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兴宇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刨花
  • 2篇刨花楠
  • 2篇功能性状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比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效率
  • 1篇亚热带
  • 1篇植物
  • 1篇植物资源
  • 1篇生活型
  • 1篇生理特性
  • 1篇水分
  • 1篇碳氮
  • 1篇种源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县区
  • 1篇利用效率

机构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省湿润亚...

作者

  • 5篇邓兴宇
  • 4篇钟全林
  • 3篇程栋梁
  • 3篇郑跃芳
  • 2篇张中瑞
  • 1篇徐朝斌
  • 1篇张中瑞
  • 1篇吴永宏
  • 1篇李静
  • 1篇范永香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投资与创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氨水复合干扰下不同类型植物资源权衡策略
植物资源权衡策略一直以来都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通常,植物可利用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植物对构建某一类功能性状的资源投入过多,必然会减少构建其他功能性状的资源投入,植物在功能性状之间进行"此消彼长"似的资源优化配置即...
张中瑞钟全林程栋梁吴永宏李静邓兴宇郑跃芳裴盼
关键词:功能性状生活型氮素利用效率
三明市各县区发展聚类分析
2016年
三明市是福建省新兴的工业城市,通过结合三明市近年发展趋势和现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三明地区经济的主要因子,揭示了三明市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各县市表现出的状况以及所出现的问题.从三明地区整体发展出发,从经济发展的多个维度思考,提出符合三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从而促进三明市区各县市的协调发展,解决三明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地区经济实力差距拉大,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问题.研究结果可促进三明地区各县市共同发展,提高三明市整体综合实力.
邓兴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亚热带4种林木幼苗的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被引量:16
2017年
以亚热带区域4种主要森林植物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不同器官碳(C)、氮(N)、磷(P)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1)针叶树种C、N含量以及C/P、N/P高于阔叶树种,P含量及C/N则低于阔叶树种.(2)杉木叶片N、P含量及茎P含量高于马尾松,但各器官的C/N与C/P低于马尾松;米槠根N含量、C/P、N/P高于木荷.(3)4种林木幼苗的C、N含量及C/P、N/P均以叶为最高,根的C、N含量为最低,茎的C/P和N/P为最低;P含量以茎为最高,叶为最低;C/N以根为最高,叶为最低.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湿润亚热带区域森林植物苗木培育、幼林养分管理及人工造林时立地选择等提供参考价值.
郑跃芳钟全林程栋梁张中瑞邓兴宇
关键词:化学计量比亚热带
不同氮磷比与水分添加对刨花楠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氮沉降现象普遍,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变得更加频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已成为亚热带地区研究的热点生态学课题之一。以亚热带珍贵常绿阔叶树种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对象,探讨不同氮磷比及水分添加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对刨花楠净光合速率(P_n)、光补偿点(LCP)、蒸腾速率(T_r)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田间持水量为40%)的刨花楠的P_n、LCP和T_r会明显下降,与正常水分条件(田间持水量80%)相比,P_n下降了52%,LCP下降了72%,T_r下降了38%;而水分对光饱和点(LSP)、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无显著影响;(2)不同氮磷添加对P_n、LSP、LCP、G_s、C_i、WUE等光合生理特性指标无显著影响。
邓兴宇钟全林范永香张中瑞郑跃芳裴盼
关键词:氮磷比水分光合生理特性刨花楠
不同种源刨花楠苗木生长与主要功能性状对氮添加的响应被引量:1
2023年
氮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元素,生物量分配模式和功能性状反映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策略,揭示不同种源个体对氮沉降的生态响应,有助于阐明植物对氮沉降的适应机制。该研究以刨花楠(也称刨花润楠, Machilus pauhoi)典型分布区福建万木林、福建茫荡山、江西遂川、浙江建德、湖南茶陵、江西安福6个种源地的刨花楠苗木为对象,通过设置施肥和不施肥处理,探讨氮添加、种源及其交互作用对刨花楠苗木生物量分配与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添加会显著促进刨花楠苗木的生物量累积及其相对生长速率,建德种源苗木在施氮处理后长势最好;氮添加对各种源苗木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表现不同,添加氮会显著增加建德和安福种源苗木叶质量分数及万木林和安福种源苗木的叶茎比。2)氮添加对各种源苗木叶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施氮会显著降低建德、茶陵和安福种源苗木的比叶面积,增加茶陵种源苗木的叶面积及叶片氮磷比。3)各种源苗木细根主要功能性状对氮添加的响应也存在差异;施氮会显著降低建德种源苗木的细根平均直径及遂川、建德和安福种源苗木的根组织密度,但却会增加万木林种源苗木根组织密度、茫荡山和建德种源苗木的比根长及遂川和建德种源苗木的细根比表面积;氮添加显著增加安福种源苗木的细根氮含量,降低万木林、茫荡山和遂川种源苗木的细根磷含量,并使各种源苗木细根氮磷比均显著高于对照。4)不同种源间刨花楠苗木细根和与生物量分配相关的表型可塑性相对高于叶片表型可塑性,其中建德种源苗木的表型可塑性最高,遂川种源苗木表型可塑性最低。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种源与氮添加对刨花楠苗木生长影响显著,氮添加通过影响叶茎比和叶片氮磷比进而对生长产生影响,种源则通过影响其比叶面积与细根比表�
安凡李宝银钟全林程栋梁徐朝斌邹宇星张雪邓兴宇林秋燕
关键词:种源功能性状刨花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