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辉

杨辉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创业
  • 3篇实证
  • 3篇资本
  • 3篇集群
  • 3篇产业集群
  • 2篇大学生
  • 2篇社会资本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创业人才
  • 2篇创业者
  • 1篇大学毕业
  • 1篇大学毕业生
  • 1篇大学生消费
  • 1篇大学生消费行...
  • 1篇大学生学习
  • 1篇学习氛围
  • 1篇社会资本视角
  • 1篇实证分析
  • 1篇素质模型构建
  • 1篇能动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江苏大学

作者

  • 7篇杨辉
  • 5篇胡蓓
  • 2篇惠杰
  • 2篇朱永跃
  • 2篇孙小杰
  • 2篇许羡羡
  • 1篇翁清雄
  • 1篇黄蕾

传媒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新校园(上旬...
  • 1篇预测
  • 1篇企业经济
  • 1篇情报杂志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对创业人才学习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创业人才通过获取特定的资源和信息提升个人创业能力,产业集群内部丰富的资源为创业人才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资源观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学习的影响,可以为构建集群创业人才学习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创业人才学习的四个内容维度结构:自我学习,业务学习,关系管理学习和企业管理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集群共享性资源对创业人才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群共享性资源的三个维度(集体声誉、资源的交换与组合强度以及当地机构的参与程度)对创业人才学习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胡蓓杨辉黄蕾
关键词:创业人才创业学习实证研究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产业集群对创业者的孵化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对产业集群特点、创业者社会资本和创业者成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社会资本视角梳理分析出产业集群促进创业者成长的3条途径,即机会识别、资源获取和知识传播,结合对产业集群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产业集群对创业者的孵化作用模型,对于解释产业集群对创业者的影响和孵化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下一步的实证检验打下了基础。
胡蓓杨辉
关键词:社会资本产业集群创业者孵化
从校园垃圾看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正确消费观的引导和培养
2013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垃圾也随之出现在校园中。校园垃圾的出现反映着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本文首先对江苏大学校园生活垃圾的现状进行调查,继而从中分析大学生的不同消费行为。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进而从美化学校环境、健康理性地生活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
杨辉惠杰许羡羡孙小杰
关键词:校园垃圾
创业者社会资本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关系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运用文献分析和关键技术方法对15名创业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构建了由认知维度、关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资源维度组成的创业者社会资本四维结构模型,并开发了创业者社会资本量表,通过对成立不超过42个月的新创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创业者社会资本4个维度与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创业者社会资本的4个维度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胡蓓杨辉朱永跃
关键词:创业者社会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
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模型构建被引量:12
2012年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的理论分析,并基于"资本"的视角构建了由心理资本、关系资本和能力资本三个维度组成的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为验证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调查问卷,运用SPSS和LISREL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支持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模型的理论建构,并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稳定性。
朱永跃胡蓓杨辉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业人才资本
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调查与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对江苏大学在校本科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现状及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状况,并找出原因,提出激发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途径,为学生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提供依据。
惠杰杨辉许羡羡孙小杰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习氛围
基于求职者视角的组织人才吸引力实证分析——以十所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倾向为例被引量:28
2008年
本文从求职者的视角对组织人才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并以全国十所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为对象,采用ANOVA差异分析和AHP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显示:(1)组织的人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六个维度,按重要性排序先后为组织特性、职业发展、报酬制度、组织表现、学习培训制度、工作特性;(2)组织对不同性别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在组织特性这个维度上差异较为显著;(3)构建了组织人才吸引力评价模型。
胡蓓翁清雄杨辉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