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兆影

作品数:6 被引量:1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断裂带
  • 3篇热演化
  • 3篇裂带
  • 2篇新生代
  • 2篇源岩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盆地
  • 2篇郯庐断裂
  • 2篇郯庐断裂带
  • 2篇裂变径迹
  • 2篇磷灰石
  • 2篇磷灰石裂变径...
  • 2篇镜质体
  • 2篇镜质体反射率
  • 2篇构造-热演化
  • 2篇渤海湾盆地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温梯度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李兆影
  • 5篇邱楠生
  • 4篇苏向光
  • 3篇李政
  • 3篇柳忠泉
  • 2篇张林晔
  • 1篇张杰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沾化凹陷构造—热演化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根据镜质体反射率利用EASY%Ro动力学模型对济阳坳陷沾化凹陷进行热演化模拟。通过对沾化凹陷四个洼陷20口井的单井热史模拟分析了该区新生代的热演化状况.研究表明,沾化凹陷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其古地温是逐渐降低的,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地温梯度为3.8~4.8℃/100m,此后其地温梯度缓慢降低至现今的2.9~3.6℃/100m.并且其内部的各洼陷之间的热演化历史存在差异,在整个新生代演化历史中,埕北洼陷的平均古地温梯度最高,其次是孤南—孤东洼陷,桩西—五号桩地区最低,而渤南洼陷则介于它们之间.新生代以来,沾化凹陷岩浆活动(构造-热事件)十分强烈,且这种岩浆活动受基底断裂的控制.各洼陷热演化特征有一定的差异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构造部位并且受不同方向和不同发育时间的断裂控制而造成的,也即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
苏向光邱楠生柳忠泉张林晔李兆影
关键词:沾化凹陷镜质体反射率地温梯度
郯庐断裂带两侧坳陷古热场及其与断裂带活动的关系探讨
<正>1地质概况郯庐断裂带是亚洲东部最重要的深大断裂之一,也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带、成矿带。郯庐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对我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沉积岩相古地理、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都具有明显的...
邱楠生苏向光李兆影
文献传递
郯庐断裂中段两侧坳陷古近系烃源岩分布发育特征研究
本文在大量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补充639项次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测试,编制了郯庐断裂带中段两侧主要坳陷的孔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一段、东营组的暗色泥岩等厚图、烃源岩层段的有机质含量等值线图、有机质类型分布图及各层段底界成熟度...
李兆影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烃源岩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地球化学
郯庐断裂中段两侧坳陷的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特征被引量:42
2007年
郯庐断裂带两侧分布众多的坳陷,其构造-热演化历史对于这些含油气坳陷的油气成藏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模拟计算了郯庐断裂带中段两侧6个坳陷120口单井的热演化历史,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坳陷新生代的地温梯度演化特征.总体上,郯庐断裂两侧坳陷的古地温梯度在新生代是逐渐降低的,在古近纪较高而新近纪仅比目前的地温梯度略高;结合构造沉降史的恢复结果,认为其反映了研究区由断陷向坳陷转化的构造演化特征.根据各坳陷古地温梯度的演化模拟结果,距离郯庐断裂带不同位置的坳陷其古热场特征存在差异.位于断裂带内的辽河盆地、渤中和昌潍坳陷古热场较高(第三纪初期的地温梯度达到57-59℃/km),且辽河盆地和昌潍坳陷在第三纪地温梯度一直处于较高的状况,而渤中坳陷新近纪时期的较低地温梯度是由于其大的构造沉降所致.远离郯庐断裂带的冀中和临清坳陷的古热场及其演化程度均是较低的,第三纪初期的地温梯度分别为53℃/km和50℃/km.由此推测郯庐断裂带在第三纪以来的活动性对其两侧地区热场的影响较大.郯庐断裂带两侧坳陷地温场的差异在宏观上受控于郯庐断裂的演化,在局部地区受控坳(盆)断裂等构造的影响.
邱楠生苏向光李兆影张杰柳忠泉李政张林晔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构造-热演化镜质组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被引量:74
2006年
沉积盆地的热历史是盆地的构造演化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及油气成藏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模拟计算了济阳坳陷70口单井新生代以来的热演化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济阳坳陷内东营、沾化、惠民和车镇4个凹陷的地温梯度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新生代以来的古地温梯度是逐渐降低的,但在早第三纪时期下降的幅度较大,而在晚第三纪-第四纪则下降的幅度明显较小;济阳坳陷在孔店组沉积时期的地温梯度为54.0-50.0℃/km之间,沙河街沉积时期为50.0-40.0℃/km,东营组沉积时期为40.0—38.5℃/km。晚第三纪时期为38.5—35.5℃/km,第四纪以来基本未变.坳陷内4个凹陷的古地温梯度演化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早第三纪末期的东营构造运动以后,各凹陷的地温梯度演化差异更加明显.在晚第三纪时期,济阳坳陷各凹陷的地温梯度变化均较小,地温梯度的高低依次为东营凹陷、沾化凹陷、惠民凹陷和车镇凹陷.车镇凹陷的古地温梯度在整个新生代演化历史中均是济阳坳陷最低的.这种地温演化的差异与各凹陷的构造沉降演化史密切相关,同时地温演化差异也导致了各凹陷的烃源岩在生烃门限深度的差异.济阳坳陷的古地温梯度演化特征反映了济阳坳陷由断陷向坳陷的构造演化特征.
邱楠生苏向光李兆影柳忠泉李政
关键词:构造-热演化热历史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
渤海湾盆地深层孔店组烃源岩评价被引量:18
2006年
根据实测和收集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渤海湾盆地的烃源岩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热演化特征。从有机质含量(TOC)、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S1+S2、有机质类型、成熟度(Ro)和暗色泥岩厚度等方面对孔店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昌潍坳陷孔二段、黄骅坳陷的沧东和南皮凹陷孔二段烃源岩生烃指标最好,评价为好烃源岩;冀中西部相对较差,为中等烃源岩和差—中等烃源岩;而济阳坳陷南部钻遇孔二段的井点有限,数据差异较大,仅从现有数据可评价东营、沾化、惠民烃源岩为中等—较好烃源岩,其中生烃较好的应为东营凹陷;临清坳陷有机碳含量低,为差烃源岩;其余地区暗色泥岩少或无,不能成为烃源岩。
李兆影邱楠生李政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烃源岩第三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