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家瑞

作品数:8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壤
  • 2篇岩溶
  • 2篇岩溶区
  • 2篇有机碳
  • 2篇石灰土
  • 2篇碳循环
  • 2篇土壤CO2
  • 2篇灰土
  • 2篇腐殖质
  • 2篇
  • 1篇岩溶生态
  • 1篇岩溶生态系统
  • 1篇正相关关系
  • 1篇植被
  • 1篇碳同位素组成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组成
  • 1篇土壤腐殖质
  • 1篇土壤腐殖质组...
  • 1篇土壤微生物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陈家瑞
  • 6篇曹建华
  • 4篇黄艳梅
  • 3篇杨慧
  • 3篇张美良
  • 3篇李涛
  • 2篇梁建宏
  • 2篇朱晓燕
  • 2篇严毅萍
  • 1篇李光超
  • 1篇何媛媛
  • 1篇吴夏
  • 1篇梁毅
  • 1篇庞庭才

传媒

  • 2篇中国岩溶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Journa...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桂林岩溶区石灰土发育过程中钙与腐殖质的关系
岩溶动力系统是陆地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以碳、水、钙循环为特征,这三个循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时进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碳循环、水循环已有较多的研究,尤其是对岩溶区的碳循环有较深...
陈家瑞
关键词:岩溶区石灰土腐殖质
文献传递
Soil Calcium Speciation at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al Positions in the Yaji Karst Experimental Site in Guilin, China被引量:9
2015年
Limestone soil in karst areas is the product of weathering and carbonate rock dissolution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Limestone soil in karst regions has a Ca-rich alkaline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b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lcium speciation in limestone soil remain unclear. Here, to study changes in calcium speciation in soil across seasons in a karst area,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al positions and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Yaji karst experimental site. Using 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BCR) methods, we analyzed and discuss soil calcium speciation and seasonal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We found that total soil Ca content was 2.80-11.75 g kg^-1, with an average of 5.25±0.68 g kg^-1 (mean±SE). The order of content of each Ca speciation is extractable-Ca〉reducible-Ca〉residual-Ca〉oxidizable-Ca. In addition to oxidizable-Ca, other Ca species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otal calcium. The calcium content and various forms of calcium content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changing season, but in addition to differences in residual calcium across seasons, total calcium and other forms of calcium across seasons were not different. Total calcium and different forms of calcium content were highest at sloped areas; slopes and other landforms were different but differences between plain, saddle and depression areas were not significant.
杨慧梁建宏陈家瑞曹建华
关键词:LANDFORM
桂林盘龙洞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被引量:7
2011年
以桂林盘龙洞岩溶实验场为例,选择岩溶洼地里的坡地灌木丛和洼地灌木丛2个样地,通过长期定时监测土壤CO2释放速率的季节变化、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日动态变化。得知:⑴无论是坡地还是洼地,春季和夏季时土壤CO2释放速率表层土大于深层土,秋季和冬季时深层土大于表层土,且坡地大于洼地;⑵土壤CO2的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秋季(6-9月)土壤CO2释放速率是其它时期的1-3倍,并显示与气温、土壤含水率和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李涛张美良曹建华黄艳梅陈家瑞严毅萍
关键词:碳循环土壤CO2
