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188 被引量:1,314H指数:20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导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1篇化学工程
  • 30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食品
  • 16篇淀粉
  • 16篇发酵
  • 16篇氨酸
  • 15篇鹰嘴豆
  • 14篇纯化
  • 12篇乳酸
  • 12篇超高压
  • 11篇酶学性质
  • 9篇生物转化
  • 9篇抗氧化
  • 9篇活性
  • 9篇苯乳酸
  • 8篇芽孢
  • 8篇芽孢杆菌
  • 8篇慢消化淀粉
  • 8篇基因
  • 7篇蛋白
  • 7篇分离纯化
  • 6篇膳食

机构

  • 188篇江南大学
  • 5篇盐城工学院
  • 2篇南通纺织职业...
  • 2篇南通励成生物...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太极集团有限...
  • 1篇江苏工程职业...
  • 1篇华宝食用香精...
  • 1篇浙江纳美新材...
  • 1篇浙江纳美材料...

作者

  • 188篇张涛
  • 156篇江波
  • 88篇沐万孟
  • 67篇缪铭
  • 11篇常明
  • 11篇金青哲
  • 11篇王兴国
  • 10篇刘睿杰
  • 7篇王璋
  • 6篇刘坚
  • 6篇李艳红
  • 6篇陈静静
  • 5篇彭英云
  • 5篇王潮霞
  • 5篇赵萌
  • 5篇李兴峰
  • 4篇金征宇
  • 4篇杨帆
  • 4篇范柳萍
  • 4篇邢庆超

