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果
-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多模型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实例研究
- 如何采用合理有效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如实反映一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水平是目前地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多模型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吸收了相关领域的大量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本文以理论研究和实例...
- 吴果
-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基于自适应空间光滑模型和三维断层模型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
-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直接为工程建设提供抗震设计参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进行相关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在于,如何优化参数、改进模型来更好地描述地震的中长期活动规律和破坏特征,从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目前在该领域,我国现...
- 吴果
- 关键词:B值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滑坡稳定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中亚地震目录震级转换及其完整性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为编制能够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中亚地区统一震级标度为矩震级的地震目录,从国际地震中心(ISC)下载得到该地区1907—2012年的地震数据,该数据包含众多机构不同震级标度的地震记录。以MW,GCMT为参考机构震级标度,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其他机构震级标度与MW,GCMT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挑选某次地震事件的唯一震级记录时,以对应转换关系的相关系数大且剩余标准差小为准则进行筛选。对于少量没有震级转换关系或者拟合优度过差的地震记录,使用间接转换关系或者全球转换关系予以补充转换。震级转换后,用时空窗法删除前余震,并考虑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将研究区划分成5个子区域。采用地震记录时间累积曲线法、最大曲率法(MAXC)和拟合优度检验法(GFT)综合分析各个分区的最小完整震级(MC),并在此基础上用极大似然法拟合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结果表明,每种完整性分析方法各具一定的优缺点,但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能够得出最佳的MC。地震记录时间累积曲线法能分析出高质量地震目录的起始时间,以作为后两种方法的基础,但容易受到地震活动水平随时间波动的影响。由于研究区目录质量较差,最大曲率法误差过大以至于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拟合优度检验法的GFT参数也普遍只能达到80%左右。GFT最大值点可能并不对应MC,但是MC通常都在GFT极大值点取得。5个分区1964—2012年的MC普遍在MW4.8左右,b值在1.136—1.514之间波动。
- 吴果周庆冉洪流
- 关键词:矩震级
- 中国海域及邻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矩震级转换模型
- 2021年
- 海域地震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形成严重威胁,开展相关地震活动性研究的重要前提是编译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目录。我国常用的震级标度为面波震级(MS),而国际上最新的地震活动模型多采用矩震级(MW),因此在应用这些模型时需要拟合面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本文以中国海域及邻区为研究区,收集了1988—2020年中国地震台网的面波震级和全球矩心矩张量(GCMT)项目的矩震级数据,从中提取年份、深度、经度、纬度、面波震级作为影响因子,以实际记录的矩震级值作为标记,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以GCMT的矩震级为目标的震级转换模型。同时,使用最小二乘回归和正交回归建立线性模型作为对比。结果显示,最小二乘回归和正交回归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BP神经网络高40%左右。此外,BP神经网络的残差绝对值更小、分布更集中。
- 吴果李建强冉洪流周庆谢卓娟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矩震级面波震级
- 中国海域及邻区自适应空间平滑地震活动模型
- 2022年
- 海域地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模型是中国下一代地震区划图的重点工作之一。文中基于最新编制的中国海域地震目录,首次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的自适应空间平滑地震活动模型。首先对地震目录进行除丛,以地震带为单位评估震级间隔为0.5的震级档完整记录的起止时间,进而采用极大似然法求出各个地震带的b值等地震活动参数;在此基础上,使用改进的自适应空间平滑算法建立模型,并采用概率增益函数评估不同参数设置下模型的优劣,最后分析了本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结果显示,本模型与传统的固定平滑半径的模型相比具有更优的概率增益函数表现;将输入模型地震的最小震级设为M4.0时,模型的表现达到最优;模型的表现不一定随着输入地震数的增多而提高,因此选择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研究区内地震的分布和记录情况;考虑到本模型只基于历史和仪器地震目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使用时结合断层模型等形成混合模型以完善模型体系。文中采用的自适应空间平滑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完整性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地震数据,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中长期地震预测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文中建立的模型可以作为分析中国海域地震危险性的基础模型之一,为编制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提供技术支撑。
- 吴果冉洪流周庆谢卓娟
- 关键词:地震目录
- 震级-频度关系中b值的极大似然法估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6
- 2019年
