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阳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当代中国马克...
  • 1篇知识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社会批判
  • 1篇主义
  • 1篇专政
  • 1篇无产阶级
  • 1篇无产阶级专政
  • 1篇列宁
  • 1篇罗莎·卢森堡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阶级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篇李德阳
  • 1篇梁树发

传媒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科学.经济....
  • 1篇马克思主义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路径的思考被引量:14
2017年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迫切问题是途径问题。基本途径是面对21世纪问题、把科学成果转化为理论发展元素、发展的多方面展开与理论层次的提升、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时代问题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21世纪问题,要把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元素,关键是发现实现转化的现实机制;马克思主义发展是一个系统,是现实实践、理论发展、影响力扩展和话语建构的多方面展开,实现发展还在于理论成果向更高层次的不断提升;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形态。
梁树发李德阳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知识的可能与认识的发生——从人的认识走向人的生存
2017年
康德通过"哥白尼式的革命"、现象界和自在之物的区分以及对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使既有普遍必然性又有新内容的知识成为可能。康德的认识论虽然存在着各种枝节性问题,但是却很难从内部被驳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知识的可能问题不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的重要性被认识的发生问题所取代,而这在本质上关涉到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从知识的可能问题向认识的发生问题的转换,要求我们将哲学研究的焦点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现实批判。
李德阳
关键词:社会批判
列宁与罗莎·卢森堡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上的差异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同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杰出理论家和领导人,列宁和罗莎·卢森堡都坚定不移地捍卫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这一根本原则上,他们别无二致;但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重点、时机、范围和方式等具体层面上,二者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由此展开了几次直接的理论交锋。本文通过梳理这些具体差别,进而分析它们产生的深层次缘由和二者专政理论的局限所在。根据列宁和罗莎·卢森堡专政理论在现实中的不同命运,指出为了促进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发展,我们不可偏废一端,在坚持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同时,必须充分挖掘和吸收罗莎·卢森堡专政理论的思想资源。
李德阳
关键词:列宁罗莎·卢森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