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
- 作品数:70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大孔径长焦距全画幅变焦镜头结构计算与优化设计
- 2019年
- 提出了广义拉格朗日乘子(GLM)算法、内点法和修正序列二次规划算法三种优化算法。采用像差分布合理的正-负-正-负-正镜头结构,设定合理的普适性参数,利用所提的三种方法计算获得了变焦范围为30~100mm、恒定F数为2.8、视场角为24.421°~71.608°的全画幅变焦镜头的高斯结构,并分析对比了三种优化算法。利用实际镜组替换由GLM算法获取的高斯结构,采用全球面设计,获得了满足成像要求的全画幅变焦镜头的优化设计,三条变焦和补偿曲线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在50lp/mm处的平均值均大于0.1,该全球面设计为后期基于非球面优化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初始结构。
- 温林凯刘英姜洋邢妍孙强
- 关键词:光学设计
- 一种基于棱镜分光的水下微光彩色成像设计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棱镜分光的全海深微光彩色成像设计方法,该方法如下:首先分析水下像差的产生原因,确定光学窗口的形状及材料,采用光学性能和抗压性能优异的钢化高硼硅玻璃同心等厚球罩制作光学窗口以保证能量利用效率;根据光学窗口...
- 姜洋邢妍李大勇
- 基于BSI工艺不同尺寸晶圆键合后背部腐蚀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SI工艺不同尺寸晶圆键合后背部腐蚀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抽气口、反应腔、注液口、排液口和固定吸盘,通过抽气口降低反应腔内部的气压,将固定吸盘吸附在键合晶圆的待腐蚀区,通过注液口将腐蚀液注入反应腔进...
- 成明赵东旭王云鹏王飞范翊姜洋
- 近红外二区宽谱段光学成像系统设计
- 2024年
- 针对近红外二区活体小动物荧光成像需求,解决宽谱段内多种波长同时复用问题,研究成像镜组的光学设计方法。以像差校正为设计出发点通过像差曲线的判读逐步迭代镜组结构;通过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加大后工作距离;通过玻璃材料选择优化兼顾宽谱段色差控制与能量透过率。最终获得光学系统焦距为40mm的光学结构,在工作距离范围内(200~600 mm),近红外二区波段(0.9~2.3μm)均可保证MTF>0.6@34 lp/mm,RMS点斑尺寸小于像元尺寸15μm,全视场畸变小于1%。经分辨率靶标实拍测试能够达到50μm的分辨能力。该光学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全玻璃球面透镜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低探测阈值高质量活体小动物荧光成像需求。
- 姜洋赵东旭宋玺尧顾奕琦邢妍郑博
- 关键词:光学设计
- 一种立方体棱镜的固定装置及方法
- 一种立方体棱镜的固定装置及方法属于光学系统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座固定方式存在矩形外轮廓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和圆形镜筒外轮廓不匹配以及不方便固定再镜筒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立方体棱镜的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圆...
- 马俊林刘英姜洋张雪鹏杜杰
- 文献传递
- 大视场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被引量:13
- 2013年
- 为消除温度变化对共形光学导引头像质的影响,利用光学被动消热差理论对具体设计方法进行实际分析.根据消热差条件选择合理的透镜材料组合,利用衍射元件特殊的光热特性采用折/衍混合结构进行消热差设计.采用椭球形共形整流罩结构减小空气阻力,降低导弹头部气动加热效应,利用三片式反远距结构实现短焦大视场系统设计.该系统工作波段为3~5μm,系统F/#为2,视场角为±90°;凝视结构的导引头光学系统后工作距达22.8mm,为制冷型探测器留有足够的空间;冷光阑效率为100%;在-40℃~60℃温度变化范围内,15lp/mm处全视场MTF值均大于0.4,满足高准确度定位导引头系统对成像质量的要求,保证了系统的轻小型设计.
- 姜洋孙强刘英赵珑现
- 关键词:大视场消热差设计红外
-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圆与Si晶圆异质键合背部减薄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圆与Si晶圆异质键合背部减薄的方法。上述方法主要包括提供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圆与第一Si晶圆的异质键合晶圆、第二Si晶圆与第三Si晶圆的直接键...
- 成明赵东旭王云鹏王飞范翊姜洋
- 一种近红外光学成像镜头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红外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从物方到像方光路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第二透镜,第二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第三透镜,第三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光阑;...
- 姜洋赵东旭穆全全
- 基于Dyson结构的制冷型长波红外成像光谱仪
- 基于Dyson结构的制冷型长波红外成像光谱仪属于光学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要求制冷设备体积大和维持低温所需能源多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离轴三反前置望远物镜、Dyson光栅光谱仪和二次成像镜组;离轴三反前置望远物...
- 刘英孙佳音王健孙强姜洋
- 文献传递
- 温度对4种典型生物质成型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以玉米秸秆、桉木屑、竹屑、硬杂木屑4种典型生物质为原料进行成型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其成型特性的影响。在差示扫描量热仪上测定了4种原料的热转变特征温度,显示玻璃态转变特征温度Tg在80~100℃之间。40℃时松弛密度(DRS)和径向最大抗压力(MRS)较低,成型比能耗(ESC)较高;70~100℃时松弛密度和径向最大抗压力增大,成型比能耗降低;100~160℃时松弛密度增加,径向最大抗压力无一致性变化规律,比能耗增大;100℃左右接近4种原料玻璃态转化的终止温度,存在比能耗最低点,说明粒子达到最大软化程度,易于发生形变;原料木质素含量越高成型后颗粒的径向最大抗压力越大,成型时的比能耗越高。成型颗粒内部横断面的微观形貌测试结果显示低于原料玻璃态转变温度时,粒子间存在较大缝隙,结合不紧密;高于原料玻璃态转变温度时,粒子间缝隙较少,结合紧密。
- 李伟振姜洋姜洋姜洋王明峰
- 关键词:生物质温度微观形貌