- b值在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拟合b值的方法有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和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最小二乘法简单易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很多研究表明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极大似然法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作为最小二乘法的一种可行的替代或补充方法。前人对极大似然法的研究非常繁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程式,每个方程式的隐含假设和求解方式各不相同。文中对主要方程式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按照是否考虑震级的归档效应、是否设定有限最大震级、是否对不同震级档数据取不同的观察时段和是否具有解析解这4个方面,对这些方程式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进而对震级的归档效应、震级的测量误差、样本量、震级跨度、最小完整震级和前余震共6个可能影响极大似然法估计b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正确使用这些方程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文中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不同的极大似然法估计b值的方程式,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 吴果周庆冉洪流
- 关键词:震级-频度关系B值最小二乘法
-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概率断层位错危险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同震位错对川藏铁路等跨断层工程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合理评价活断层的位错参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传统的确定性评价方法存在无法区分工程场点的重要程度和其在断层上的相对位置等缺陷,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采用概率断层位错危险性分析(PFDHA).然而基于经典的概率性方法开展PFDHA原理复杂且实现困难,不利于吸收断层地震活动性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有碍于PFDHA的普及和推广.相比经典的概率性方法,蒙特卡洛模拟具备逻辑清晰易懂、程序易于实现且兼容性和扩展性好的优点.本研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实现了概率断层位错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性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带的炉霍段.结果显示,PFDHA的结果随着超越概率水准或工程场点在断层上的相对位置的不同而显著变化.适当考虑最大同震位错和地表破裂长度的不确定性得到的位错参数更加合理.超越概率大于等于100年2%时,PFDHA的结果显著小于确定性方法的结果 .然而随着断层活动性的提高,100年超越概率1%的结果可能会大于确定性方法的结果 .按照不同类型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准选择相应的PFDHA评价结果,既有利于工程的安全,也有助于大多数工程节约成本.PFDHA相比确定性方法具备多种优势,有望为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抗断参数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吴果冉洪流周庆
- 关键词:活动断层蒙特卡洛模拟地震学
- 基于自适应空间光滑模型和三维断层模型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直接为工程建设提供抗震设计参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进行相关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在于,如何优化参数、改进模型来更好地描述地震的中长期活动规律和破坏特征,从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目前在该领域,我国现行的方法体系与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提出的基于空间光滑模型和三维断层模型的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两种方法的特征和适用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人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将其用于国内研究区,并与国内常用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尝试做一些改进和创新,目前已经取得部分进展和成果。
- 吴果
- 关键词: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滑坡稳定性分析
- 芦山地震崩滑灾害空间分布及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12
- 2014年
- 由于逆断层作用,2013年芦山MS7.0地震诱发的崩滑地质灾害分布表现出了明显的上盘效应与方向效应。在震后应急科考中未发现发震断层的地表破裂带,然而灾区大量出现的地震诱发滑坡、崩塌,加之密集的余震分布、地震烈度调查结果等,提供了确定芦山地震宏观震中、地震动错动方向以及研究地震发震构造等的诸多线索。统计结果表明,芦山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具有明显的优势滑动方向(135°~144°),该方向揭示了地震断层的错动方向,与震源机制解反映的一致,大体垂直于发震断层的走向;从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灾害点的分布与密度判断,宏观震中位于宝盛乡北,在仪器记录震中东北约3.6km处;从余震群分布、地震诱发滑坡分布特点及地震等烈度线等,结合以往强震如汶川地震等的调查经验,推测当震级足够大时,发震断层地表破裂带可能通过地质灾害、余震密集区东侧的边缘地带,总体平行于双石-大川断裂。另外,通过分析地层岩性与崩滑地形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发现崩滑灾害在某些地层岩性中易发,灾害点呈线性排列的原因是不同地层岩性之间抗风化能力的差异性,造成在地层分界线上形成线性陡崖或高坡度地带,使之在强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崩塌、滑坡。
- 周庆江亚风吴果陈国光
- 关键词:崩塌滑坡宏观震中发震断层
- 鲁甸6.5级地震崩滑地质灾害分布与成因探讨被引量:15
- 2015年
- 2014年8月3日的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源机制解、余震震中分布及震后的地震地质调查表明,发震构造为NW向包谷垴-小河断裂,断层发生左旋错动;震源机制与余震精定位数据表明发震断层倾角较陡。崩塌、滑坡分布在一个长轴为NW向的矩形区域内(15km×12km),基岩崩塌指示地震动主方向自北向南由SE向变为SN向,与震源机制解揭示的主压应力方向NW-SE总体一致。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崩塌、滑坡的平面分布特征可以用2种发震模式来解释:1)总体走向为NW的弧形断层发生左旋走滑错动,由北向南,地震动方向由SE向逐渐转变为近SN向;2)除NW向断层的左旋错动之外,NE向断裂也可能被牵动,发生由NW向SE的逆冲运动。地震是由NE、NW 2组断层共同作用的结果,以NW向断层左旋错动为主、NE向断层逆冲为辅。余震震中主要呈NW向线性展布,同时在震中附近存在NE向分布的地震条带,隐含2组断层同时错动的可能性;而鲁甸6.5级地震震中所在的滇东北永善、昭通地区,区域多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表明,地震断层多以逆冲运动为主,走滑为辅。
- 周庆吴果
- 关键词:崩塌滑坡地震震源机制发震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