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阳

作品数:53 被引量:1,040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小麦
  • 12篇小麦品种
  • 12篇基因
  • 11篇育种
  • 10篇选育
  • 9篇性状
  • 8篇分子标记
  • 7篇麦区
  • 6篇等位
  • 6篇等位变异
  • 6篇冬麦
  • 6篇冬麦区
  • 6篇普通小麦
  • 6篇黄淮
  • 5篇小麦育种
  • 5篇抗性
  • 5篇矮秆
  • 4篇中国小麦
  • 4篇农艺
  • 4篇农艺性

机构

  • 3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石家庄市农林...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国际玉米小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山西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53篇周阳
  • 24篇杨丽
  • 23篇刘宏伟
  • 16篇何中虎
  • 16篇张宏军
  • 14篇李洪杰
  • 11篇刘秉华
  • 10篇陈新民
  • 9篇王山荭
  • 7篇张艳
  • 6篇王德森
  • 6篇朱光
  • 5篇夏兰芹
  • 5篇于广军
  • 4篇阎俊
  • 4篇孟凡华
  • 4篇杨建平
  • 4篇位运粮
  • 4篇夏先春
  • 4篇张改生

传媒

  • 16篇作物学报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作物杂志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中国种业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2008年中...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2008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水平被引量:4
2003年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遗传育种一直是农业研究的重点领域.我国小麦面积大,总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生态类型、耕作栽培方式和小麦消费形式多样且特色明显;种质资源丰富;因此中国在国际小麦界占有重要地位.
何中虎周阳陈新民张艳阎俊夏兰芹
关键词:小麦遗传育种抗病性
Glu-1和Glu-3等位变异及1BL/1RS易位与面包和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3
2004年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组成和1BL/1RS易位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关键因素。将试验Ⅰ80份和试验Ⅱ78份国内外小麦品种分别在2种和4种环境条件下种植,研究了HMW-GS和LMW-GS的组成及1BL/1RS易位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包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lu-B1、Glu-D1和Glu-B3位点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包和面条品质的效应较大,而Glu-A3位点的效应较小。单个亚基对面筋强度和面包体积的贡献大小为,在Glu-A1位点,1>2*>N;在Glu-B1位点,7+8>7+9;在Glu-D1位点,5+10>4+12>2+12;在Glu-A3位点,Glu-A3d>Glu-A3c>Glu-A3a;在Glu-B3位点,Glu-B3d>Glu-B3f>Glu-B3b>Glu-B3j。单个亚基对延伸性和面条评分的贡献大小为,在Glu-A1位点,1>N;在Glu-B1位点,20>7+9>7+8;在Glu-D1位点,4+12>5+10≥2+12;在Glu-A3位点,Glu-A3c≥Glu-A3d>Glu-A3a;在Glu-B3位点,Glu-B3b≥Glu-B3f>Glu-B3d>Glu-B3j。1BL/1RS易位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包和面条品质皆有极显著的负面影响。
刘丽周阳刘建军何中虎杨金
关键词:GLU-1等位变异面包面条
小麦抗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14年
倒伏是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也是小麦超高产育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小麦倒伏类型、评价方法、相关表型性状、分子基础等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改良小麦抗倒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报道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小麦抗倒性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小麦抗倒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途径和思路,进而为小麦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孟令志郭宪瑞刘宏伟杨丽买春艳于立强周阳张宏军
关键词:小麦抗倒性相关性状
‘凤丹’牡丹种皮主要活性成分提取与评价
牡丹色彩艳丽,形态多样,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牡丹作为一种新型油料作物得到空前发展,‘凤丹’牡丹是油用牡丹的主栽品种。生产中,大量牡丹种皮等副产物却未能得到有效地利用。充分开发利用种皮附属物对提高牡丹的综合效益具有...
