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小平

作品数:33 被引量:172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半固态
  • 16篇合金
  • 8篇铝合金
  • 8篇镁合金
  • 7篇显微组织
  • 5篇力学性能
  • 5篇7075铝合...
  • 5篇AZ91D镁...
  • 5篇力学性
  • 4篇坯料
  • 4篇热轧
  • 4篇冷变形
  • 4篇P
  • 3篇应力诱发
  • 3篇冷轧
  • 3篇半固态坯
  • 3篇半固态坯料
  • 3篇半固态组织
  • 3篇AZ91D
  • 3篇Q

机构

  • 18篇华北理工大学
  • 10篇哈尔滨理工大...
  • 6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东北轻合金有...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唐山国丰钢铁...

作者

  • 33篇郑小平
  • 19篇宋进英
  • 19篇田亚强
  • 18篇陈连生
  • 6篇吉泽升
  • 5篇路维
  • 4篇魏英立
  • 4篇赵丹
  • 4篇李春晓
  • 3篇左锋
  • 3篇朱宝宏
  • 3篇张荣华
  • 3篇张贵杰
  • 2篇张永安
  • 2篇王海波
  • 2篇徐静辉
  • 2篇李跃
  • 2篇姜龙
  • 1篇刘兆晶
  • 1篇闫洪华

传媒

  • 8篇热加工工艺
  • 5篇金属热处理
  • 3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铸造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钢铁钒钛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第二届全国塑...