传媒

  • 57篇食品与发酵工...
  • 45篇食品工业科技
  • 20篇食品与生物技...
  • 11篇食品科学
  • 8篇中国油脂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现代化工
  • 2篇无锡轻工大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营养学报
  • 2篇粮食与油脂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涂料工业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纺织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20篇2012
  • 16篇2011
  • 13篇2010
  • 11篇2009
  • 22篇2008
  • 2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有糖的生物转化生产策略:Izumoring方法被引量:14
2007年
稀有糖是在自然界中存在但含量极少的一类单糖及衍生物,在膳食、保健、医药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综述了一种稀有糖的生物转化生产策略——Izumoring方法,即利用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醛糖异构酶和多元醇脱氢酶等进行所有单糖及糖醇之间的相互转化;利用该原则,分别构建了己糖类、戊糖类和丁糖类的Izumoring转化策略,并可获得所有稀有糖的酶反应和生物转化生产途径。同时,展望了稀有糖生物转化生产的研究趋势。
沐万孟张涛江波张华
关键词:生物转化
鹰嘴豆分离蛋白分离纯化被引量:3
2008年
以Native-PAGE或RP-HPLC为纯度检测手段,运用Sephacryl S-200和DEAE-Sepharose CL-6B对CPI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为170kD(标记为B)和110kD标记为(D)的两个主要组分,这两个主要组分分别占蛋白质总量的60.4%和17.7%。
张涛江波沐万孟李艳红
关键词:鹰嘴豆蛋白质分离纯化
膳食淀粉的生物利用度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022年
膳食淀粉作为人体主要能量来源,其生物利用度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密切相关。膳食淀粉的生物利用度主要受食品基质与淀粉本身结构性质的影响,在慢性疾病大流行背景下,膳食淀粉的消化行为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提出多种体外评价方法用于分析膳食淀粉的消化机制,相较于体内试验,体外法在效率、重复性、成本和伦理上优势明显,同时能够有效指导食品加工和消费选择。作者概述了目前淀粉消化体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各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一方面为开发符合我国膳食模式的体外消化模型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为我国淀粉基食品分类与分级提供技术指导。
周晓张涛缪铭
关键词:生物利用度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被引量:7
2011年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是生物法生产新型功能性因子D-阿洛酮糖最为有效的酶。作者克隆到一种新型的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来源于微生物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H10。以pET-22b(+)为载体质粒,E.coliBL21(DE3)为宿主细胞,构建了基因重组菌,IPTG可诱导目的蛋白质的过量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的重组蛋白质样品进行SDS-PAGE分析,在约31 000处出现显著的特征蛋白质条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该重组酶具有较高的转化活性。
储菲菲邢庆超沐万孟张涛缪铭江波周榴明
关键词:克隆
L-鼠李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2018年
L-鼠李糖异构酶(L-rhamnose isomerase,L-RI)具有广泛的底物谱,能够催化包括D-阿洛糖与D-阿洛酮糖在内的多对五元、六元酮醛糖之间的异构化反应,在生物法工业化生产D-阿洛糖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L-RI的晶体结构已被解析,其基因已获得克隆、测序和高效表达,经过分子改造的L-RI突变体将是未来工业化生产D-阿洛糖的主要用酶。文章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L-RI的结构功能、催化机理、酶学性质及其应用于D-阿洛糖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趋势。
陈佳俊陈自卫张文立江波张涛沐万孟
关键词:酶学性质生物法生产
γ-聚谷氨酸的合成、性质和应用被引量:22
2012年
γ-聚谷氨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可由微生物发酵得到。γ-聚谷氨酸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吸附性,能彻底被生物降解,对环境和人体无害,这使得γ-聚谷氨酸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γ-聚谷氨酸的化学结构、性质、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彭英云张涛缪铭沐万孟江波
关键词:Γ-聚谷氨酸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
纳米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主要阐述了与食品工业相关的纳米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张涛江波沐万孟
关键词:纳米材料食品
微生物脂肪酶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1
2012年
脂肪酶是一类能够催化酯的水解反应以及在非水相体系中催化脂肪酸和醇类发生酯化反应的酶类。随着酶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脂肪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生物催化剂,脂肪酶一直以来都是生物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类酶。本文探讨了脂肪酶的来源、理化性质、脂肪酶活力测定,同时对脂肪酶的非水相催化特性以及脂肪酶在食品工业,医药、洗涤剂、皮革、造纸和生物柴油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刘虹蕾缪铭江波张涛
关键词:脂肪酶酶活测定非水相食品工业应用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储存稳定性被引量:2
2014年
为提高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D-tagatose 3-epimeriase,DTE)粗酶液的储存稳定性,在其粗酶液中添加防腐剂以及糖类、盐类、多元醇类与蛋白质等稳定剂。通过单因子研究与正交实验,研究了它们对酶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尼泊金甲酯(methylparaben,Met)有较佳的防腐效果,且能显著降低酶液的失活速率;果糖、肌醇、Mg SO4是DTE良好的稳定剂,其组合2 mmol/L Mg SO4,6%果糖,4%肌醇为最优的复合稳定剂;将加有0.3%Met和复合稳定剂的粗酶液在25℃下保存,粗酶失活半衰期为62 d,而仅加防腐剂Met的半衰期为25 d,空白酶液仅2 d。因此,复合稳定剂与防腐剂Me的联合使用能较好地提高DTE粗酶液的储存稳定性。
张巧帅玉英张涛江波缪铭沐万孟
关键词:半衰期稳定剂
乳糖诱导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3年
以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高效表达菌株BL21(DE3)/pET22b-cbdte为研究对象,考察乳糖作为诱导剂诱导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的可行性。在摇瓶发酵条件下,从诱导时机、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及诱导温度等四个方面,研究诱导条件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菌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OD值为1.0左右后,加入终浓度为5g/L的乳糖,于20℃的条件下诱导7h,可获得最大酶活。与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最适诱导条件相比,优化后的乳糖诱导酶活提高82.7%,可溶性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提高99.5%,菌体生物量提高30.5%。研究结果为乳糖作为诱导剂应用于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贾敏江波张晓鸣沐万孟张涛缪铭周榴明
关键词:乳糖IPTG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