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峥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神经缺损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水凝胶
  • 1篇通路
  • 1篇缺损
  • 1篇网络
  • 1篇网络药理学
  • 1篇纤维蛋白
  • 1篇面神经
  • 1篇面神经缺损
  • 1篇静电纺
  • 1篇静电纺丝
  • 1篇基于网络
  • 1篇脊髓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曹峥
  • 1篇刘华蔚
  • 1篇朱立国
  • 1篇胡敏
  • 1篇李学朋
  • 1篇王秀梅
  • 1篇杨永栋
  • 1篇李润欣

传媒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及相关通路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丹参酮ⅡA治疗脊髓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相关通路。方法:利用TCMSP、BATMAN-TCM、DTPS、STITCHI、Swiss Target Prediction 5个数据库筛选出丹参酮ⅡA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s、CTD数据库检索脊髓损伤相关基因,利用韦恩图筛选丹参酮ⅡA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共有潜在靶点182个,与脊髓损伤相关的靶点157个,其中肿瘤蛋白p53(TP53)、Myc原癌基因蛋白(MYC)、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CND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JUN原癌基因蛋白(JUN)5个靶点在蛋白互作网络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丹参酮ⅡA治疗脊髓损伤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药物反应、脂多糖反应、细胞对DNA损伤刺激的反应等;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结合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MP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Apoptosis等通路有关。结论:丹参酮ⅡA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的特点,其可能通过促进神经元存活、促进轴突再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抗炎等过程对脊髓损伤过程进行干预。
贺丰朱立国赵赫姚生莲曹峥杨永栋李学朋
关键词:脊髓损伤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
定向纤维蛋白水凝胶多分支支架复合聚乙二醇凝胶修复兔全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2017年
目的探索定向纤维蛋白水凝胶(aligned fibrin hydrogel,AFG)多分支支架复合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凝胶修复全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3组:AFG-PEG组、AFG组和自体神经组。3组动物均制造出面神经主干长3 mm、各分支长7 mm的全面神经缺损模型。AFG-PEG组将覆盖了PEG凝胶的AFG多分支支架植入全面神经缺损部位后,再用PEG凝胶覆盖支架与神经断端的连接处;AFG组采用AFG多分支支架桥接全面神经缺损部位;自体神经组将切除的自体全面神经复位缝合。术后1、6及12周对3组动物进行大体观察。术后12周取材,对各组移植物的主干以及上颊支和颧支的不同部位的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 12只动物术后均存活,术区未见化脓及排异现象。AFG-PEG组的上颊支神经再生情况优于AFG组,该组靠近分叉方向的颧支部分有轴突再生;AFG组的材料降解程度较AFG-PEG组严重,该组上颊支和颧支的神经再生情况均很差;AFG-PEG组和AFG组的神经再生情况均差于自体神经组。结论 AFG可定向引导轴突再生,但由于其降解速度较神经再生速度快,复合PEG凝胶的AFG多分支支架以及单独的AFG多分支支架均不能很好地修复全面神经缺损。
李润欣刘华蔚曹峥王秀梅胡敏
关键词:静电纺丝面神经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