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静
- 作品数:33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 论黄道婆历史记忆在海南的解读--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 根据社会分层理论,处于不同阶层的人群因工作需要、知识结构、价值观等因素,对黄道婆的记忆会有完全不同的诠释。通过对上层政府、中间学者以及下层民众的调查后发现,民间大众只处于对历史人物是否存在有所涉猎。学者们将黄道婆从历史人...
- 谭晓静
- 关键词:旅游经济历史记忆黄道婆文化品牌城市形象
- 文献传递
- 城市化进程中鄂渝结合部社会互动模式研究
- 2016年
- 城市化建设改变了农村社会形态、人口结构及生产生活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鄂渝结合部的社会互动表现为界面平面化、场域固定化与时间节日化。双边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的互动,形成了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的社会关系。
- 谭晓静
- 关键词:社会互动
- 从参与机会解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闲暇教育
- 2009年
- 本文以参与机会为切入点,对中南地区两所民族院校的在校学生、学生干部及辅导员分别进行了闲暇期望、闲暇选择、闲暇体验和闲暇指导的问卷调查,以解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闲暇教育。
- 谭晓静
-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闲暇教育
- 三峡库区农村散杂居民族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渝东南龙桥土家族自治乡为例
- 2013年
- 渝东南龙桥土家族自治乡远离奉节县县城,属高山民族地区,具有山大人稀、山多地少的特征,以农业经济为主,劳务输出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其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4个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较高,但档次低;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认知不足,参保率不高;最低生活保障因名额和金额的限制,评定工作难度大;农村五保供养处于吃饱穿暖的低层次水平,特别是人文关怀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促进龙桥土家族自治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
- 谭晓静徐宝华胡蝶
- 关键词:社会保障散杂居民族三峡库区
- 民族地区“陪读”现象的人类学解读——以渝东南龙桥土家族乡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撤点并校"及城镇化时代背景下,高、远、边、穷的恶劣自然环境、乡小现阶段发展的困境及家长在打工路上转变的教育观念是龙桥乡陪读现象产生的三大动因。陪读使部分孩子接受了"较好"的学校教育,但又缺失了情商教育,还增加了家庭支出;"撤点并校"促进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 谭晓静谭华章
- 关键词:民族地区陪读
- 共生视角下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在文化系统中,共生主体是人或由人构成的组织,文化资源是共生的纽带,满足共生的约束条件因共生情境而定。文化共生分为互斥型共生、互补型共生、和谐型共生三种模式。在互补型共生模式中,又存在文化资源交换和文化资源分享两种共生关系。和谐型共生模式是文化共生的最高境界。本文从文化共生的不同模式来解读当下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共生关系。
- 谭晓静
-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旅游
- 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海南黄道婆文化解读
- 21世纪是注意力经济时代,旅游是一种注意力经济。随着观光旅游的结束,人文休闲旅游的兴起,名人作为一种重要的注意力资源被引进旅游业。名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美化”区域和城市形象,吸引公众眼球。名人既可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 谭晓静
- 关键词:文化记忆
- 从参与机会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闲暇教育
- 教育理论界对大学生的闲暇教育关注已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阐释了闲暇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必须把闲暇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视野之中。同时,对于怎样进行闲暇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开发闲暇教育课程、培养专职闲...
- 谭晓静
-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闲暇教育高等教育课程开发
- 文献传递
- 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的现状与建议被引量:4
- 2006年
- 以某本科高校为例,探讨其研究生英语教学问题。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其来源、成份复杂多元,其英语基础“贫富差距”较大。因此,对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英语进行分级教学是学校明智的举措。一年教学实践后,通过对研究生同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在分级程序、课程设置、教师素质、教学理念和测试方式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 谭晓静
-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
- 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下的集体记忆建构——基于恩施州校本课程调查
- 2011年
- 以恩施州为例,依据城市、乡镇和乡村的地理特点而选择调查学校,对其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进行了全面调研,其目的是运用集体记忆理论对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认为民族地区以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为校本课程资源,实际是为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办学特色而被改写和重构了集体记忆,并通过教育行为来传达和保存该记忆。调查结果表明,位于城市、乡镇、乡村因地理位置不同的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选取与其编写者的倾向相关,于是校本课程开发在不同群体中,建构了不同的集体记忆,导致在不同的场域中表现出不同的身份认同。
- 谭晓静徐宝华
- 关键词:民族地区校本课程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