温化治疗,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和并发症,也能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时机。
李永刚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辨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