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META分析
  • 2篇切除术
  • 2篇微创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细胞
  • 2篇细胞
  • 2篇阑尾
  • 2篇阑尾炎
  • 2篇混合痔
  • 2篇儿童
  • 2篇儿童阑尾炎
  • 2篇癌细胞
  • 2篇PPH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炎
  • 1篇蛋白

机构

  • 13篇兰州大学第一...
  • 3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3篇陈伟
  • 10篇姚南
  • 8篇王军
  • 6篇闵光涛
  • 3篇姜雷
  • 1篇陈燕
  • 1篇陈燕
  • 1篇候小明

传媒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尿道前列腺单极和双极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经尿道前列腺单极切除术和双极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重要的学术论文网站关于单极切除术和双极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 handbook制作Meta分析,用RevMan5.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9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极切除术和双极切除术两种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在最大尿流率[MD=0.34,95%CI(-0.15,0.82)]、输血发生率[RD=0.00,95%CI(-0.01,0.0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前列腺切除综合征发生率[RD=0.01,95%CI(0.00,0.03)]、术后血凝块残留发生率[RD=0.03,95%CI(0.01,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研究证据提示与经尿道前列腺单极切除术相比,双极切除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最大尿流率,术后并发症少。
王军闵光涛杨占雷王红鹏陈伟姚南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ETA分析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治疗掌骨骨折的Meta分析
2020年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在治疗掌骨骨折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检索CBM、CNKI、VIP、Wanfang、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间区间为建库至2014年3月,并手工检索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按照Cochrane手册评价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5.2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个RCT,共1160例患者。两种手术优良率[OR=4.3791,95%CI(3.1428,6.1016),P<0.00001]、骨折愈合时间[SMD=-1.75,95%CI(-2.85,-0.66),P=0.002]、并发症中肌腱粘连[OR=0.07,95%CI(0.02,0.25),P=0.0001]、感染[OR=0.23,95%CI(0.12,0.42),P<0.0001]、关节僵硬[OR=0.09,95%CI(0.03,0.28),P<0.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SMD=0.63,95%CI(0.01,1.26),P=0.05]、术后住院时间[MD=0.02,95%CI(-0.27,0.32),P=0.88]、延期愈合[OR=0.49,95%CI(0.09,2.74),P=0.42]、畸形愈合[OR=0.33,95%CI(0.03,3.19),P=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克氏针相比,微型钢板更为安全有效,主要表现在微型钢板具有更高的手术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肌肉粘连、关节僵直、感染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而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延期愈合、畸形愈合方面无差异。
刘孟军庾劲松陈伟向兴胜张建才王玉柱陈灏赵继
关键词:微型钢板掌骨骨折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放疗治疗Ⅱ~Ⅲ期直肠癌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Meta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价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放疗治疗Ⅱ~Ⅲ期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筛选有关新辅助放疗(包括新辅助短程放疗)与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新辅助放化疗治疗Ⅱ~Ⅲ期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共有26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组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比值比=1.62,95%可信区间:1.14~2.30,P=0.008)和完全性病理缓解率(比值比:3.17,95%可信区间:2.28~4.40,P〈0.00001)均明显高于新辅助放疗组,5年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新辅助放疗组(比值比=0.51,95%可信区间:0.39~0.67,P〈0.00001),而不良反应(3~4级)发生率(比值比=2.66,95%可信区间:1.29~5.46,P=0.008)明显高于新辅助放疗组。其中,与新辅助短程放疗组相比,新辅助放化疗组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比值比=2.40,95%可信区间:1.25~4.63,P=0.009)和完全性病理缓解率(比值比:4.28,95%CI:1.72~10.68,P=0.002)也明显较高。新辅助放化疗组与新辅助放疗组的2、3和5年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新辅助放疗相比,新辅助放化疗能够提高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根治件切除率和完全件病珲缓解率,并日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率,侣严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杨占雷陈伟王军姚南
关键词:直肠肿瘤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放疗META分析
