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国鹏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导电
  • 2篇导电玻璃
  • 2篇电凝
  • 2篇针孔
  • 2篇数据采集
  • 2篇数据采集卡
  • 2篇光电检测
  • 2篇光电检测器
  • 2篇闭合器
  • 2篇采集卡
  • 1篇道生
  • 1篇电热
  • 1篇中肠
  • 1篇射频电流
  • 1篇生物阻抗
  • 1篇双极型
  • 1篇温度测量
  • 1篇温度测量系统
  • 1篇功率
  • 1篇LABVIE...

机构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微创医疗器械...

作者

  • 4篇游国鹏
  • 3篇任彬彬
  • 2篇宋成利
  • 2篇李昊
  • 2篇周宇
  • 2篇陈志雄
  • 2篇罗艳芳
  • 2篇杨琦
  • 2篇陈明惠
  • 1篇徐文栋
  • 1篇李心翔
  • 1篇李殿立
  • 1篇李博婷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热闭合过程中肠道生物阻抗变化与闭合效果
2015年
提出了鸡大肠组织在使用双极型电热闭合系统进行闭合过程中的生物阻抗变化情况与最终闭合效果。通过控制双极型闭合系统的能量输出时间,来观察不同作用时间下鸡大肠组织Cole曲线的变化情况,并通过Cole函数中的4个参数来计算其等效生物阻抗模型。同时结合闭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闭合结束后的肠道爆破压来推断组织内部的变化信息,并且验证肠道闭合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闭合过程中鸡大肠组织呈现三个变化阶段:第一阶段细胞外液电阻Re和细胞内液电阻Ri上升,细胞膜电容Cm减小;第二阶段内Re和Ri维持小幅波动,而Cm缓慢上升;到了第三阶段Re和Ri再次急剧上升而Cm则大幅下降。根据等效生物阻抗模型、组织温度以及爆破压变化数据,推断出细胞内部在这三个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且实验证明双极型电热闭合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闭合肠道组织。
谢延媛周宇任彬彬游国鹏谢李菲李博婷徐文栋宋成利
关键词:生物阻抗大肠
基于电凝闭合器的组织含水量实时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凝闭合器的组织含水量实时测量装置,包括带有驱动电路的发光二极管、第一凸透镜、圆形针孔、第二凸透镜、两块相互并排放置的导电玻璃、第三凸透镜、光电探测器、滤波放大电路、数据采集卡以及电脑,驱动电路使发光...
陈明惠杨琦罗艳芳游国鹏任彬彬陈志雄李昊
文献传递
大功率射频电流环境下的温度测量系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实现在使用基于大功率射频电流的电外科设备的手术过程中手术部位的温度测量,以达到有效控制生物组织热损伤程度。方法:利用电外科设备输出的特点,采用间断性测量方法;在测量过程中,首先用K型热电偶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利用精密热电偶放大器AD8495实现温度与电信号的线性输出,最后在电信号经过调理和隔离电路后通过DAQ采集送入PC机;在PC机内利用Labview软件实现数据采集、温度校准、温度显示以及数据储存。结果:结合Labview虚拟仪器研制出的温度测量系统能够在大功率射频电流环境下稳定、有效的进行温度测量,其测量误差为±1℃。结论:电外科设备在生物体腔道闭合、焊接等手术过程中其能量是间断性的即有一定的占空比,温度测量系统只在能量输出为空时进行测量,虽然整个过程不是持续的,但总体能够反映温度变化趋势。在利用大功率射频能量实现猪大肠吻合的实验中,该温度测量系统达到了医生所期望的测量要求,且为以后开发温度控制的智能化电外科仪器奠定了基础。
李殿立周宇游国鹏宋成利刘道志李心翔
关键词:温度测量LABVIEW
基于电凝闭合器的组织含水量实时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凝闭合器的组织含水量实时测量装置,包括带有驱动电路的发光二极管、第一凸透镜、圆形针孔、第二凸透镜、两块相互并排放置的导电玻璃、第三凸透镜、光电探测器、滤波放大电路、数据采集卡以及电脑,驱动电路使...
杨琦陈明惠罗艳芳游国鹏任彬彬陈志雄李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