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艾滋病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相关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受治者HIV/HCV共感染情况,探讨HIV/HCV共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交互作用。方法 2014年9-11月从广西壮族自治区2所MMT门诊招募MMT受治者750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查阅病例资料,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HIV和HCV感染情况、既往吸毒史、吗啡尿检、高危性行为、共用针具、脱失等信息。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AS 9.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HIV/HCV共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MMT受治者691人,HIV/HCV共感染率为18.31%(127/691),共用针具者和MMT有脱失者的HIV/HCV共感染率分别为35.84%(81/226)和19.88%(64/322),均高于非共用针具者(9.89%,46/465)和MMT无脱失者(17.07%,63/369)。控制混杂因素后,共用针具者HIV/HCV共感染的风险是非共用针具者的4.50倍(95% CI:2.72-7.43),治疗期间有脱失者HIV/HCV共感染的风险较大(OR=1.71,95% CI:1.04-2.80)。共用针具和脱失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4.21,AP=0.44,SI=1.95),未发现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MMT受治者存在共用针具和脱失行为,均与HIV/HCV共感染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应加强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措施,减少共用针具和脱失行为。
- 姚添冯丹潘明虎程雁鹏李春霞王君冯永亮石璟苏通陈卿石珊王素萍
-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 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服药剂量不足及吗啡尿检阳性与脱失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治疗患者的脱失情况,探讨美沙酮剂量〈100mg/d和吗啡尿检阳性与脱失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1031例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既往吸毒及吗啡尿检等信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脱失的相关因素,通过交互作用分析探讨美沙酮剂量〈100mg/d与吗啡尿检阳性与脱失的关系。结果1031例MMT患者的脱失率为40.6%(419/1031),尿检阳性者和美沙酮剂量〈100medd者的脱失率分别是57.6%(99/172)和37.4%(347/929),高于尿检阴性者(42.3%,363/859)和美沙酮剂量≥100mg/d者的脱失率(26.5%,27/102)。控制混杂因素后,美沙酮剂量〈100mg/d者比剂量≥100mg/d者更易于发生脱失(OR=3.05,95%CI:1.84-5.06),尿检阳性者比阴性者更易于发生脱失(OR=2.25,95%CI:1.59—3.19)。美沙酮剂量〈100mg/d和吗啡尿检阳性存在相加(RERI=256.46,AP=0.87,S=8.05)和相乘(OR:2.45,95%CI:1.71~3.49)交互作用且方向一致。结论MMT中,美沙酮剂量〈100mg/d及吗啡尿检阳性与脱失呈明显相关。
- 姚添冯丹潘明虎程雁鹏李春霞王君冯永亮石璟苏通陈卿石珊王素萍
-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
- 中国HIV/AIDS患者HBV/HCV合并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目的: 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对我国HIV/AIDS患者HBV/HCV合并感染率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合并,以了解国内HIV/AIDS患者HBV/HCV合并感染现状,并探索该人群HBV/HCV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为...
- 冯丹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META分析
- 文献传递
- 妊娠早期胚胎染色体、维生素D及甲状腺功能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患者中的胚胎染色体异常比例及维生素D和甲状腺功能在胚胎染色体正常的自然流产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 (1)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
- 冯丹
- 关键词:自然流产甲状腺功能维生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
- microRN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 2021年
- 目的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差异表达微小RNA(microRNA)的研究,使用Meta分析探讨microRNA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Meta-DiSc1.4进行诊断实验的效应指标合并,分析诊断比值比(DOR)、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利用Deeks′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及临床诊断价值预测。结果microRNA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灵敏度为0.8(95%CI:0.79~0.82),特异度为0.64(95%CI:0.62~0.66),RLR:2.41(95%CI:2.08~2.79),NLR为:0.31(95%CI:0.25~0.37),诊断比值比DOR为:8.87(95%CI:6.63~11.85),AUC为:0.8123。发表偏倚分析结果P=0.1,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倚。microRNA为单一种类还是多种联合诊断进行Meta回归分析,结果灵敏度为:0.8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异度为:0.71,P=0.1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croRN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高,且多种microRNA联合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灵敏度高于单一microRNA。
- 孙春青冯丹武学清
- 关键词:微小RNA多囊卵巢综合征META分析
- 母-胎界面微环境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2年
-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育龄期女性常见不良妊娠结局,其病因复杂,至今尚不明确。其中,母-胎界面微环境在维持妊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母-胎界面微环境主要包括滋养层细胞、蜕膜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而这些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可能会诱发母-胎界面微环境的改变,如螺旋动脉重塑障碍、蜕膜化异常等,从而导致RSA。本文围绕这三种主要细胞在RSA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 冯丹石文静严琴孙春青毕星宇张秀萍许素铭王耀琴武学清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母-胎界面免疫细胞滋养层细胞蜕膜基质细胞
- miRNA-17~92基因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以卵巢的多囊样改变、雄激素过多和排卵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已有大量研究证实,miRNAs在PCOS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17~92基因簇是一个包含多顺反子簇的miRNA家族,最初被认为是癌基因,后来被证实可触发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新近研究显示,miRNA-17~92基因簇可通过调控卵巢颗粒细胞的功能而在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17~92基因簇在PCO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途径进行综述。
- 孙春青冯丹毕星宇王耀琴许素铭武学清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颗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