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宁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扩增外周血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体外扩增的外周血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方法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SMCC-7721,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均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保存并传代。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均采集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52±13)岁。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NK细胞,并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采用CCK-8法检测体外扩增的人外周血CD56+CD3-NK细胞对肿瘤细胞毒作用;观察不同波长、培养时间、靶细胞数和不同效靶比等条件下吸光度(A)值。结果人外周血培养14 d后,CD56+CD3-NK细胞占(61±24)%。靶细胞最佳吸收波长为450 nm,最佳测定时间1~4 h,最佳细胞数量(1~4)×10^(4)个/ml。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不同,其中在效靶比40∶1时,对BEL7402作用最强,其后依次为A549、SMMC7721、HepG2,作用最弱为Hela;在20∶1、10∶1时,对BEL7402作用最强,其后依次为SMMC7721、A549、HepG2,作用最弱为Hela。NK细胞对3株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也不同,其中对BEL7402作用最强,SMMC7721次之,HepG2最弱。NK细胞在效靶比40∶1时对BEL-7402、SMCC-7721、A549、Hela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10∶1时(LSD-t=2.10,2.37,2.26,5.61;P<0.05);NK细胞在效靶比40∶1时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20∶1时(LSD-t=1.14,P<0.05)。结论效靶比40∶1时NK细胞对各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最强。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不同,对同一种肿瘤不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也不同。
- 蔡惠宁钱师宇陈伟材黄梦淳陈文捷卢建溪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作用肿瘤细胞
- CIK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物学活性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培养基诱导CIK细胞的差异。方法:健康自愿者来源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加入CTS培养和H3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在培养的第0、3、7、10、12、14天分别取细胞进行计数,每日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在培养的第10天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培养细胞表面CD3、CD56的表达情况。结果:CIK培养基和H3培养基均可使培养细胞在第7天时开始明显扩增,第10天时可扩增至200倍。其中,CIK培养基获得的细胞扩增倍数明显高于H3培养基(P<0.05);流式结果CD3/CD56显示两种培养基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成分的CTS培养基和H3培养基均可促进CIK细胞的扩增和成熟,但呈现不同生物学特征。
- 蔡惠宁李翠平陈晓燕郑小芳陈文捷
- 关键词:CIK细胞培养基增殖率表型
- 标本保存时间对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样本保存时间对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人外周血标本23例,分别在采血后立即检测(D0组)、4℃保存1 d(D1组)、2 d(D2组)、3 d(D3组)和5 d(D5组)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结果:D5组淋巴细胞的物理参数发生变化;D5组CD3^+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D3组和D5组CD3^-CD19^+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D3^+CD56^+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外周血标本在单核细胞分离后,于PBS保存于4℃条件下,处理后的标本3 d内检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稳定。
- 阳莉陈晓燕蔡惠宁陈伟材卢建溪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亚群
- 自体与异体NK细胞生物学活性的探讨
- 2016年
- 探讨自体NK细胞培养与异体NK细胞培养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方法:2016年1月至11月在我院进行NK细胞治疗的肿瘤患者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对照组采取自体NK细胞的培养,观察组采取异体NK细胞的培养。比较两组细胞培养的流式检测结果,存活率,细胞数。 结果:流式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率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异体NK细胞流式结果更高,有效细胞CD3 -CD56+比例平均值达到70%,存活率达到95%,提示异体NK细胞更有利于患者的免疫细胞疗法。
- 蔡惠宁陈伟材郑小芳黄梦淳卢燕娜
- 关键词:存活率表型
- RNA干扰技术下调营养缺乏自噬因子1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采用RNA干扰手段抑制营养缺乏自噬因子1(NAF1)在肝细胞癌MHCC-97H细胞中的表达,观察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NAF1-si RNA和空白对照NC-si RNA转染肝细胞癌MHCC-97H细胞,设为NAF组和NC组,同时设立未转染空白对照组(Blank组)。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HCC-97H细胞NAF1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HCC-97H细胞NAF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侵袭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相对活性。多组间数据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之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NAF组MHCC-97H细胞NAF1-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为(6.50±0.23)﹪,低于Blank组的(100.80±0.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7,P=0.02)。NAF组MHCC-97H细胞NAF1蛋白和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0.01、0.07±0.01,均低于Blank组的0.79±0.05、0.81±0.0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1、7.45,P=0.00、0.02)。NAF组MHCC-97H细胞的迁移距离明显小于Blank组。NAF组穿膜细胞的数量为(11.28±1.56)个/视野,少于Blank组的(197.87±3.18)个/视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P=0.00),NAF组NF-κB信号通路的相对活性值3.25±0.53明显低于Blank组的26.69±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3,P=0.01)。结论采用RNA干扰手段抑制NAF1的表达可能成为抑制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有效手段。
- 许赤蔡惠宁李翠平陈文捷
- 关键词:RNA干扰肿瘤侵润
- HBV感染对体外培养NK细胞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HBV感染对NK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外周血标本来源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经体外扩增培养NK细胞后回输的49例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7~87岁,中位年龄60岁。根据患者有无HBV感染,将血标本分为HBV(+)组和HBV(-)组。体外扩增、培养CD3^-CD56^+的NK细胞和CD3^+CD56^+的NK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NKT细胞百分率。两组细胞活性率和细胞凋亡等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HBV(-)组细胞活性率为(94.4±1.2)%,明显高于HBV(+)组的(85.1±4.6)%(t=2.146,P<0.05);而HBV(-)组细胞凋亡率为(3.2±0.9)%,明显低于HBV(+)组的(11.6±4.1)%(t=-2.220,P<0.05)。HBV(-)组NK细胞百分率为(55.8±4.4)%,明显高于HBV(+)组的(34.7±5.9)%(t=2.889,P<0.05)。结论HBV(-)患者来源的细胞体外扩增诱导可获得较多NK细胞。
- 蔡惠宁许燕陈晓燕陈伟材郑小芳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 双色法和三色法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的实用性比较
- 2022年
- 目的 比较双色法和三色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的体外杀伤功能。方法 选取20例自2019年至2021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献血者外周血,体外诱导扩增NK细胞(效应细胞),在培养第14天按10∶1、20∶1效靶比分别与K562细胞(靶细胞)混合共培养,且在1 h、2 h、3 h、4 h共4个时间组取样,分别采用CFSE/PI双色法和CFSE/Annexin-V/7-AAD三色法进行流式染色,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结果 在不同效靶比实验组,两种染色方法都能检测出NK细胞在效靶比20∶1杀伤功能显著高于效靶比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个时间点实验组中,效靶细胞共培养4 h时NK细胞杀伤功能最强。其中,三色法检测出细胞杀伤功能显著高于双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色荧光染色法比双色法能更灵敏更特异地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更为可靠。
- 陈晓燕阳莉蔡惠宁李翠平卢建溪
- 关键词:双色法NK细胞杀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