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美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生痛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原生痛的急性毒性和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Bliss法计算原生痛单次ig小鼠的LD50;以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压痛法测定其镇痛作用;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及佐剂致大鼠关节炎模型观察原生痛抗炎作用。结果:原生痛LD50为30.10 g·kg-1;95%的可信限为25.85~34.66 g·kg-1。小鼠0.184,0.369g·kg-1和大鼠0.184 g·kg-1以上剂量,对化学刺激性、热刺激性或机械刺激性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非特异急性炎症模型或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也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结论:原生痛一次性给药镇痛作用突出,且有较宽的安全窗,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疼痛明显者缓急之用。
- 董珍珍高源蔡润兰宗传杰刘洪美解素花
- 关键词:镇痛抗炎
- 黄曲霉侵染对黄芪质量的影响及其储藏条件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从黄曲霉侵染对黄芪药材有效成分影响的角度评价真菌污染过程对黄芪质量的影响,并考察黄芪最佳储藏条件。方法:采用人工侵染接种的方法使黄芪染菌,通过采用Q-TOF HDMS质谱仪建立黄芪中9种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芒柄花素、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和异黄芪皂苷Ⅰ)的同步分析谱,对比研究染菌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趋势。随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考察储藏环境温度和湿度对黄芪中真菌毒素产生的影响,优化最佳储藏条件。结果:在黄芪药材上接种曲霉孢子培养10 d后,黄芪霉变严重,其中黄酮苷成分显著减少,而黄酮苷元和皂苷成分变化较小。通过建立的温湿度与黄曲霉毒素含量相关性模型以及响应面曲线图,优化得到避免黄芪药材染菌产毒的最佳储藏环境为温度低于20℃,湿度小于85%。结论:本研究首次探索了黄曲霉染菌过程对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黄芪最佳储藏条件,为建立中药储藏过程防霉变体系提供依据。
- 胡一晨孔维军刘秋桃刘洪美赵钢杨美华
- 关键词:储藏黄曲霉毒素响应面
- 响应面分析用于槟榔储藏条件考察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探寻 A.flavus 菌株在槟榔原药材中生长及产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和 AFG2)的规律,分析槟榔药材的最佳储藏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A)结合 Central composite 设计,通过测定染菌后的槟榔中水分含量及总黄曲霉毒素的变化,考察温度(Temp,20~40℃)和湿度(Hum,80%~95%)两个环境因子对药材上 A.flavus菌株产毒的影响,分析该菌株的最适产毒条件。结果发现,储藏后的槟榔水分含量发生了显著的增加;当湿度范围为90%~95%,温度高于25℃时,A.flavus 菌株在槟榔中生长较快并产生大量黄曲霉毒素。研究表明,当储存条件为湿度小于90%,温度低于25℃,槟榔药材在储藏过程中不易霉变产毒,为槟榔储藏规范的制定及降低真菌毒素污染的概率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 刘洪美孔维军胡一晨杨美华
- 关键词:槟榔菌株黄曲霉毒素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