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 作品数:107 被引量:1,372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磊别---苏鲁造山带岩石圈三维速度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 徐佩芬刘福田孙若昧刘建华陈辉
- 关键词:三维速度结构动力学意义
- 中国大陆中西部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地壳上地幔结构
- <正>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和有关省区地震台站的P波到时数据,利用地震层析技术反演了中国大陆中西部地区(东经90°~115°、北纬20°~45°)的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以此为依据结合地质构造和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对青藏高原...
- 胥颐刘福田刘建华游庆瑜陈辉
- 文献传递
- 黄海深部结构与中朝—扬子块体结合带在海区位置的地球物理研究被引量:53
- 2004年
- 以黄海及其邻区为研究对象 ( 32~ 4 2°N ,1 2 0~ 1 30°E) ,以研究区的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层析成像数据为基础 ,在研究区中分辨出方向各异的主要断裂带并给出它们的分布。对在朝鲜半岛存在的一条近SN向分布的断裂带进行了重点讨论。根据重力数据、莫霍深度分布特点和层析成像的结果 ,认为该断裂带的两侧应属于不同的构造地质单元 ;提出该断裂带与五莲—青岛断裂带和济州岛南缘断裂带一起组成了中朝与扬子块体在黄海海区的边界结合带的认识 ;并推测在三叠纪的晚期 ,沿郯庐断裂带和该断裂带曾分别发生过左旋和右旋走滑。受SN向挤压应力的作用 ,(下 )扬子块体被平移嵌入到中朝块体之中。因此 ,两个块体在海区的结合带为一个巨大的“Z”
- 郝天珧SUH Mancheol刘建华阎晓蔚CHOI Suckwon姚长利刘少华戴明刚徐亚
- 关键词:深部结构重磁异常地震层析成像
- 华北板内深部构造被引量:35
- 2002年
- 华北板块的形成经历了早前寒武纪、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 3个主要构造发展期 ,由于华北板块自身运动及所受应力场的作用 ,加之上地幔岩石圈的不均一性等因素 ,在中、新生代形成许多特殊的板内构造块。综合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成果 ,对华北板内深部结构进行了研究。从深部构造角度划分出 6个金及多金属成矿带、4个金刚石成矿带 ,并对华北地区的地震及地热资源与新生带大陆裂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邢集善刘建华赵晋泉
- 关键词:深部构造地震层析成象区域成矿作用构造应力场
- 地震波衰减的物理机制研究
- 对近年来有关地震波衰减的物理机制进行评述和初步研究认为,对于地壳介质,造成地震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地壳内存在大量裂隙,裂纹中饱含水或部分含水,地震波传播时引起裂隙中的流体运动,从而造成地震波的衰减.对于上地幔,扩散控制的位...
- 刘建华胥颐郝天珧
- 关键词:地震波衰减物理机制
- 文献传递
-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软流圈上涌与构造-岩浆-矿集区被引量:5
- 2019年
- 以深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环境、岩浆岩同位素示踪及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加以综合分析.通过热力学计算可知,中国东部近2亿年来的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构造可以存留至今,且能区分出中、新生代.软流圈上涌与矿集区:(1)中生代金属矿:(a)克拉通区,软流圈沿柱身上涌,其柱头上方形成幔壳混熔花岗质岩及相应Au、Cu、Mo、Pb-Zn等矿集区,并于柱身与岩石圈块体陡接触带,形成中基性杂岩及相应富Fe矿集区;(b)褶皱带区,在软流圈上涌柱上方形成近幔源型花岗质岩,相应为Cu、Au、Pb-Zn、Mo、Ag矿集区;(c)南岭带,软流圈层在适当深度、热量充足、较大范围内"平卧",因热传导而致使地壳内物质部分重熔,形成壳源型花岗质岩及相应的W、Sn、稀有元素矿集区;(2)新生代油气田:(a)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软流圈上涌,其上方出露玄武岩,形成较大型油田;(b)与裂陷盆地有关的软流圈上涌,其上方形成大型油田,也有中小型油田.软流圈上涌与大地构造:中生代J-K时期,通过构造力特征等的综合分析,阐明燕山运动的根源及其影响;新生代侧重剖析大陆裂谷相关特征.总之,软流圈上涌是岩石圈减薄,以及中、新生代构造-岩浆-矿集区形成的根源.
