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丽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风
  • 4篇针刺
  • 4篇中风后
  • 4篇经络
  • 4篇辨证
  • 3篇针灸
  • 3篇疗效
  • 2篇循经
  • 2篇循经针刺
  • 2篇针刺治疗
  • 2篇中风后肩手综...
  • 2篇手综合征
  • 2篇中医
  • 2篇综合征
  • 2篇肩手综合征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独立危险因素
  • 1篇学术思想
  • 1篇穴法

机构

  • 12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13篇曹丽娟
  • 5篇周炜
  • 4篇何玉伟
  • 4篇刘倩
  • 3篇谭双
  • 3篇李源
  • 2篇胡海
  • 2篇郑燕飞
  • 2篇宋珏娴
  • 2篇刘慧
  • 2篇孟凤仙
  • 1篇谷深
  • 1篇孟捷
  • 1篇张蓓
  • 1篇王居易
  • 1篇刘世菊
  • 1篇张树源
  • 1篇黄礼媛
  • 1篇郝桂香
  • 1篇迟蕾

传媒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对中风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确定异常经络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教科书辨证取穴法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疗效的差异,并分析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有无优势。方法用随机法将138例中风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0次后观察疗效,并比较3个月后疗效。指标采用中风后特定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S-QOL)、经络分布状态及证型与经络分布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SS-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中风后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中风患者的经络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足厥阴、手足少阳的经脉异常为主;手足太阳、足少阴、任督脉经络病变较少。各个证型与一定的经络具有相关性。结论中风患者经络分布具有特异性,不同证型与相应经络具有相关性。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可以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炜骆路曹丽娟赵济平刘倩谭双刘海璇张蓓李源李萌李然孟笑男何玉伟谷深张树源刘珊珊
关键词:中风经络辨证针刺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1年
高尿酸血症为一种尿酸合成增多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血尿酸增高的代谢性疾病.既往医学界及患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形成、发展、治疗、预防等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且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高尿酸血症是肾脏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与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研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防治本病发生有重要意义.我们就高尿酸血症发病主要相关因素进行梳理、回顾及分析、讨论,以示同道.
刘慧迟蕾阎志翻刘世菊郝桂香郑燕飞曹丽娟孙翠英孟凤仙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痛风糖脂代谢紊乱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增高
“太阳主开”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太阳主开”是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经络系统在“太阳主开”的气化过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应用王居易老师经络诊察法,在传统针灸临床辨证取穴基础上,以“开太阳”为取穴原则进行针灸临床配穴,临床证明此方法提高了针灸临床疗效,同时拓展了针灸临床的取穴思路。
曹丽娟杨必安
关键词:针灸经络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针灸辨证中的应用举隅
2018年
王居易强调临床诊病时进行经络诊察,并总结了"审、切、循、扪、按"的经络诊察方法在针灸辨证中加以运用,此法可以为医生判断病机提供客观依据,在经络诊察基础上进行辨经、选经、配穴,可以显著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该文从荨麻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中风伴肢体沉重三则医案入手,来阐述经络诊察法在针灸辨证中的应用。
曹丽娟王居易
关键词:针灸辨证医案
经络诊察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比较经络诊察取穴法与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5例)与对照组(35例,脱落5例)。观察组根据手察经络法及八十道经络能量测定仪检测结果综合辨经选穴,按照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实证选择加络穴、背俞穴,虚证选择加原穴、募穴、足经的合穴,奇经八脉穴根据穴性原则加减。对照组主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并根据辨证配穴。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周二、周四各1次),连续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胃肠病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PRO)量表评分及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结果:治疗后、随访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肠病PRO量表评分均降低(P<0.01,P<0.001);随访时,观察组胃肠病PRO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络诊察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较常规取穴法更佳,对胃黏膜病理改善作用更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
周炜李玉潇张艺璇薛茸丹刘宇曹丽娟谭双李源何玉伟胡海宋鹏冉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针刺远期疗效随机对照试验
五运六气与主要医学流派学术思想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几千年来,中医流派百家争鸣,各家学术思想迥异,甚者相互矛盾乃至互相排斥。文章运用五运六气的学术思想,系统分析张仲景《伤寒论》、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以及温病学派代表医家学术思想形成的运气学原因,由此推论五运六气,尤其是大司天的规律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不同疾病的发生,同时形成不同的医学流派思想。
杨必安曹丽娟闫敏敏黄作阵
关键词:五运六气医学流派学术思想
浅析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2018年
王居易老师是首都国医名师、国内外知名经络医学家,王老师提出了经络的缝隙理论,其中有丰富的能量物质在流动、交换、灌渗,并发生代谢变化,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发现经络的异常,有针对性地呵护经络,使其畅通,灌渗适度,可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王居易经络灌渗理论为治未病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王居易经络诊察法为治未病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的经络状态,可以应用于治未病体系中,通过调整经络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提高疗效。王居易经络诊察法源于经典,是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经络状态的重要途径,可以贯穿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过程中,提高临床疗效。
曹丽娟
关键词:治未病
套针循经针刺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主要异常经络状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套针循经针刺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主要异常经络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均接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针刺,选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治疗组应用套针循经针刺;两组均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经络诊察量表评分及疗效差异。结果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经络异常主要在手三阳经,与手阳明经、手太阳经、手少阳经有关。治疗后,治疗组手三阳经经络诊察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肢总有效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改善病人异常经络状态。
曹丽娟谭琰周炜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经络循经针刺
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比较套针循经针刺法与常规毫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针刺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每周治疗5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套针循经针刺,每周治疗3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肢疼痛程度、上肢水肿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V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上肢VAS评分、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7%(26/39)、随访时总有效率为74.4%(29/39),对照组分别为20.5%(8/39)、28.2%(11/39),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水肿,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
曹丽娟谭琰周炜李源胡海刘倩何玉伟谭双陈紫微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循经针刺
温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基于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温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缺血性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王居易经络诊察法,选取治疗经脉的手足同名经之原穴及合穴进行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和MBI评分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基于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温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可以提升临床疗效,提高自理能力。
刘倩郭晓媛周炜宋珏娴曹丽娟
关键词:温针疗法中风后遗症偏身感觉障碍改良BARTHEL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