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敏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儿童EB病毒相关胃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儿童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相关胃肠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EB病毒相关胃肠炎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儿童EB病毒相关胃肠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结果共纳入8例EB病毒相关胃肠炎儿童,男6例,女2例,中位年龄7.46岁,病史20 d至3年。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7/8)、腹泻(4/8)、便血(3/8)、发热(2/8)、呕血(1/8);血清EB病毒DNA升高4例;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水肿、糜烂、边界清楚的浅溃疡;病变处肠黏膜行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为阳性(8/8),上消化道(3/8)、小肠(2/8)及结肠(4/8)均可受累。常见的并发症为脓毒症(3/8)和轻度营养不良(3/8)。予肠内营养及抗病毒治疗后,患儿症状均有好转。结论儿童EB病毒相关胃肠炎临床少见,起病时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对于胃肠道出现黏膜病变时注意进行EB病毒血清及黏膜检查,从而及时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 秦秀敏王国丽周锦于飞鸿张晶吴捷
- 关键词:儿童EB病毒胃肠炎
- 双气囊小肠镜治疗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肠套叠的初步探讨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治疗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小肠息肉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经DBE检查及治疗的PJS小肠息肉肠套叠的患儿,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外科手术史、腹部超声、小肠镜检查治疗情况及术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PJS小肠息肉肠套叠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10.25±2.52)岁。14例患儿共合并21处小肠套叠,其中单发套叠者8例,多发套叠者6例。14例患儿均行DBE检查及治疗,共切除小肠息肉215枚,手术过程中未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12例患儿经DBE治疗成功解除了肠套叠,引起肠套叠的小肠息肉最大径平均为(4.38±1.43)cm。1例患儿DBE未到达肠套叠息肉部位,1例患儿DBE术后出现肠梗阻,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DBE为无完全性肠梗阻的PJS小肠息肉肠套叠患儿提供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
- 于飞鸿张晶梅天璐秦秀敏王国丽周锦房永利吴捷
- 关键词: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肠套叠双气囊小肠镜
-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致结肠环周溃疡并发大出血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受累消化道的报道较少,有时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及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本文报道了1例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致结肠环周溃疡并发大出血患儿,结合EB病毒血清及组织学检测明确诊断,先后行止血药喷洒和电凝止血两次内镜下止血治疗,未再出血。
- 秦秀敏郭辉李迪张蕊张晶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EB病毒感染
- 间断腹痛伴反酸1年余
- 2016年
- 患儿男,11岁10个月。主因“间断腹痛伴反酸1年余”于2014—02—24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入院前1年余,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阵发性钝痛,饭后为著,持续时间约30min至1h可自行缓解,伴反酸,偶有呕吐,呕吐为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混有胆汁,未见咖啡色物质。
- 李东丹秦秀敏王国丽丁召路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胃黏膜
- 可控式磁力儿童消化道异物钳
- 本发明提供可控式磁力儿童消化道异物钳,包括操作装置、连接线、端头磁化固定装置和夹取端头,操作装置通过连接线和端头磁化固定装置相连接,夹取端头设置在端头磁化固定装置上以实现夹取端头的固定与磁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
- 秦秀敏张晶郭辉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相关技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胸膜瘘一例(附内镜下视频)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技术在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胸膜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胸膜瘘的患儿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8岁1个月,因慢性胰腺炎并胰腺胸膜瘘予ERCP治疗。术中取石,见大量蛋白及黏液栓流出,置入支架,尾端位于胰体尾交界胰管瘘口处,术后6 d,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胸膜瘘可引起呼吸道症状,临床需注意鉴别诊断,早期进行ERCP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
- 孟令冬张晓艳吕传凯刘志敏吴捷秦秀敏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 维生素D受体及人β防御素2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及人β防御素2(HBD2)在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因腹痛等消化道不适症状于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行内镜检查的8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VDR和HBD2的表达水平,以及VDR和HBD2表达水平与胃炎的相关性。结果81例患儿中,Hp阳性48例,男24例,女24例,平均年龄(11.4±2.7)岁;Hp阴性33例,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龄(11.3±2.6)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患儿胃黏膜VDR和HBD2表达阳性率均高于非Hp感染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5%比39.4%,79.2%比63.6%,均P<0.05)。VDR和HBD2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均>0.05);VDR和HBD2表达与胃黏膜颗粒样变呈正相关(r=0.384,P<0.001;r=0.258,P=0.020);VDR表达与胃内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365,P=0.001),HBD2表达与胃内炎症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Hp感染儿童胃黏膜VDR、HBD2表达水平升高。VDR表达水平与胃炎程度及胃黏膜颗粒样变相关。HBD2表达水平与胃黏膜颗粒样变相关,但与胃炎程度无相关性。
- 郭景赵春娜秦秀敏叶晓琳徐佳童徐樨巍
- 关键词: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维生素D受体人Β防御素2
- 内镜下治疗胃血管畸形引起的儿童消化道出血1例
- 秦秀敏王国丽官德秀梅天璐徐樨巍
- 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治疗儿童食管胃静脉曲张初步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初步探索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对儿童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以2018年1至3月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因消化道出血就诊的,行内镜检查后发现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ESVD治疗,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对ESVD的疗效、安全性及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5例患儿男2例、女3例,年龄4~7岁,首次内镜(术后1周)复查后食管静脉均可见实变,无出血,无渗血及出血。第2次内镜复查(术后3个月)时有3例再次给予内镜下治疗(2例行精准断流术,1例因食管狭窄行内镜下切开术);2例曲张静脉消失;5例均无再出血情况;1例术后出现肠系膜血栓引起的腹痛,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逐渐好转。结论ESVD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 秦秀敏郭辉梅天璐潘玉凤徐樨巍
-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儿童
-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因素分析
- 2023年
-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是指18周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肝脏慢性脂肪变性,累及5%以上肝脏细胞,并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致病因素所致的肝脏慢性脂肪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肥胖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肥胖和超重儿童中NAFLD患病率可高达50%~80%。随着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NAFLD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形式之一。NAFL虽为良性疾病,但NASH是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0%~25%NASH患者在8~14年内进展为肝硬化,0.16%的患者可直接进展为肝细胞性肝癌[2]。因此对NAFL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迫在眉睫。目前NAFLD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但不能确诊和判断严重程度,肝活组织检查仍然是NAFLD诊断和分型的金标准。
- 赵春娜吴捷伏利兵梅天璐秦秀敏郭姝崔晓双房永利周锦张晶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性肝癌慢性肝脏疾病肝癌发生脂肪变性良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