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彬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CDR3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生化
  • 2篇生化分析仪
  • 2篇全自动
  • 2篇全自动生化
  • 2篇全自动生化分...
  • 2篇自动生化分析...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病
  • 2篇腺癌
  • 2篇连接件
  • 2篇螺钉
  • 2篇螺钉固定
  • 2篇螺孔
  • 2篇免疫病
  • 2篇分析仪
  • 2篇高通量

机构

  • 7篇遵义医学院附...
  • 6篇遵义医学院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仁寿县疾病预...

作者

  • 9篇石彬
  • 5篇姚新生
  • 4篇马龙
  • 3篇马锐
  • 2篇胡永林
  • 2篇郑国波
  • 2篇何应中
  • 2篇彭志元
  • 2篇孙素红
  • 1篇杜文胜
  • 1篇陈莉
  • 1篇黄俊琼
  • 1篇孙永苹
  • 1篇朱红倩
  • 1篇汤贤英
  • 1篇李燕
  • 1篇尹令丝
  • 1篇朱杰华
  • 1篇杨丽文
  • 1篇张天

传媒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自身免疫病的精密医疗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身免疫病的精密医疗检测设备,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包括本体、样品盘、取样装置、试剂位、比色杯和反应盘,若干比色杯和连接件组成环状的比色杯组,连接件设在比色杯的上段,比色杯组的内壁的上...
石彬陈先恋张敏敏彭志元郑国波胡永林
文献传递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科研思维培养实践被引量:10
2018年
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是学科建设和人才构成的重要途径,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检验医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随着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中的地位逐显重要,故检验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系通过重新定位检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调研,确定有效培养、提高检验医学生独立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调整现有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以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培养环境和机制,促进检验医学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朱杰华石彬陈莉何应中杜文胜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创新思维
1、3、5月龄BALB/c小鼠的外周血与脾脏BCR H-CDR3组库的构成
2017年
B细胞是机体适应性免疫的主要成分,是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群,主要依靠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与抗原发生应答反应。BCR的可变区为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包括CDR1、CDR2、CDR3,其中CDR3具有最丰富的多样性。该文通过高通量测序并分析1、3、5月龄小鼠BCR重链(heavy chain,H)-CDR3组库的多样性、CDR3区的基因/氨基酸的组成特性和各亚家族的偏向取用等,结果发现,小鼠在发育过程中,其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和外周血BCR H-CDR3组库存在相应的动态变化。该研究探索了机体在发育过程中,BCR H-CDR3组库的构成变化,为病理条件下BCR H-CDR3组库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李月红潘雨蓉孙素红马龙石彬马锐姚新生
关键词:BALB/C小鼠
HBsAb滴度高于10000mU/ml外周血BCR CDR3受体库的组成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HBs Ab滴度>10 000 m U/ml外周血BCR CDR3受体库的组成及特征,寻找可能的HBs Ab序列,为维持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方法:提取HBs Ab滴度高于10 000 m U/ml样本的PBMC总DNA,外送美国Adaptive Biotechnologies Immuno SEQ平台行Illumina Solexa高通量测序,用IMGT数据库中的High V-QUEST软件初步分析BCR CDR3受体库IGHV、IGHJ和IGHD基因亚群的分布情况、IGHV-J配对取用情况、CDR3区氨基酸长度分布及氨基酸取用情况,并与NCBI数据库中HBs Ab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实验样本均高频取用基因亚群IGHV3、IGHV4,IGHJ4、IGHJ6,IGHD3、IGHD6;高频取用配对IGHV3-J4、IGHV3-J6。CDR3区氨基酸长度均以14及15个氨基酸长度为中线呈正态分布,高频取用的氨基酸依次为Y、G、D、A、R、S,在107、108、109、113、114位点呈现氨基酸多样性取用,在105、106、115、116、117位点上取用氨基酸保守。与NCBI数据库中HBs Ab序列比对,得到IGHV、IGHJ、CDR3氨基酸长度完全一致的独特序列共48条。结论:HBs Ab滴度高于10 000m IU/ml样本BCR CDR3受体库的组成具备基本一致的特征,获得的48条独特序列为维持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潘娟石彬马龙姚新生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体BCR
有颌脊椎动物TCR V基因进化的研究概况
2016年
T细胞受体(TCR)为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重要表面分子,由胚系基因片段V(variable),D(diversity),J(joining),C(constant)重排后编码产生。其中TCR V基因片段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其编码的肽段是识别外来抗原和自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的重要的部分。鉴于国内对TCR V基因进化研究较少,本文简要综述有颌脊椎动物TCR V基因的数量及功能进化研究的概况。
