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运平

作品数:29 被引量:17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地震
  • 8篇岩石
  • 6篇地壳
  • 6篇造山带
  • 6篇山带
  • 6篇天山造山带
  • 4篇岩石圈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循环荷载
  • 3篇岩石力学
  • 3篇荷载
  • 2篇地壳上地幔
  • 2篇地球动力
  • 2篇地球动力学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监测
  • 2篇地震预报
  • 2篇地幔
  • 2篇杨氏模量

机构

  • 15篇中南大学
  • 7篇海南省地震局
  • 6篇清华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化西北...
  • 1篇中国科学院深...

作者

  • 29篇陈运平
  • 7篇雷显权
  • 4篇沈繁銮
  • 4篇王思敬
  • 3篇王良书
  • 3篇赵炯洋
  • 3篇王恩志
  • 3篇米宁
  • 2篇李成
  • 2篇赵崇斌
  • 2篇徐鸣洁
  • 2篇林舸
  • 2篇任隽
  • 2篇潘纪顺
  • 2篇刘伟
  • 2篇刘晓玲
  • 2篇张云琳
  • 2篇李华
  • 2篇陈佼佼
  • 1篇樊赟赟

传媒

  • 3篇华南地震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勘探地球物理...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面向21世纪...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2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滞后非线性弹性响应的物理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岩石滞后非线性弹性的几个物理模型。赫兹颗粒接触模型是具有多尺度和滞后特性的经典模型,它预测了岩石中强烈的非线性;软的粘结系统几乎决定了岩石的力学性质,粘结系统中的流体对非线性响应的贡献特别显著,但是目前还没有搞清楚粘结系统和孔隙流体究竟是如何影响非线性响应的;GL模型是一个基于金属位错的物理模型,这是滞后动力行为方面一个开拓性的微观模型;PM模型是一个基于岩石细观尺度的唯象模型,它对理解岩石滞后非线性的机制和尺度是很重要的。
任隽陈东柏戴王强陈运平潘纪顺
关键词:物理机制岩石粘结系统
天山造山带剪切波分裂的宽频带地震观测
由28个台站组成的宽频带地震台阵,横跨整个天山造山带及其与塔里木盆、准噶尔盆地的盆山耦合区域进行地震观测,观测天山造山带上地幔的各向异性。地震台阵的观测系统由英国GURALP公司的GMT-40三分量宽频带地震仪和美国RE...
陈运平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岩石圈动力学陆内造山带天山造山带
文献传递
深部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在大陆构造变形过程研究中的作用被引量:16
2008年
在阐述了与深部岩石力学性质相关的岩石流变学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深部岩石力学性质对温度、压力和岩石化学组分等因素的依赖关系。根据目前对深部岩石力学性质的认识,讨论了岩石流变学在研究大陆构造变形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大陆岩石圈中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时,合理的选用深部岩石的流变学模型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陈运平赵崇斌林舸
关键词:岩石流变学深部岩石力学性质岩石圈
阳江6.4级地震晚发余震的窗口效应被引量:3
2001年
对阳江 6 4级地震晚发余震的ML≥ 4 0级地震、频度和前兆震群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地震余震序列的频度和强度变化与震区周围的较大地震对应较好 ,其前兆震群和一般小震的前兆震群一样具有前兆意义。它的余震频度、强度和震群活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粤桂琼三省区的地震活动水平并对地震预报有一定的帮助 ,可作为监视粤桂琼地区地震活动的“窗口”。
陈运平沈繁銮
关键词:地震窗地震序列前兆震群
岩石滞后非线性弹性模拟的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孔隙饱和岩石呈现出闭合的应力-轴向(径向)应变滞后回线、轴向应变-径向应变滞后回线和X”形的瞬时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滞后非线性弹性特征,引入一种滞后非线性弹性材料的宏观模型Preisach-Mayergoyz模型(PM模型)来描述岩石的这些特征。在PM模型中,孔隙饱和岩石的滞后非线性弹性特征由PM密度空间、施加的应力历史和岩石的滞后细观单元(HMU)的弹性特性所决定。在状态方程中,应变与关闭弹性单元数目占总单元数目的百分比成正比,而关闭弹性单元数目则与施加外力的历史有关,特别是在施加外力转向的时候。通过构造PM空间中不同的密度函数和设定HMU的弹性特性(平衡长度对)可以模拟性质不同的岩石,PM空间中不同的密度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在循环荷载下的本构关系响应的不同性质。HMU中应变的响应与应力的路径有关,模型本身强调了施加于岩石的应力历史在决定岩石的弹性状态时的重要性,因此,可以用来模拟岩石的离散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孔隙饱和岩石的滞后特性是它具有离散记忆特性的原因。通过模拟,讨论了模型参数和岩石弹性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陈运平刘干斌姚海林