年份

  • 1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Z91D镁合金半固态静态剪切流变特征的研究
2005年
为了研究镁合金在半固态下的流变特征,依据铸造合金的流变学原理,利用自制的模具,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坯料进行了半固态静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保温时间、原始组织等参数对流变特征的影响,建立了AZ91D镁合金半固态流变特征的H1—(N1/H2)—(N2/S)五元件机械模型.结果表明,在加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形速率随加载时间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半固态状态下存在一个发生变形的临界剪切应力;临界剪切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郑小平王海波李冬华
关键词:AZ91D镁合金半固态流变特征
应变诱发AZ91D镁合金半固态材料制备
采用应变诱发方法制备出了AZ91D镁合金半固态材料,给出了完整的制备工艺,考察了变形率、温度、保温时间对固相分数、组织形态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只在冷变形条件下,在570℃保温一定时间后,可制备出固相分数最小...
吉泽升左锋郑小平路维
关键词:AZ91D冷变形应力诱发半固态
文献传递
AZ91D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成形工艺研究
半固态金属成形(SSP)具有近终成形,成形零件致密、力学性能良好、机械加工量少,模具寿命长,可制造复杂结构件等独特的优点,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镁合金熔液由于易于氧化燃烧,常规成形加工困难,质量不易控制。...
郑小平
关键词:AZ91D半固态成形流动性能
文献传递
半固态AZ91D镁合金坯料热压缩后的显微组织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轧制诱发熔化激活法制备的AZ91D镁合金半固态坯料在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温度300~400℃的条件下进行了高温压缩行为研究,研究了应变速率与变形温度对试样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试样各变形区的显微组织特性。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与变形温度是影响试样显微组织的两个重要因素,应变速率越小,变形温度越高,晶粒平均尺寸越大,尺寸均匀性越好。经过热压缩,α-Mg固相颗粒沿垂直于压缩方向被压长,而"液相"则变化不明显,表明α-Mg固相颗粒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液相"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差。压缩试样不同变形区的显微组织特征明显不同:试样心部固相颗粒发生了明显变形,而其他部位固相颗粒变形程度不大;"液相"被挤压到了试样两侧,而固相没有发生明显偏聚,表明在压力加工中"液相"比固相颗粒更容易移动。
龚文源张贵杰郑小平田亚强宋进英陈连生
关键词:AZ91D镁合金半固态热压缩变形显微组织
55Mn冷轧带钢边裂的产生原因及冷轧控制措施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分析了55Mn冷轧带钢边裂缺陷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优化的冷轧控制措施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因铸坯本身有微小裂纹,致使其在热轧加热过程中产生局部脱碳是造成冷轧带钢边裂的直接原因;通过将拉矫机的延伸率参数设定为正常时的50%,酸洗液质量浓度较正常的增大5%~10%,酸洗速度降至正常时的70%,前两个机架的负荷分配设定为总压下量的70%以上,机架间的微拉应力控制在正常时的70%以内,能够有效控制此边裂现象的出现。
陈连生李跃宋进英郑小平田亚强李广林
关键词:边裂冷轧
I&Q&P工艺下碳配分时间对0.12C-1.33Mn-0.55Cu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场发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I&Q&P工艺中合金元素配分后不同碳配分时间对0.12C-1.33Mn-0.55Cu钢组织演变、力学性能和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用钢经双相区保温后,合金元素Cu、Mn有明显的配分效果;与Q&P处理相比,I&Q&P处理钢抗拉强度虽略有下降,但强塑积提高了6 517MPa·%;在双相区Cu、Mn元素配分后,随着碳配分时间的不断增加,马氏体板条缠结减少且逐渐变的条理清晰,随后出现回火马氏体,并有渗碳体的析出,钢的抗拉强度逐渐减小,伸长率则先增大而后减小,配分时间到90s时,强塑积达到最大为25 861MPa·%;在不同的配分时间下,钢的伸长率变化趋势与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陈连生徐静辉米振鹏田亚强郑小平宋进英
关键词:强塑积
初始组织对低碳钢IQ&P工艺残留奥氏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双相区再加热-淬火-碳配分(IQ&P)工艺,研究初始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IQ&P-Ⅰ多相钢和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IQ&P-Ⅱ多相钢的组织形貌、残留奥氏体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初始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IQ&P-Ⅰ多相钢室温组织中,铁素体和马氏体基本呈块状分布,块状残留奥氏体存在于铁素体与马氏体界面处,薄膜状只存在于马氏体内的板条之间,且残留奥氏体含量较少,TRIP效应不明显,其抗拉强度为957 MPa,伸长率只有20%,强塑积为19905.6MPa·%。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IQ&P-Ⅱ多相钢中铁素体和马氏体大多呈灰黑色的板条状或针状,且细小的针状马氏体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残留奥氏体只以薄膜状平行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体积分数达到了13.2%,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TRIP效应较明显,强塑积达到21560MPa·%,可以获得强度和塑性的良好结合。
陈连生胡宝佳宋进英张健杨郑小平魏英立田亚强
关键词:多相钢残留奥氏体强塑积
半固态6061合金热轧板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冷轧+半固态热处理+热轧的工艺制备出半固态6061合金板,并对该板材进行显微组织观察与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061合金半固态坯料热轧后,半固态显微组织的α-Al固相颗粒沿RD与TD方向拉长,沿RD方向拉长幅度较大,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而"液相"则变化不明显,塑性变形能力较差。6061合金半固态坯料热轧薄板沿RD方向的抗拉强度为125.38 MPa,伸长率为6.43%;相比6061合金铸态坯料热轧薄板,抗拉强度提高了14.64%,伸长率却降低了72.57%。
龚文源姜龙郑小平宋进英田亚强陈连生
关键词:6061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热轧力学性能
镁基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35
2004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SiC、碳纤维、B4C、Al2O3、Al18B4O33和TiC)、制备方法和界面研究等几个方面,并指出了研究镁基复合材料中注意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胡茂良吉泽升宋润宾郑小平
关键词:镁基复合材料增强相碳纤维AL2O3
半固态加热工艺对707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SIMA)制备了7075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了半固态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7075铝合金半固态坯料显微组织及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固态等温温度越高,球形率越好,液相率越高,初生α-Al固相颗粒的尺寸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坯料的抗压强度则呈与之相反的趋势,等温温度595~610℃时达到理想状态;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初生α-Al固相颗粒的球形率越好,颗粒尺寸逐渐增大,液相率无明显变化,而坯料的抗压强度呈先升高后略微下降的趋势,保温时间15~30 min时达到理想状态;在595℃保温30 min时,获得的7075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的初生固相颗粒均匀、细小、圆整,抗压强度可达426.82 MPa。
李春晓郑小平赵丹田亚强宋进英陈连生
关键词:7075铝合金抗压强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