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琼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关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52例晚期肿瘤患者从病房环境、鼓励探视和陪护,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以及减轻病人疼痛、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患者在生理、心理得到了充分的安慰,使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人生,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实施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及关怀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护理人员的一种责任。
- 吴爱清李丽琼王冬兰
- 关键词:晚期肿瘤患者护理
- 深静脉置管在肿瘤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深静脉置管术后患者368例,在护理上深静脉置管的维持主要依靠精心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延长置管时间,护士在中心静脉通道维护及病人的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结果368例患者在滴注中,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注意术前宣教,正确掌握操作要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为顺利完成化疗创造条件。
- 吴爱清李秀娣李丽琼
-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肿瘤护理体会
- 经桡动脉TACE+HAIC联合免疫靶向治疗对术后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免疫靶向治疗对术后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6月收治的术后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抽签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29例),分别采用经桡动脉TACE+HAIC、经桡动脉TACE+HAIC联合免疫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癌活性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E钙粘连蛋白(EC)]水平;肝功能水平[谷氨酰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VEGF、AFP-L3、ICAM-1、E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癌活性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ST、ALT、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TACE+HAIC联合免疫靶向治疗对术后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疗效更佳,能显著降低肝癌活性指标,提升肝功能、睡眠质量,综合治疗价值更高。
- 钟桂红徐樟琦曾耿华潘伟华危慧君黄建李丽琼简以增
- 关键词:桡动脉TACE肝癌门静脉癌栓
- 电磁波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电磁波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LC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电磁波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7 d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干预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期间,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波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轻接受LC治疗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李丽琼曾文龙陈易红陈萍郭晓微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见性护理干预电磁波治疗仪疼痛
- 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辅助干扰素治疗预防复发的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辅助干扰素治疗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肝细胞癌(HCC)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接受根治性肝癌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术后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复发率、存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提升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χ^(2)=3.956,P=0.047)。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HCC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5.00%(χ^(2)=5.714,P=0.017)。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3,P=0.072)。试验组患者出现恶心1例(5.00%),呕吐1例(5.00%),发热1例(5.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00%,调整聚乙二醇干扰素剂量后,3例不良反应均缓解。结论HCC患者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辅助干扰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CC复发风险,临床疗效显著,给药安全性高,值得关注。
- 郭剑洋曾文龙陈煌祥李丽琼修喆陈小鹏
- 关键词:肝细胞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