关键词:弹性模量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与油气成藏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岩芯资料,分析巴麦地区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影响因素,评价有利储集层分布;应用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分析油气藏类型与油气注入成藏史,总结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颗粒灰岩和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为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最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位于巴楚西部巴5—巴参1—麦4—曲1井区一带及周缘;油气藏类型主要为背斜油气藏,其中巴什托背斜油气藏至少发生了海西晚期与喜玛拉雅晚期2次油气注入成藏期,亚松迪Ⅰ号背斜油气藏至少发生了喜玛拉雅晚期1次油气注入成藏期;储集层质量是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构造演化、断裂和圈闭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
旷理雄郭建华陈运平朱美衡郑好蔡习尧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储集层油气成藏巴楚隆起塔里木盆地
天山现今地壳变形的非连续接触模型模拟被引量:10
2011年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物理接触模型模拟断裂的非连续运动,计算GPS观测结果约束下天山的地壳运动变形,探讨天山东西部差异性地壳缩短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天山现今地壳运动方向基本为NNE—NE向,运动速度由西南往北、往东逐渐减小;在活动断裂两侧,地壳的运动状态没有大的跳变;天山现今地壳构造应力场以近南北向挤压为主,这种应力环境导致地壳发生与之相应的近南北向缩短变形;受到山体内部块体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质差异的影响,天山的地壳变形并不均匀,而且地壳缩短的主方向在东西部出现微小变化:中部为近N—S向,往西偏为NNW向,往东偏为NE向;塔里木盆地的顺时针旋转导致它对天山的挤压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在这种西强东弱的不对等挤压作用下,天山便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减弱的差异性地壳缩短变形特征。
雷显权陈运平赵炯洋
关键词:地壳变形数值模拟
分数阶Poynting-Thomson流变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在定义的3种分数阶微积分的基础上,给出了分数阶Laplace变换公式、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软体元件及其本构方程。用软体元件替代整数阶Poynting-Thomson模型中的牛顿体元件,得到与之相对应的分数阶Poynting-Thom-son模型。用分数阶Laplace变换推导出分数阶Poynting-Thomson模型的本构关系,并引入H-Fox特殊函数得出它的蠕变方程和松弛方程。通过一个研究实例,将分数阶Poynting-Thomson模型与整数阶Poynting-Thomson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数阶Poynting-Thomson模型比一般的组合流变模型拟合精度高,能够克服整数阶模型在蠕变曲线拐点附近与试验数据不能很好吻合的弊端,反映了蠕变的非线性渐变过程,能更有效地描述岩土材料的流变本构特性。
周彦男陈运平陈佼佼
关键词:流变性分数阶微积分岩土材料
天山造山带构造变形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正>1.引言天山造山带是亚洲大陆内部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区域,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陆内板块汇聚边界的动力学过程和机制,天山造山动力学问题因此成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晚新生代天山的复活再造与帕米尔和塔里木块体的北向推挤作...
雷显权陈运平赵崇斌
文献传递
从地震波各向异性到各向异性地震学: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综述被引量:11
2005年
介绍了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的发展历史和进展,着重叙述在地球各个圈层特别是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其在地球动力学和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地震波各向异性为动力地球作用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它的科学潜力是巨大的、空前的,正逐步形成一个地震学的重要分支——各向异性地震学。
王良书陈运平米宁刘绍文李成徐鸣洁李华
关键词:地震波各向异性地球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