周阳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
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北京0045的选育
2004年
陈新民王德森周阳何中虎张艳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高产优质矮秆大粒母本
用微卫星标记鉴定中国小麦品种中Rht8矮秆基因的分布被引量:51
2003年
利用微卫星Xgwm2 6 1标记对中国小麦主产区近 30年小麦主栽品种进行Rht8矮秆基因的鉴定 ,同时进行系谱分析加以验证 ,结果表明 :就全国范围而言 ,约 4 2 .3%的品种含有Rht8,但不同生态区的分布频率不同 ;结合赤霉酸(GA3)反应实验 ,约 2 0 .6 %的品种同时含有Rht8和对GA3不敏感矮秆基因。根据系谱分析 ,中国小麦品种Rht8的供体品种主要是来自意大利的阿夫 (Funo)、中农 2 8(VillaGlori)、郑引 1号 (St14 72 5 0 6 )、郑引 4号 (St2 4 2 2 4 6 4 )等和前苏联的无芒 1号 (Bezostaya 1)。洛类系统在中国作为抗源利用的同时 ,很可能也是Rht8的重要供体。
周阳何中虎张改生夏兰琴陈新民张立平陈锋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小麦品种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
何中虎晏月明张艳夏先春庄巧生张勇王德森阎俊陈新民胡英考蔡民华夏兰芹王光瑞周阳周桂英
1、从食品品质-性状指标-蛋白质-DNA四个层次建立了我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其中20个指标(占42%)在中国小麦中最早报道。着重建立了中国面条和北方馒头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与评价方法,提出并验证面条小麦的选种指标和分子...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分子改良
小麦品种命名原则探讨
2022年
初步探讨了以小麦为例的品种命名规律,通过走访育种家和查阅文献,阐述了国内外品种命名的原则和规定,分析了当前主要小麦品种命名现状,提出了结合各地育种实际在给小麦品种命名时应遵循的原则。对今后小麦品种命名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借鉴意义。
陈旭闫长生李坤周阳方沩
关键词:小麦
黄淮冬麦区小麦冬、春性改良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初探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小麦品种石麦12春化特性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研究,探索黄淮冬麦区小麦冬、春性改良途径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石麦12与冬性品种石家庄8号杂交后代F2:3株系中的春性株系、冬春性分离株系、冬性株系的分离比例符合1∶2∶1,表明石麦12具有一个显性春化基因,经已知春化基因的基因特异性标记鉴定为Vrn-D1。利用Vrn-D1的基因特异性标记对上述F2:3株系进行冬、春性鉴定的结果与表型鉴定结果一致,说明该分子标记可用于小麦冬、春性改良中对Vrn-D1的辅助选择。在高海拔、长日照地区夏播是小麦冬、春性表型鉴定的一个快速、简便途径。
张晶吴锁伟刘秉华宋梅芳周朋郭春燕詹克慧王山荭杨丽董冬于立强李辉利周阳杨建平
关键词:小麦育种春化基因分子标记
中国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反应与抗病基因检测被引量:48
2011年
利用来自不同生态区的8个白粉菌菌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审定(认定)品种、近期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品系和核心种质等小麦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同时利用与Pm4a、Pm8和Pm21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了相关抗病基因的存在。在148个国家审定品种中有16.9%的品种能够抗多个菌株,其中大多是近10年选育的品种。不同年代审定的品种中感病品种的频率均超过50%。各个小麦生产区抗病品种的频率高低与该地区白粉病的严重性和育种的关注程度有一定关系。在1160份小麦核心种质中抗E09菌株的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比例只有3.4%和4.2%。西南冬麦区和新疆冬麦区入选的品种抗病频率较高,华南冬麦区、东北春麦区和北方春麦区没有发现抗E09菌株的品种。多菌株鉴定结果表明,263份微核心种质中33.7%的品种表现抗病性,其中大多数品种能够抗1~2个菌株,因此在核心种质的利用中应注意选用抗性强的品种作为轮回亲本,同时有必要构建抗白粉病的应用核心种质,以提高核心种质的利用效果。根据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我国小麦品种有43.2%含有Pm8基因,该基因在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中的频率也很高,特别是在黄淮麦区培育的品种中频率仍高达50%;Pm4a和Pm21基因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培育的品种中。有些抗性突出的品种可能含有其他抗病基因。
李洪杰王晓鸣宋凤景伍翠平武小菲张宁周阳张学勇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PM21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