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燕婷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分离蛋白
  • 5篇大豆分离
  • 5篇大豆分离蛋白
  • 4篇微胶囊
  • 4篇壳聚糖
  • 3篇蒜油
  • 3篇大蒜
  • 3篇大蒜油
  • 2篇蛋白溶解性
  • 2篇溶解性
  • 2篇乳化
  • 2篇食品
  • 2篇食品加工
  • 2篇食品加工过程
  • 2篇转氨酶
  • 2篇复凝聚
  • 1篇乳化活性
  • 1篇乳化性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 1篇腊肠

机构

  • 7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作者

  • 7篇孙燕婷
  • 6篇肖军霞
  • 6篇黄国清
  • 2篇王世清
  • 1篇杨剑
  • 1篇仇宏伟
  • 1篇孙萍

传媒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和乳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11年
采用超声波处理大豆分离蛋白,观察对其溶解性和乳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时的温度和时间、NaCl浓度以及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均会影响其溶解性和乳化活性。0.01g/mL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调节pH6.0,在室温(23~25℃)下采用500W超声功率处理5min时,其溶解度最大达1023μg/mL,是未超声处理(805.9μg/mL)的1.3倍,乳化活性达18.3mL/g,是未超声处理(11.9mL/g)的1.5倍。超声处理可以显著提高SPI的溶解性和乳化活性,这为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燕婷黄国清肖军霞仇宏伟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超声处理溶解性乳化活性
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和乳化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研究了pH、大豆分离蛋白(SPI)质量浓度、NaCl浓度、搅拌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SPI溶解性和乳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8%的SPI在pH6.0的条件下,实验浓度范围内的NaCl均使SPI溶解性和乳化性降低,适当的延长搅拌时间和升高温度可以显著提高SPI溶解性和乳化性。在室温条件下,搅拌50 min时SPI溶解度最大达1070.7μg/mL,是未处理SPI(696.7μg/mL)的1.5倍;搅拌10 min时SPI乳化性最大达24.3 mL/g,是未处理SPI(15.5 mL/g)的1.6倍;而在加热条件下,60℃时SPI的溶解度(1100μg/mL)和乳化性(33.8 mL/g)达到最大,分别是未处理SPI的1.6倍和2.2倍。研究为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燕婷黄国清孙萍肖军霞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乳化性
一种以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壁材的大蒜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壁材的大蒜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和大蒜油制成均一乳状液,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1-1:4;调节乳状液pH值到6....
肖军霞黄国清孙燕婷王世清
文献传递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凝聚相及其载油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是以低温豆粕为原料分离提取的一种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两性电解质;壳聚糖(Chitosan,Ch)是几丁质脱乙酰后的产物,是自然界唯一一种带正电的天然大...
孙燕婷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
阿拉伯胶/壳聚糖复凝聚相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3
2013年
以阿拉伯胶和壳聚糖分别为聚阴离子和聚阳离子,构成复凝聚体系,研究pH、温度、时间、离子强度和总固形物浓度及配比等因素对阿拉伯胶/壳聚糖复凝聚反应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凝聚相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添加NaCl,采用去离子水处理条件下,将1%壳聚糖和6%阿拉伯胶等体积混合,调节pH4.5,于45℃条件下保温10min,此时得到的复凝聚相的浊度为0.929,最大凝聚相产率达86.5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凝聚相是阿拉伯胶和壳聚糖通过静电相互吸引结合而成。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复凝聚相含有大小不一液泡的微观网状结构。
孙燕婷黄国清肖军霞杨剑
关键词:壳聚糖阿拉伯胶复凝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
一种以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壁材的大蒜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壁材的大蒜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和大蒜油制成均一乳状液,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1-1:4;调节乳状液pH值到6....
肖军霞黄国清孙燕婷王世清
文献传递
大蒜油微胶囊的表征及在腊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复合壁材,以大蒜油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大蒜油微胶囊,并对大蒜油微胶囊的感官性状、理化性质、超微结构、成分变化及在腊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油微胶囊呈黄白色、松脆状固体,具有蒜香味;水分含量低,粒度小,流动性较好;GC/MS分析显示微囊化后的大蒜油的主要成分仅损失了甲基烯丙基二硫醚,保留了大蒜油中二烯丙基单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甲基-2-丙烯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和二烯丙基四硫醚等主要有效成分;添加了大蒜油微胶囊的腊肠具有典型的蒜香味,且蒜香柔和,其风味和口感明显优于添加大蒜泥和大蒜油的腊肠,这表明大蒜油微胶囊可代替大蒜泥或大蒜油作为调味料用于生产蒜味腊肠。
黄国清肖军霞孙燕婷
关键词:大蒜油微胶囊腊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