潘雨蓉马龙石彬姚新生
关键词:TCR进化
FQ-PCR溶解曲线技术分析白血病患者PBMC中T细胞TCRα/βCDR3谱系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采用FQ-PCR溶解曲线技术分析临床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细胞TRAV和TRBV基因各家族的CDR3谱系特征。方法提取4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临床白血病患者PBMC中mRNA,逆转录成cDNA,FQ-PCR扩增32个TRAV基因和24个TRBV基因家族的CDR3区,FQ-PCR溶解曲线技术分析CDR3谱系特征,并测序分析单克隆家族CDR3区氨基酸序列的组成。结果 4例健康志愿者PBMC中α/βT细胞的CDR3谱系FQ-PCR溶解曲线峰型图,均表现为多峰图;而15例白血病患者PBMC中α/βT细胞CDR3谱系FQ-PCR溶解曲线峰型图,多数患者出现寡或偏峰型图、低或无峰型图、典型的单峰型图;不同白血病患者异常峰的频率不一致;单峰型图TRAV和TRBV PCR产物基因测序,未发现不同患者存在完全相同的CDR3区。结论FQ-PCR溶解曲线技术能很好的分析白血病患者PBMC中TCRα/βCDR3谱系的单、寡、多克隆性增殖;非T细胞白血病患者PBMC中TCRα/βCDR3的单峰(或寡峰)家族T细胞,可能来源于机体对肿瘤应答的T细胞,而在T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能为肿瘤T细胞或机体抗肿瘤T细胞。本实验可为进一步研究白血病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
孙永苹石彬朱红倩汤贤英马锐姚新生
关键词:白血病TCRCDR3FQ-PCR
一种自身免疫病的精密医疗检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身免疫病的精密医疗检测设备,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包括本体、样品盘、取样装置、试剂位、比色杯和反应盘,若干比色杯和连接件组成环状的比色杯组,连接件设在比色杯的上段,比色杯组的内壁的上面设...
石彬陈先恋张敏敏彭志元郑国波胡永林
文献传递
负载RPL8蛋白的DC疫苗抑制乳腺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制备负载RPL8蛋白的DC疫苗,探讨DC疫苗对小鼠乳腺癌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PCR从质粒p UC57-RPL8中扩增RPL8片段,并将该片段插入p ET28α(+)原核表达载体中,实现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分离培养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细胞。RPL8蛋白冲击DC,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C负载RPL8蛋白情况。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杀伤效应;将负载RPL8蛋白的DC疫苗注射入乳腺癌荷瘤小鼠体内,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及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成功构建p ET28α(+)-RPL8原核表达载体。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有目的蛋白表达,树突状细胞内有荧光颗粒。负载RPL8蛋白DC疫苗体外杀伤4T1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与未负载RPL8蛋白的DC及PB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C疫苗注入荷瘤小鼠体内后,小鼠生存期、肿瘤体积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负载RPL8蛋白的DC疫苗对小鼠乳腺癌具有免疫治疗作用,为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尹令丝李燕石彬何应中黄俊琼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TCRβ CDR3组库动态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该文采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TCRβCDR3(T-cell receptor beta chain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3)组库的组成及动态变化特征,初步探讨化疗对T细胞的可能影响及化疗前后患者T细胞的应答功能状态。以病理活检确诊为T1N0M0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进行6期TAC[多西他赛(docetaxel,T)、吡柔比星(pirarubicin,A)、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化疗方案。化疗的3例志愿患者(P1、P2、P3)分别于化疗前、第3期化疗后、第6期化疗后采集外周血分选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提取其总DNA;利用多重PCR建立TCRβCDR3组库进行HTS;采用Immuno SEQ和IMGT-High-V-quest系统对TCRβCDR3序列进行组成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P1、P2、P3在第3期化疗后的CDR3组库多样性[用反辛普森指数(1/DS)表示]相比化疗前均升高;第6期化疗后,P1和P3相比第3期化疗后CDR3组库多样性降低,但P2相比第3期化疗后CDR3组库多样性升高;(2)P1和P3在第3期化疗后CDR3组库高频克隆(大于1%)较化疗前出现降低,而第6期化疗后CDR3组库高频克隆相比第3期化疗后明显升高;P2第3期化疗后和化疗前相比CDR3组库高频克隆无变化,但第6期化疗后明显降低;(3)P1和P2化疗前后出现部分TRBV基因取用丢失与重新取用,P3的TRBV基因取用未发生明显改变;P2和P3化疗后部分TRBV与TRBJ优势配对消失。早期乳腺癌患者TAC化疗的前、中、后期,其外周血T细胞TCRβCDR3组库表现出个体化的多样性和特征性改变,可能与TAC对个体T细胞的抑制或杀伤相关。监测CDR3组库的组成及动态变化可为化疗对T细胞的影响及化疗前后"个体化"的T细胞免疫状态评估提供基础。
杨丽文孙素红张天段芳芳贺晓燕马锐马龙石彬姚新生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技术乳腺癌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