桂林岩溶土壤和植被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季节性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以桂林岩溶土壤为例,通过长期监测岩溶土壤及植被有机碳的δ13C值,研究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季节性变化特征,为我国南方岩溶地区碳循环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个试验点,定期采集土壤及优势种植被黄荆和檵木样品,测定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结果】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范围在-27.50‰~-17.92‰;优势种黄荆和檵木其各部位有机质的平均δ13C值范围为-28.23‰~-25.15‰,而土壤中有机碳的δ13C值范围为-22.32‰~-19.00‰;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洼地灌木丛>坡地灌木丛>洼地灌草丛,且都为表层土(0~5cm)>深层土(10~20cm)。【结论】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变幅较大,但坡地灌木丛、洼地灌木丛和洼地灌草丛三者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总体上土壤δ13C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表明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明显高于当地植被有机碳的δ13C值。
李涛吴夏黄艳梅陈家瑞张美良朱晓燕
关键词:有机碳碳循环
桂林丫吉岩溶区土壤有机碳和pH值与钙形态分布的关系初探被引量:13
2017年
钙是岩溶环境的主要构成元素,是决定岩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关键要素之一。为研究岩溶区土壤有机碳和p H值与钙形态分布的关系,在桂林丫吉岩溶试验场以3个月为周期共2年的时间采集自然植被土壤,利用BCR方法对钙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岩溶区各形态钙中以酸溶态钙含量最多,占土壤全钙的61.63%,表明岩溶区石灰土中钙活跃的迁移状态和生物作用,钙在石灰土中具有较高的活度。并且各形态钙的大小顺序为酸溶态>可还原态>残渣态>可氧化态;(2)除可氧化态钙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各形态的钙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P<0.01);与土壤有机碳类似,除可氧化态钙与p H值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其余土壤钙形态与p H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利用冗余分析可以对各形态钙与有机碳和p H值的关系大小进行排序,各形态钙与有机碳和p H的关系大小顺序均为:可还原态钙>酸溶态钙>残渣态钙>可氧化态钙。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清晰的了解钙在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和运动特征,为深入理解岩溶区钙循环提供基础数据。
杨慧陈家瑞梁建宏曹建华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PH值岩溶区岩溶生态系统正相关关系
西南典型岩溶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分别选取桂林、重庆、贵州三地的林地、耕地等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20、40、60 cm深3个土层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三大微生物类群进行计数,结果显示:(1)与非岩溶区相比,岩溶区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非岩溶区,真菌数量反之,且岩溶区微生物总量大于非岩溶区。(2)岩溶区土壤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夏季所占比例最高达到94.7%,秋季达93.8%;放线菌最高夏季为33.1%,秋季为55.4%;真菌夏季最高达55.9%,秋季为4.4%。(3)微生物数量变化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性,但总体而言,夏季各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秋季,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存在一致性,真菌和放线菌则不明显。造成这种区别的因素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理特性等。
陈家瑞曹建华李涛黄艳梅庞庭才何媛媛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数量
桂林盘龙洞岩溶表层带土壤CO2浓度的季节变化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以桂林盘龙洞岩溶实验场为例,选择岩溶洼地里的坡地和洼地2个样地,通过长期定时监测土壤CO2浓度变化,表明:(1)土壤CO2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6—8月)土壤CO2浓度是其它时期的2~3倍,并显示与气温、降水和生物活动密切相关;(2)洼地地段土壤CO2浓度比坡地地段要高,尤其夏季时洼地比坡地高近1000mg/m2;(3)在垂直剖面上,大多数的情况下土壤CO22浓度随土壤深度的递增而升高,但在雨季时坡地(-50cm与-80cm处)和洼地(-80cm与-100am处)的土壤CO2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李涛曹建华张美良黄艳梅陈家瑞严毅萍李光超朱晓燕
关键词:土壤CO2气温
石灰土发育过程中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与土壤钙赋存形态关系被引量:29
2012年
选取桂林典型石灰土不同发育阶段土样(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对土壤中腐殖质组成、土壤钙的形态及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石灰土发育过程中,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总碳量分别为230.15mg/g、37.49mg/g、17.94mg/g,胡敏酸所占比例分别为31.94%、9.44%、7.25%,富啡酸所占比例为1.04%、36.14%、66.16%,胡敏素为67.02%、54.41%、26.59%;(2)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中土壤钙全量分别为21 486.66mg/kg、6 913.33mg/kg、5 540.17mg/kg,且三种土壤中均是酸溶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7.58%、74.69%、80.83%,其次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和可氧化态;(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钙及其各形态均与土壤有机碳总量、胡敏酸、胡敏素成正相关关系,与富啡酸成负相关关系,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钙含量及赋存形态。
陈家瑞曹建华梁毅杨慧
关键词:石灰土腐殖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