- 邢集善杨巍然邢作云刘建华
- 关键词:深部构造软流圈上涌构造地质
- 对黄海—东海研究区深部结构的一些新认识
- <正>为了充分认识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地区的深部结构特点及各地质构造单元的相互关系,本文综合地震层析成像与重磁数据的处理结果,选择26°N-36°N,120°E-130°E的范围作为研究区,着重讨论研究区的位场特征、地壳结构...
- 郝天珧胥颐徐亚刘建华戴明刚李志伟
- 文献传递
- 龙门山构造带及汶川震源区的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49
- 2009年
- 利用四川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和体波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龙门山地区的S波速度结构,据此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结构和汶川震源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反演结果表明,地震破裂与龙门山断裂及其两侧的地壳结构差异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汶川以北的龙门山上地壳具备较高的强度且明显抬升,灌县至江油是龙门山西侧应力积累的主要地区,汶川8.0级地震位于其南部边缘;四川盆地的刚性地壳向西俯冲于龙门山之下,其凸出部与造山带古老基底在坟川附近发生碰撞是汶川成为8.0级地震破裂起始点的主要原因.汶川以南的龙门山地区地壳上层具有较大的韧性,岩石强度相对减弱,与龙门山北部相比不易于应力积累和产生破裂,因而汶川以南的龙门山断裂缺少余震活动.龙门山地区地壳厚度明显增加,其原因与中下地壳具备较大的柔韧性有关.由于青藏东部向东挤出时受到四川盆地刚性岩石层的阻挡,龙门山中下地壳的塑性变形和垂向物质的增加导致地壳厚度加大和莫霍面下沉,以此方式吸收了龙门山地区的大部分地壳缩短量,地表则强烈褶皱抬升形成数千米的龙门山脉.
- 胥颐黄润秋李志伟徐亚刘劲松刘建华
- 关键词:龙门山汶川地震地震层析成像S波速度
- 南海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被引量:31
- 2007年
-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和ISC台站1980-2004年的地震数据,反演了南海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上地幔顶部的速度变化揭示出区域地质构造的深部特征:华南地区速度较高并且变化平缓,具有构造稳定地区的岩石层地幔特征;华南沿海尤其是滨海断裂带附近出现低速异常,表明该断裂可能穿过壳幔边界深达上地幔顶部.南海北部至台湾海峡较高的速度与华南地区类似,反映出大陆边缘和陆架地区的岩石层地幔性质;西沙海槽附近较高的速度不仅反映了华南大陆向南的延伸,而且与海槽裂谷拉张引起的地幔上拱有关,整个南海北部没有发现大规模地幔热流的活动痕迹.相比之下,南海东部次海盆的上地幔顶部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对应于海底扩张中心的地幔上涌区,表明岩石层地幔强烈减薄甚至缺失;台湾东部-吕宋-菲律宾北部的低速异常与地震、火山活动以及岩浆作用紧密相关,揭示了西太平洋岛弧俯冲带的活动特征;南海东北部的洋-陆边界清晰,南海东部和菲律宾海西部较高的速度代表了海洋岩石层地幔的性质.Pn波各向异性反映出区域性构造应力状态及岩石层地幔的变形痕迹:华南地区的各向异性较小,说明这一构造稳定地区的岩石层地幔变形程度较弱;南海北部的快波方向与地壳浅表层构造的伸展方向一致,主要反映了中、新生代以来的大陆边缘张裂和剪切作用对岩石层地幔结构的影响;琉球-台湾-吕宋岛弧两侧各向异性十分强烈,平行于海沟的快波方向表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大陆的相互作用导致俯冲板块前缘的岩石层地幔强烈变形;台湾东南海域快波方向的变化可能与欧亚大陆和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机制的转换以及岩石层被撕裂有关.
- 胥颐李志伟郝天珧刘建华刘劲松
- 关键词:南海东北部PN波速度各向异性
-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大盈江断裂两侧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4
- 2007年
- 利用研究区(24.2°-25.2°N,97.5°-98.5°E)内大盈江断裂两侧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以大盈江断裂为界,其西北侧Moho面深度约为38km;东南侧Moho面深度为40.42km.断裂两侧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东南侧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均存在大范围低速区;西北侧台站下方地壳内存在低速层,而上地幔中无明显低速层.研究区内的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
- 傅竹武刘建华胥颐文丽敏续外芬马红虎
- 关键词:接收函数S波速度结构地壳上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