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斌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抑素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生长抑素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 2篇肠易激
  • 2篇肠易激综合征
  • 1篇大细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模型研制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氧化酶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预后
  • 1篇治疗肝硬化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大出...

机构

  • 5篇铜陵市人民医...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6篇汪斌
  • 2篇韩真
  • 1篇林天增
  • 1篇叶献词
  • 1篇糜叶俊
  • 1篇余海
  • 1篇束庆文
  • 1篇钟平
  • 1篇刘太平

传媒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组织胃泌素、环氧化酶2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水平的主成分分析-决策树模型对胃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 研究组织胃泌素(GAS)、环氧化酶(COX)-2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水平的主成分分析(PCA)-决策树模型对胃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胃癌患者,检查患者外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获取患者手术癌组织、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查患者组织GAS、COX-2阳性水平,并建立决策树分析模型,评估各指标水平对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癌组织GAS、COX-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随访3年共有20例(33.33%)患者淋巴结转移纳入转移组,余40例纳入未转移组,转移组胃癌组织GAS、COX-2分值及外周血PLR、NLR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5).随访3年共有7例(11.67%)患者死亡纳入死亡组,余53例纳入存活组,死亡组胃癌组织GAS、COX-2分值及外周血PLR、NLR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淋巴结转移、死亡的单项检测以COX-2诊断价值最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0.946.PCA-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 显示淋巴结转移、死亡诊断准确率为86.67%、80.00%,预测准确率为80.00%、100.00%.结论 组织GAS、COX-2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水平对胃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一定程度诊断价值,借助PCA-决策树模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汪斌林萍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决策树环氧化酶2淋巴细胞
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研究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铋剂四联疗法与经典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403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138例、B组142例、C组123例。A组采用果胶铋20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共10 d;B组采用果胶铋20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共14 d;C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共14 d。观察三组患者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成本-效果比。结果 A、B、C三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83.33%、83.80%、71.54%,A组与B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Hp根除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2.11%、0.81%,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0、2.09、2.04。结论三种治疗方案均未达到Hp根除率>90%的理想方案。但三种方案的比较中含铋剂10 d与14 d四联疗法Hp根除率较高,接近理想方案。含铋剂10 d四联疗法成本-效果比最好,建议临床使用。14 d三联疗法Hp根除率仅达71.54%,远低于理想标准,不建议临床使用。
束庆文余海叶献词汪斌林天增糜叶俊程四八刘太平钟平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疗效
肥大细胞及肠嗜铬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的表达及意义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及肠嗜铬细胞(EC)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其在IBS内脏高敏感性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56例,对照组25例。肠道黏膜标本取自回盲部、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应用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MC和EC进行染色,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IBS患者回盲部、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MC明显增多(P<0.05),直肠MC无明显变化;IBS患者MC存在显著变异;IBS患者肠黏膜EC阳性细胞表达增强(P<0.05),其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MC和EC的相互作用在IBS内脏高敏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汪斌韩真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肥大细胞肠嗜铬细胞
生长抑素联合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灌肠治疗不完全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43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给予基础常规治疗,连续胃肠减压禁食、水,稀释肥皂水灌肠,预防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补液支持营养;联合治疗组19例除常规内科治疗外,联合应用生长抑素6mg/q12h静滴与灌肠治疗,直至患者腹痛缓解并能进食。比较2组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通气通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肛门通气通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灌肠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并可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及有利于促进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修复有关。
汪斌谢晨玲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生长抑素灌肠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研制现状和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特点是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的改变。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研究显示IBS可能与肠道动力、内脏感觉过敏和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此文对IBS动物模型研制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汪斌韩真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动物
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不同剂量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3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分别采用生长抑素6mg/q12h、3mg/q12h持续静脉泵入的治疗方案,直至出血停止。[结果]高剂量组在平均止血时间、输血量、止血有效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加倍应用生长抑素的止血效果优于常规剂量,在出血量较大时更显示出增加剂量的重要性。
汪斌
关键词:肝硬化生长抑素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