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琦

作品数:27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中西医
  • 14篇西医
  • 13篇中西医结合
  • 10篇中西医结合内...
  • 10篇中西医结合内...
  • 10篇内科
  • 10篇内科学
  • 8篇教学
  • 8篇肝癌
  • 7篇臭牡丹
  • 5篇课程
  • 4篇思政
  • 4篇细胞
  • 3篇提取物
  • 3篇小鼠
  • 3篇教育
  • 3篇荷瘤
  • 3篇荷瘤小鼠
  • 3篇肝癌细胞
  • 3篇癌细胞

机构

  • 26篇湖南中医药大...
  • 6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26篇胡琦
  • 13篇宋炜熙
  • 11篇肖玉洁
  • 8篇田莎
  • 7篇邓奕辉
  • 7篇曾光
  • 7篇唐燕萍
  • 6篇朱克俭
  • 4篇谭小宁
  • 3篇黄立中
  • 3篇李勇敏
  • 2篇丑天舒
  • 1篇喻京生
  • 1篇王国佐
  • 1篇何清湖
  • 1篇黄上
  • 1篇李定祥
  • 1篇聂慧芳
  • 1篇刘朝圣
  • 1篇李丽鹏

传媒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医教育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前葡萄膜炎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伴发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3例前葡萄膜炎患者(共27眼),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经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该2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5例,男性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女性患者;②AS发病年龄为(36±12)岁;葡萄膜炎发病年龄为(30±10)岁;③23例(100%)影像学检查均显示有骶髂关节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15例(65%)HLA-B27检査阳性,12例(52%)血沉升高,5例(22%)C反应蛋自>10mg/L;④治疗上,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局部抗炎、睫状肌麻痹剂扩瞳以防止虹膜后粘连;病情严重者,予全身激素治疗;配合中药汤剂及药物熨敷等中医特色治疗,共治愈患者23例,预后良好。结论:AS伴发前葡萄膜炎发病人群中,青年男性居多,可造成多系统功能受损。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朱定耀喻京生胡琦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前葡萄膜炎强直性脊柱炎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病例导入式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该模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深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有重要意义。
唐燕萍宋炜熙丑天舒聂慧芳曾光肖玉洁田莎王彬彬胡琦
关键词: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启发式教学
慕课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6
2020年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作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重要临床课程,具有内容繁多复杂,兼容中医与西医体系的特点,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慕课具有开放程度高,可重复,强调学习的体验和互动等基本特点,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慕课的特点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课程特点,提出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中发展应用慕课的必要性。应该充分利用慕课资源,建立更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体系,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变革,实现教育教学创新,更好地发挥慕课的教学效果,以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肖玉洁黄立中宋炜熙胡琦曾光唐燕萍聂慧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方式
TBL+CBL+PBL融合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TBL+CBL+PBL融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择96名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按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TBL+CBL+PBL融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将两组学生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BL+CBL+PBL融合教学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且值得深入研究的教学方法。
胡琦朱定耀丑天舒王彬彬邓奕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改革TBLCBLPBL
臭牡丹含药血清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角度探讨臭牡丹含药血清对肝癌MHCC97-H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臭牡丹15%含药血清作用于MHCC97-H细胞,细胞增殖/毒性法(CCK-8)观察臭牡丹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筛选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臭牡丹含药血清作用于细胞72 h后对PI3K/Akt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磷酸化Akt(p-Ak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臭牡丹含药血清作用于细胞72 h后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臭牡丹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中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在24,48,72 h的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28%,32%,43%;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随着臭牡丹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细胞的生长均受不同程度抑制,细胞的凋亡比例亦相应增加,72 h干预组抑制作用显著(P <0. 01),臭牡丹含药血清组各时间段最大凋亡率达19. 48%,19. 72%(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臭牡丹含药血清干预下各组PTEN表达量均升高(P <0. 05),PI3K,p-Akt蛋白表达均减少(P <0. 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臭牡丹含药血清可以下调NF-κB mRNA表达,上调TNF-αmRNA的表达(P <0. 05)。结论:臭牡丹含药血清可以有效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并影响其关键因子有关。
胡琦朱定耀谭小宁朱克俭
关键词:臭牡丹含药血清
新时期下“西学中”在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6
2017年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西学中"在职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为例,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西学中"在职教育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认为"西学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也构成了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定祥何清湖胡琦成绍武刘朝圣王国佐田莎邓奕辉
关键词:在职教育
“雨课堂”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4
2020年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性强、知识点多、记忆与理解难度大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代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根据现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课程教学要求,采用"雨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的应用、使用注意事项及形成性评价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阐述。
胡琦曾光唐燕萍聂慧芳邓奕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改革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臭牡丹提取物抗肝癌的作用机制
第一部分:臭牡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从PI3K/Akt信号通路角度探讨臭牡丹含药血清对肝癌MHCC97-H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臭牡丹15%含药血清作用于MHCC97-...
胡琦
关键词:臭牡丹肝癌PI3K/AKT信号通路H22荷瘤小鼠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被引量:2
2021年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连接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是医学生从学生走向医生的关键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整个专业教学过程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教学过程、师资培育、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引入思政教育进行探索。
胡琦宋炜熙肖玉洁王彬彬李丽鹏邓奕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浅探被引量:11
2019年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培育出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才。然而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结合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从修订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建设导师队伍、提高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营造创新教育环境等方面,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
胡琦朱定耀宋炜熙肖玉洁邓奕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