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恺

作品数:47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细胞
  • 17篇白血
  • 17篇白血病
  • 16篇急性
  • 11篇骨髓
  • 10篇预后
  • 10篇髓系
  • 10篇髓系白血病
  • 9篇急性髓系
  • 9篇急性髓系白血...
  • 8篇造血
  • 8篇造血干
  • 8篇造血干细胞
  • 8篇干细胞
  • 7篇淋巴
  • 6篇多发
  • 6篇多发性
  • 6篇多发性骨髓瘤
  • 6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机构

  • 39篇河南省人民医...
  • 13篇郑州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47篇孙恺
  • 31篇张茵
  • 21篇陈玉清
  • 20篇朱尊民
  • 15篇雷平冲
  • 12篇杨靖
  • 11篇张琳
  • 11篇李玉龙
  • 11篇臧玉柱
  • 11篇郭建民
  • 11篇邬成业
  • 11篇时杰
  • 10篇张磊
  • 9篇马保根
  • 9篇牛晓娜
  • 8篇商保军
  • 7篇陈香丽
  • 7篇张文荟
  • 6篇袁晓莉
  • 6篇刘忠文

传媒

  • 9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医药论坛杂志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白血病.淋巴...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篇199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血液中CRP与IL-6的相关性及其动态监测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利用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系统地探讨循环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与IL-6的相关性及其动态监测GVHD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实验性GVHD模型中,供者造血干细胞及T细胞取自C3SW小鼠;受者C57BL/6小鼠分为...
张茵陈玉清时杰翟亚萍张琳商保军张磊黄洲风邬成业孙恺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文献传递
CD16+/CD56+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有CD16+/CD56+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158例AML患者,进行了细胞形态学、免疫细胞学、染色体及基因学的检查。对诊断为AML伴有CD...
孔黛张茵孙恺陈玉清时杰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因素免疫细胞学
文献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15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及影响MM生存的预后因素,观察含硼替佐米和不合含硼替佐米两种治疗方案的长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MM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遗传学检查及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对含硼替佐米组和不合硼替佐米组的两种治疗方案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1例MM患者首诊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骨痛(63%),血象异常(52%),肌酐升高(23%),感染(7%)。单因素分析示年龄、DS分期、ISS分期、肌酐、HB、PLT、骨髓浆细胞数、β2微球蛋白、白蛋白、LDH是影响MM生存的预后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ISS分期、β2微球蛋白是影响MM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与不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生存率及生存曲线比较显示,前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明显高于后者(24个月,P〈0.01)。结论MM临床表现多样,高龄、高ISS分期、高β2微球蛋白患者预后差;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可使MM的生存期较不舍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明显延长。
牛俊伟马保根张茵孙恺时杰郭建民刘忠文陈香丽陈玉清牛晓娜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因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
孙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急性髓系白血病被引量:1
2017年
背景:以往研究显示完全缓解期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行亲缘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有较高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但影响移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未完全明确。目的:评价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完全缓解期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并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HLA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完全缓解期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总体生存率,并对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4年总体生存率为64%,累积复发率及移植相关非复发死亡率分别为18%及20%。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总体发生率为26%;(2)女性供者男性受者配对移植患者4年总体生存率低于非女性供者男性受者移植患者(P=0.041);移植前大于1个疗程才能达完全缓解的患者4年总体生存率低于移植前1个疗程能达完全缓解的患者(P=0.038);年龄≥40岁的患者4年总体生存率低于年龄<40岁的患者(P=0.056);亲缘供者移植和非亲缘移植患者的4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27)。女性供者男性受者移植及年龄≥40岁患者移植相关非复发死亡率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24和0.043);(3)多因素分析确认,与移植预后相关的因素有:女性供者男性受者配对移植(P=0.031,RR=1.38,95%CI 1.03-1.95)、移植前大于1个疗程才能达完全缓解(P=0.016,RR=1.46,95%CI 1.10-1.98)、年龄≥40岁(P=0.024,RR=1.63,95%CI 1.32-2.12);(4)结果表明,HLA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后治疗的有效方法。女性供者男性受者配对移植、移植前大于1个疗程才能达完全缓解、年龄≥40岁是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这类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
张文荟迟凯凯陈玉清杨靖朱尊民孙恺张茵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
低剂量ATG、氟达拉滨及白消安预处理方案在高龄AML同胞HLA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临床研究
臧玉柱陈玉清白炎亮朱尊民郭建民雷平冲杨靖刘忠文孙恺张茵
全反式维甲酸、砷剂联合蒽环类药物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与ATRA联合ATO双药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确诊并治疗的APL患者184例,随机分为三药诱导组(58例)和双药诱导组(126例)。三药诱导方案为ATRA 20 mg·m-2·d-1,第1~28天;ATO 0.16 mg·kg-1·d-1,第1~28天;蒽环类药物去甲氧柔红霉素8 mg·m-2·d-1或柔红霉素40 mg·m-2·d-1,第3~5天。双药诱导方案为ATRA联合ATO,剂量用法同上。184例患者中WBC〉10×109/L者69例,WBC≤10×109/L者115例。结果①近期疗效:三药诱导组1个疗程的血液学缓解率、遗传学缓解率、分子学缓解率及诱导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98.3%、87.9%、72.4%和0,双药诱导组分别为87.3%、65.9%、51.6%和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02、0.008、0.005);在WBC〉10×109/L的患者中,三药诱导组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早期病死率低于双药诱导组(0对15.6%,P=0.042;4.2%对15.6%,P=0.246);在WBC≤10×109/L的患者中,三药诱导组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也低于双药诱导组(0对12.3%,P=0.032),但缓解率及早期病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远期疗效:三药诱导组的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0、98.5%、96.6%,双药诱导组分别为8.6%、86.5%、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0.018、0.019);尤其是WBC〉10×109/L的患者,三药诱导组优势更加明显。③不良反应:三药诱导组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心肌损伤及头痛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在APL的诱导治疗中,三药诱导方案的疗效优于双药诱导方案。
马荣军朱尊民袁晓莉姜丽杨世伟杨靖郭建民张琳雷平冲王臻臧玉柱陈玉清王同保孔黛孙恺张茵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嵌合体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预测复发及指导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对供者细胞嵌合率(DC)进行分析,探讨该方法的连续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转归的预警作用。方法:收集供者、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前...
陈香丽吴东郭建民张茵孙恺朱尊民雷平冲臧玉柱杨靖刘忠文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警作用
文献传递
以脑梗死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2012年
我院1994—12-2011-12收治以脑梗死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PV)患者32例,现分析如下。
王同保张茵陈玉清时杰孔黛臧玉柱白延亮孙恺
关键词:脑梗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MRI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继发白癜风5例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继发白癜风的情况及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对189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继发白癜风的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1189例患者中有69例出现了慢性GVHD(36.5%),继发白癜风皮肤改变的有5例(2.6%),在有c GVHD的患者中发生率明显升高(7.2%)。2经过治疗,2例因严重的c GVHD死亡,3例患者经过治疗3个月后白癜风皮肤改变逐渐好转,长期存活2年以上(HSCT后)无复发。35例白癜风患者的总B细胞明显升高,辅助T细胞明显减少;5例患者的TNF-a和IL-6的水平均明显升高,IL-2的水平也有所升高。结论 allo-HSCT后并发c GVHD的患者继发白癜风的比例较高,c GVHD病人体内T淋巴细胞活化异常及其亚群失衡可能是直接导致白癜风的发病的内在机制,环孢素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可能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牛晓娜陈香丽郭建民张茵臧玉柱朱尊民雷平冲孙恺刘忠文杨靖陈玉清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白癜风细胞因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