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树勇

作品数:12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履带
  • 5篇车辆
  • 4篇电传动
  • 4篇履带车
  • 4篇履带车辆
  • 4篇传动
  • 3篇电池
  • 3篇汽车
  • 3篇HEV
  • 2篇电动
  • 2篇电动汽车
  • 2篇燃料电池
  • 2篇燃料电池城市...
  • 2篇拓扑分类
  • 2篇客车
  • 2篇混合动力
  • 2篇混合动力电动...
  • 2篇城市客车
  • 1篇电池组
  • 1篇电动机

机构

  • 7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2篇陈树勇
  • 7篇孙逢春
  • 4篇田光宇
  • 4篇仇斌
  • 4篇陈全世
  • 2篇张承宁
  • 1篇陈昊
  • 1篇翟丽
  • 1篇郭汾
  • 1篇史青录

传媒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兵工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交通信息与安...
  • 1篇第二届全国智...
  • 1篇第十三届中国...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外接充电式HEV的研究和开发
能源、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影响今后汽车技术发展的三大问题。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是指可以使用电网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向最终的清洁能源汽车过渡的最佳方案之一.给出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陈树勇陈全世仇斌田光宇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拓扑分类清洁能源
文献传递
履带式车辆接地比压在斜坡转向时的变化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根据履带式车辆斜坡转向的运动特点,运用数力学中的矢量分析理论和达朗伯原理分析了接地比压为线性分布时履带式车辆在斜坡上转向时的接地比压变化规律,建立并推导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得出了接地比压与车辆质心位置、转向半径、行进速度、加速度、车辆方位相互关系的计算公式。对某型履带式车辆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得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
孙逢春史青录翟丽陈树勇
关键词:履带式车辆接地比压动力学
电传动履带车辆驱动系统建模与转向特性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为准确分析某电传动履带车辆转向特性,运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协同仿真与虚拟样机技术,借助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Track-HM和控制系统分析软件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整车行动部分三维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以不同车速v、不同转向半径R下的转向特性为例,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协同仿真分析,并通过与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对深入了解整车的转向特性以及试验调试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进一步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究成本,同时为履带车辆电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陈树勇孙逢春
关键词:电传动履带车辆RECURDYN
履带车辆电驱动系统协同仿真与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准确分析电传动履带车辆的驱动特性,建立了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Track-HM的履带车辆整车行走系统的三维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利用RecurDyn/Track-HM和控制系统软件Matlab/Simulink的接口技术建立了协同仿真模型。对驾驶员操纵信号进行了全新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在综合控制器中用标准IEC61131-3功能块图程序语言实现了转矩控制策略。通过对0~32km/h的加速时间、最高车速以及转向特性等驱动特性的协同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从而验证了仿真模型及转矩控制策略的正确性。第一台电传动履带车辆原理样车的成功研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它驱动特性提供了移动式试验平台,对提高国内电传动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树勇孙逢春张承宁
关键词:电传动多体动力学履带车辆
电传动履带车辆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建模与性能预测被引量:2
2006年
详细分析了某电传动履带车辆用100/150kW三相交流感应电机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原理,推导了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对感应电机驱动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通过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实际台架试验对整个电机以及驱动系统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正确,整个驱动控制系统具有额定转速之下恒转矩、额定转速之上恒功率、较宽的调速范围、良好的动态特性等特点。为了进一步评价此大功率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在电传动履带车辆上的实际应用,运用基于Matlab/Simulink和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的接口技术进行协同仿真研究,以0~32km/h的加速性能和车速v=10km/h、转向半径R=B的转向性能为例,对整车性能进行了预测。
陈树勇孙逢春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传动台架试验
可外接充电式HEV的研究与发展
能源、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影响今后汽车技术发展的3大问题.可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是向最终的清洁能源汽车过渡的最佳方案之一.给出了电动汽车的拓扑分类,介绍了PHEV的主要特点、动力系统结构以及国内外关于P...
陈树勇陈全世田光宇仇斌
关键词:电池组拓扑分类
文献传递
基于转矩控制策略的电传动履带车辆驱动特性研究被引量:24
2007年
从原理上探讨了通过直接控制左右侧电机的输出转矩大小来控制某电传动履带车辆整车运动的可行性,提出了转矩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Track-HM的履带车辆整车行动部分三维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和基于控制系统分析软件Matlab/Simulink的综合控制器及电机控制系统模型,同时基于上述不同软件的接口技术建立了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协同仿真模型,对0~32km/h的加速时间、不同车速下的100m直驶偏移量、B/2转向及15°爬坡性能等驱动特性进行了协同仿真及实车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模型及转矩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它驱动特性奠定了基础。
孙逢春陈树勇郭汾
关键词:机械学车辆工程电传动转矩控制履带车辆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驱动系统的合理匹配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为实现国家"十一五"863重大科研项目——燃料电池城市客车专项的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性能指标,建立了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整车动力系统结构形式,进而完成新样车的概念设计。对实际目标样车动力驱动系统不同部件(包括电机、变速器、燃料电池、蓄电池)性能参数的合理匹配理论和过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建立了基于电压控制策略的动力驱动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达到目标样车的动力性能指标,同时建立的仿真模型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整车控制策略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匹配理论和仿真模型对其他类型的电动汽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树勇陈全世仇斌田光宇
关键词:汽车工程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驱动系统
电电混合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被引量:3
2008年
根据北京某公交行驶工况研究的结果,对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进行了构型选择和主要参数匹配,然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利用封装技术建立了详细的整车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对其工况跟踪和动力电池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说明了整车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参数匹配比较合理,能够满足北京公交的运营需要,同时也说明了仿真模型是正确的并且为后续详细控制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陈树勇仇斌陈全世陈昊
关键词: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仿真
可外接充电式HEV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7
2009年
能源、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影响今后汽车技术发展的3大问题。可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是向最终的清洁能源汽车过渡的最佳方案之一。给出了电动汽车的拓扑分类,介绍了PHEV的主要特点、动力系统结构以及国内外关于PHEV的发展历程。讨论了电池组的工作模式和特点,针对PHEV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对我国PHEV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陈树勇陈全世田光宇仇斌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