甘肃省某大型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发生原因探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析甘肃省某大型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并识别表面原因、过度原因及根本原因,针对性提出综合防治建议,以促进医院全面和谐发展。方法:对2015-2019年该院440例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历史追踪,结合访谈法深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运用冰山分析法进行分类。结果:该院医疗纠纷发生的表面原因有3项:医疗费用过高、发生并发症、过度检查和治疗;过渡原因有9项:医患沟通不到位,不充分、就诊流程不合理、患者隐私保护不到位、诊疗行为不规范和违反常规操作、手术不当、患者期望值过高难以满足、存在心理疾病、用药不当和用药不规范、有创治疗未履行知情同意义务;根本原因有4项:诊疗能力不足及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差、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结论:医疗机构在制定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时,要从根本原因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要持续强化临床技能操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服务意识,落实医疗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王星星苗瑞王立先陈伟候小明
关键词:医疗纠纷
腹腔镜诊断治疗儿童阑尾炎的进展及前景被引量:3
2014年
腹腔镜手术是近十几年新兴的一种诊断治疗儿童阑尾炎的重要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在诊断治疗儿童阑尾炎不仅达到了微创的目的,还有效改善了患儿的术后生存质量。本文就腹腔镜手术诊断治疗儿童阑尾炎的发展过程及前景进行综述。
陈伟杨占雷王红鹏姚南
关键词:儿童阑尾炎腹腔镜微创手术
miR-149-5p通过靶向AEBP1调控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
2023年
目的:探讨miR-149-5p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q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和组织标本中miR-149-5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建立过表达和干扰miR-149-5p的胃癌细胞株,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49-5p表达水平对胃癌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149-5p的靶基因,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加以验证。结果:miR-149-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均低表达(均P<0.05)。miR-149-5p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P=0.016)、淋巴结转移(P=0.001)和TNM分期(P=0.023)相关。miR-149-5p低表达是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miR-149-5p mimics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均P<0.01),而转染miR-149-5p inhibitors后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均P<0.05)。miR-149-5p靶向调控脂肪细胞增强结合蛋白1(Adipocyte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1,AEBP1)蛋白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149-5p明显抑制了野生型AEBP1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而突变型的荧光素酶活性不受影响。敲低AEBP1可部分逆转下调miR-149-5p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论:miR-149-5p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通过靶向AEBP1负性调控胃癌癌细胞的迁移侵袭。
陈燕姜雷闵光涛王军陈伟王红鹏王向文
关键词:胃癌
痔疮不同干预措施的进展及其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从中西医对痔疮的不同认识入手,分析痔疮的诱因,以及中西医对痔疮的不同干预措施。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痔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成果,使痔的治疗手段更加完善和成熟。对无症状的痔采取早期中西医保守治疗,对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对术后患者采取中西医有效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的可能。
王红鹏姚南陈伟杨占雷
关键词:痔疮
腹腔镜全结肠及上段直肠切除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
2016年
为探讨腹腔镜全结肠及上段直肠切除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对重度慢传输型便秘患者9例采取腹腔镜全结肠及上段直肠切除,7例采取回肠“J”形储袋一直肠吻合,2例回肠一直肠吻合,术后均行肛门功能锻炼,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随访2年,9例术后1个月平均每日大便频数6.2次(4~12次),呈稀糊状;术后3个月平均每日4.6次(2.2~6.8次),呈稀糊状伴部分软便;术后6个月平均每日3.5次(1.3~4.5次),呈软便偶伴稀糊便;术后1年平均每日1.8次(0.8~3.8次),呈软便;术后2年平均每日1.5次(0.8~2.2次),呈软便。9例术后便秘症状完全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术后患者排便满意度达90%以上。结果表明,腹腔镜全结肠及上段直肠切除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术后患者有良好的排便习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闵光涛王军陈伟王红鹏杨占雷姚南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8例保守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非结石性胆囊炎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保守治疗治愈32例,有效15例,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为97.9%。结论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效果确切。
陈伟姚南
关键词: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中青年
腹腔镜手术诊断治疗儿童阑尾炎的发展和前景
腹腔镜手术是近十几年新兴的一种诊断治疗儿重阑尾炎的重要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在诊断治疗儿童阑尾炎不仅达到了微创的目的,还有效改善了患儿的术后生存质量。体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对腹腔镜手术的深入研究已经肯定了其优势和可...
姚南王军陈伟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儿童微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